1.尋找感動中國的100個人物
作家史鐵生 史鐵生小傳: 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畢業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 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
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陸續發表了《午餐半小時》、《我們的角落》、《在一個冬天的晚上》、《山頂上的傳說 》等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任長霞----百姓心中一座豐碑 人物簡介: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在執行任務中殉職的女警官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個女英雄。
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 劉翔-----不斷超越永不言敗 人物簡介:跨欄運動員獲得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金牌 12秒91,他就實現了一次偉大的跨越,100年來的記錄成了身后的歷史,十重欄桿不再是東方人的障礙,因為中國有劉翔,亞洲有劉翔!這個風一樣的年輕人,他不斷超越,永不言敗,代表著一個正在加速的民族。
他身披國旗,一躍站在世界面前。 明正彬----刀尖上跳舞的人 人物簡介:云南省寶山市公安局副局長,在緝毒戰線的最前沿經歷無數生死考驗 刀尖上的舞蹈,之所以能夠奪人心魄,是因為那是鐵與血的交響。
明正彬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販子面前,他嚇不怕,買不動、難不倒。
而毒販子在他手下,過不去、藏不住,逃不掉。因為有他和他的戰友,我們才能享受陽光的燦爛。
袁隆平-----讓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 人物簡介:中國著名雜交水稻專家、久負盛名的“雜交水稻之父”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
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徐本禹----稚嫩的肩膀,扛住傾頹的教室 人物簡介: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專業1999級學生,孤身到農村支教,一篇《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的網文引來25萬多的點擊率 如果眼淚是一種財富,徐本禹就是一個富有的人,在過去的一年里,他讓我們淚流滿面。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大山深處,用一個教室,扛住了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于他的責任。
田世國-----用自己的腎延長母親的生命 人物簡介:律師,將自己的一只腎臟移植給患上尿毒癥的母親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個被追問了千年的問題。一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饋給病危的母親。
在溫暖的謊話里,母親的生命也許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誠已經堅如磐石。田世國,讓天下所有的母親收獲慰藉。
梁萬俊-----生死八分驚天一落 人物簡介:空軍某部特級試飛員,試飛遇險保住新型戰機 鷹是天空中最嫻熟的飛行家,但是他卻有比鷹還要優秀的飛行技能。萬米高空之上,數險并發之際,他從容鎮靜,瞬間的選擇注定了這次飛行像彩虹一樣輝煌。
生死八分,驚天一落,他創造了奇跡!為你驕傲!中國軍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孫必干-----遠離故土續寫使命傳奇 人物簡介:原駐伊拉克使館復館小組組長,在戰火中為祖國奔波 他于花甲之年臨危受命,遠離故土只為續寫使命傳奇。
為了達成和平,他游刃于戰火之間,為了挽救生命,他斡旋在死亡邊緣。“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2004年,這個老人不知疲倦的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讓他驕傲的祖國。 牛玉儒-----讓精神穿越時代而常青 人物簡介: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感動了一座城市的好書記 名叫牛玉儒,人像孺子牛,背負著草原人的幸福上路,這幸福是他的給養,也是他的方向。
風雨人生、利弊得失,他兢兢業業地遵循著“位卑未敢忘憂國”的祖訓。為官一任,他給我們留下激情燃燒的背影,讓精神穿越時代常青。
他讓活著的人肅然起敬;他讓天空成為雄鷹的故鄉! 桂希恩-----讓溫暖傳遞讓愛心會聚 人物簡介: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傳染病科主任,中國艾滋病高發區的最早發現者 他清貧而充實,溫和而堅定。仁者的責任讓他知難而上。
他讓溫暖傳遞,他讓愛心會聚,直到更多人向弱者張開雙臂,直到角落里的人們看到春天。他不懼怕死亡,因為他對生命有更博大的愛。
感動集體———女排 集體簡介:獲得雅典奧運會女子排球金牌 中國女排,曾經沸騰了一代人的熱血,也在中國人的心里留下了長達20年的期待。2004年的一天,于無聲處,絕地反擊。
是她們,讓最后的希望攀援著意志的臂膀上升,直到最后一記重扣敲開歡慶的鑼鼓。金牌喚回曾經的光榮,勝利開啟嶄新的夢想。
2.感動中國人物資料
2005年8月8日下午,青島海邊驚心動魄的一幕。
魏青剛跳入海中游向落水女青年,經過近40分鐘與海浪的生死較量,5點38分,魏青剛終于把落水女青年拉到了岸邊。遺憾的是,由于溺水時間太長,女青年在送到醫院后再也沒有醒過來。
魏青剛說:“你有困難的時間,別人可以幫你,人家有困難你不幫助別人,你和善心在哪里?在我做不到。自己只要有一口氣,必須盡到自鶴畬蟮牧α咳ゾ缺鶉恕W蓯竅肴思業拿?彩敲??約閡彩敲??蟣確階約何??耍?蝗*巳思業納??睬一樣的。
最實在的一句話: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觀眾能把活介紹給我,我一定盡心盡力。 評委感言:就是這樣一個所謂弱勢群體的代表,冒著生命危險搭救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我們應該對他、對他們,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頒獎辭】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了一個陌生人,他在濤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源自內心品質。他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悄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義大者”。
叢飛——愛心大使的奉獻: 原名張崇,1969年10月生于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莊臺鎮。后進入某銀行擔任出納,帶薪考入沈陽音樂學院,1992年畢業后到廣州闖蕩,兩年后來到深圳。
1994年8月應邀參加重慶舉行的一次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義演,開始長達11年的慈善資助。截至目前,已經資助貴州、湖南、四川等貧困山區178名貧困兒童。
先后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愛心市民”、“深圳市愛心大使”等稱號。2005年4月被診斷為胃癌。
魯迅曾說過:“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對于叢飛來說,那些失學的孩子不都和他有關嗎?!他是一位真正的無私者,一位奉獻了金錢、時間乃至健康的博愛者。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圓上了好夢,我就不辛苦。只要你開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頭一笑,我就很知足。”
這是叢飛自己寫的一首歌。 評委感言:他是一位真正的無私者,真正的忘我者,他把愛傳遞給別人,不計較別人愛的回饋,這是他精神富足之處。
【頒獎辭】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臺構筑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黃伯云——二十年磨一劍: 黃伯云,中南大學校長。花二十年時間研制出來的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制成的飛機剎車片,目前,全世界只有英法美三個國家能夠制造。
2003年9月20日,大型民用飛機上的試飛試驗全部完成,中國飛機依賴進口剎車片才能“落地”的歷史被改寫了。2005年3月28日,黃伯云以他的成功結束了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連續六年空缺的歷史。
黃伯云說:“要搞就要搞第一的東西,要搞就要搞自主創新的東西。只有第一了,你才是原始的創新,你才是自主的創新,你才是自己的東西,否則我們就永遠跟在人家的后面。”
評委感言:科學是無國界的,科學家是祖國的。他站在了國際科技前沿,也站在了報效祖國的精神的制高點。
【頒獎辭】這個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著溫潤如玉的性格,淵博寬厚,抱定赤子之心。靜,能寒窗苦守;動,能點石成金。
他是個值得尊敬的長者,艱難困苦,玉汝以成,三萬里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大哉黃伯云! 李春燕——苗嶺的春天: 27歲,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后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并且在自己家里開設了一間衛生室,成為苗寨2500多名苗族村民中第一位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
5年來看過的病人達7000余人次。 操勞的心、蒼桑的臉,卻依然漾著堅持的笑臉。
評委感言:生命的意義在隱秘的收費單和先進的手術臺上曾經被輕視和失落,卻在遙遠的苗寨被一位平凡女子的雙手找回,沒有翅膀她依然是天使。 【頒獎辭】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腳醫生,提出著藍子在田壟里行醫。
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暖的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她不是遷徙的候鳥,她是照亮苗家溫暖的月亮。
洪戰輝——永不言棄: 湖南懷化學院的一名在讀大學生,13歲時將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棄嬰女孩一手帶大,帶著妹妹上學,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 洪戰輝說:“我覺得所謂的幫助,在不傷害別人自尊,在平等看待別人的時候給他一些幫助,不傷害自尊自立自強的幫助,我覺得那才是幫助。”
“苦難的經歷并不是我們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奮斗才是最重要的。” 評委感言:他在苦難中表現出堅強,在冷漠中執著于善良。
他用實踐證明,再劃根的生命也能發出炫目的光彩。 【頒獎辭】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
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從男孩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
陳健——心愿之旅:一句36年的諾言: 留在北大荒的55歲上海知青。30年前,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
3.中國十大感動人物及事例
朱光亞、劉金國、楊善洲、吳孟超、張平宜、胡忠、謝曉君、吳菊萍、孟佩杰、劉偉、阿里木獲得了“感動中國人物”稱號,白方禮老人獲得《感動中國》特別致敬。
1、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 朱光亞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這樣評價朱光亞: 縱覽全局,心系祖國,中國核事業的領航人,保衛的是家,捍衛的是尊嚴,顯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 推選委員閻肅說: 肅然起敬,卓越功勛,他代表的群英,使我們的民族——自強,自信,自力,自尊! 頒獎辭: 人生為一大事來。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壯力量。
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
2、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胡忠、謝曉君: 他們的高原紅,是陽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熱血在臉上的體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新鮮最健康的紅潤。這一票我要表達向他們的敬意和贊美。
推選委員于丹說: 這兩位老師讓我們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愛和信念的堅持,他們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在一個物質繁盛的時代里,他們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 頒獎辭: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
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 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沖動,是不悔的抉擇。
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蓮。3、感動中國推選委員胡占凡這樣評價吳孟超: 吳孟超總以無盡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愛對待肝膽外科事業。
醫者仁心,一個偉大的醫者,不僅憑醫術,更憑仁愛感動世人。吳孟超先生,是當之無愧的醫學泰斗。
推選委員任衛新說: 吳老以九十高齡,與患者肝膽相照。作為醫生,作為軍人,他都是一座豐碑。
頒獎辭: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臺,到今天也沒有離開。 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4、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 劉偉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易中天這樣評價劉偉: 無臂鋼琴師劉偉告訴我們:音樂首先是用心靈來演奏的。
有美麗的心靈,就有美麗的世界。 推選委員陸小華說: 腳下風景無限,心中音樂如夢。
劉偉,用事實告訴人們,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國,還有什么勵志故事能趕上劉偉的鋼琴聲。
頒獎辭: 當命運的繩索無情地縛住雙臂,當別人的目光嘆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執的為夢想插上翅膀,用雙腳在琴鍵上寫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輕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飛翔的軌跡。
5、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 楊善洲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孫偉這樣評價楊善洲: 楊善洲的六十年告訴我們:大公無私、堅守信念、一生奉獻依然是黨員干部的根本。 推選委員陳淮說: 一個人能夠給歷史,給民族,給子孫留下些什么?楊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綠蔭和一種精神! 頒獎辭: 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
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為,就是為了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6、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 阿里木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崔永元這樣評價阿里木: 阿里木的義舉告訴我們,慈善沒有門檻,哪怕一米見方的鐵皮家當,你也可以為慈善扇風點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間煙火展現善良情懷。
推選委員陳菊紅說: 傳說貴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動給這里帶來了照亮人內心世界的熱烈的陽光。 頒獎辭: 快樂的巴郎,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大聲放歌。
苦難沒有冷了他的熱心,聲譽不能改變他的信念。 一個人最樸素的惻隱,在人群中激蕩起向善的漣漪。
7、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 張平宜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王曉暉這樣評價張平宜: 一只希望的青鳥,飛過海峽,落在大山中被遺忘的角落。當人們看到久違的笑容和自信浮現在麻風村人的臉上,就會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義。
推選委員彭長城說: 為了一個底層群體的生活和尊嚴,為了打破這個群體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戰去行動。她對人性的關懷和尊重,已到了捍衛的程度。
頒獎詞: 噫吁嚱,蜀道難,臺灣娘子上涼山 。 跨越海峽,跨越偏見,跨越懷疑,她抱起麻風村孤單的孩子,把無助的眼神柔化成對世界的希望。
她看起來無比堅強,其實她的內心比誰都柔軟。8、感動中國2011年度獲獎者 孟佩杰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丁俊杰這樣評價孟佩杰: 孝順,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贏得的是尊重,一個感動中國人的平凡女孩。 推選委員王振耀說: 童稚的年歲,她一力撐起幾經風雨的家。
她的存在,是養母生存的勇氣,更是激起了千萬人心中的漣漪。 頒獎辭: 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
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
4.2016十大感動中國人物簡要事跡
吳錦泉:熱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張寶艷、秦艷友: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者郎平:率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屠呦呦:中國首位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本土科學家閻肅:琴弦上的放歌者徐立平: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莫振高:鞠躬盡瘁的化緣校長最好的校長爸爸官東:“東方之星”客輪救援“男神”買買提江·吾買爾:促進民族團結的基層村干部王寬:為養育孤兒賣唱的老藝術家抗戰老兵、愛國僑胞:特別獎(特別致敬)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item/%E6%84%9F%E5%8A%A8%E4%B8%AD%E5%9B%BD2015%E5%B9%B4%E5%BA%A6%E4%BA%BA%E7%89%A9。
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
不知道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李劍英的頒獎詞:煙籠大地,聲震藍天。
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小川,在推薦李劍英的時候這樣寫到:李劍英說過這樣的話:“老百姓對我們那么好,我們要常懷感恩之心。”正是軍人的沛然正氣與感恩之心,塑造了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任衛新,對李劍英這樣評價:生為國生,榮為國榮,碧空長劍,英雄不死。永恒的十六秒,他用軍人的生命譜寫了熱愛人民熾烈的壯歌。
李劍英 英雄試飛員李劍英,河南鄭州人,空軍上校軍銜,歷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領航主任等職。2006年11月14日,李劍英在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發動機空中停車。
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范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居住著3500口人。
當時飛機上還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發航空炮彈,1發火箭彈,還有易燃的氧氣瓶等物品,如果跳傘后的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后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他先后三次放棄了跳傘逃生的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
迫降過程中,飛機受到高出地面水渠護坡阻擋,爆炸解體,李劍英同志壯烈犧牲。在16秒時間里,他用生命寫出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優美贊歌。
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1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辭簡短事跡---2013年2月央視播出一、林俊德---縱死終令汗竹香頒獎辭大漠,烽煙,馬蘭。
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
戰士自有戰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感動中國推選委員胡占凡這樣評價林俊德:把能夠擁有的時光都獻給了崗位,最后還在向目標沖鋒。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撐起生命尊嚴的軍人。
推選委員張瑞敏說:以智殉國,鑄就成中華民族的銅墻鐵壁;致死攻堅,綻放成死亡之海的倔強馬蘭。事跡: 林俊德入伍52年,參加了我國全部核試驗任務,為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傾盡心血,在癌癥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臨終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馬蘭。馬蘭,一種在“死亡之海”羅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綻放的野花。
坐落在那里的中國核試驗基地,就是以這種野花來命名的二、陳斌強---孝更絕倫足可矜頒獎辭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
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陳斌強:陳斌強自身的樸實行為給他的學生,也給整個社會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
他是一個真正有師德的好老師。推選委員吳孟超說:陳斌強付出的孝心,不僅撫慰母親,也撫慰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這種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可以作為社會的良藥。
事跡: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07年,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癥,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三、何玥---何處春江無月明頒獎辭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
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朝這樣評價何玥:12歲的小女孩坦然面對生死已屬難能,在病痛中還不忘善濟他人。這一場生命最后的告別,不知敲動了多少人的心靈,平凡善舉,可以開啟一個有愛的未來。
推選委員阿來說:今天,當我們懷著悲傷提起這個名字時,卻又懷著欣喜,為她的生命與另外的生命合二為一,仍在這個世界上熠熠生輝。事跡: 2012年4月,何玥即將小學畢業,卻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住院進行了第一次手術。
9月初,病情突然復發二次入院,腫瘤已擴散至腦部組織。當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三個月時,她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
11月17日,小何玥腦死亡,父親根據她的遺愿將她的腎和肝捐給了三個人。四、陳家順---動人以行不以言頒獎辭為鄉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
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這樣評價陳家順:在辦公室當局長是本分,吃苦受累冒險臥底當局長是情份。
用情份去擔當本分的官,才是真正的人民公仆。推選委員彭長城說:主動為民生奔波,體恤民生艱難,小可幫扶一家一戶,大則微而不弱,燭照未來。
事跡: 云南沾益縣是勞務輸出大縣,陳家順擔任副局長后,積極組織家鄉農民到浙江義烏等地務工,并關注他們的切身利益,為他們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五、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頒獎辭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
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彤這樣評價高淑珍:14年的奉獻讓愛變成了接力賽。志愿者讓愛心小院更幸福。
這一切都緣于這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推選委員王振耀說:十幾年如一日為一群不幸的孩子遮風擋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懷使她成為最偉大的母親。
事跡: 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終說不出口。
無論多么艱難,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六、張麗莉---冰雪為容玉作胎頒獎辭別哭,孩子,那是你們人生最美的一課。
你們的老師,她失去了雙腿,卻給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們不多,卻讓我們學會了許多。都說人生沒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對那一刻,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雨露這樣評價張麗莉:她播撒下的大愛種子,必將被無數的奔跑接力,從黑土地傳向四面八方。只有教師心中有愛,孩子的世界才會綻放光芒!推選委員孫偉說:危急時刻,她憑直覺挺身而出。
那直覺的背后是最具魅力的純正師德。事跡:2012年5月8日,放學時分,張麗莉在路旁疏導學生。
一輛停在路旁的客車,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失控,撞向學生,危急時刻,張麗莉向前一撲,將車前的學生用力推到一邊,自己卻被撞倒了。七、李文波---能受天磨為鐵漢頒獎辭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
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你也有夢。
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作文素材,共要15篇,每篇要300字以上
1 卓琳:頒獎辭:彩云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
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戰南北,風雨中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
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2 朱邦月:一根拐杖撐起的家 頒獎辭:這個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難,也凝聚了人間最真的情感。
頭發花白,面帶微笑,這位溫和而堅定的老人,胸中盛滿40年的艱難。他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他這雙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3 阿里帕-阿力馬洪:十九個孩子的媽媽頒獎辭: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
風霜饑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
泉水最清,母愛最真!4 沈浩:踐行信念好村官頒獎辭:兩任村官,六載離家,總是和農民面對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廠和農田,對不住家中嬌妻**高堂。
那一年,村民按下紅手印,改變鄉村的命運;如今,他們再次伸出手指,鮮紅手印,顆顆都是他的碑文。5 李靈:80后最美鄉村女校長 頒獎辭: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
別人離開的時候,她留下來;別人收獲的時候,她還在耕作。她挑著孩子沉甸甸的夢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
她是80后。6 翟墨:中國無動力帆船環球航海第一人 頒獎辭:古老船隊的風帆落下太久,人們已經忘記了大海的模樣。
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輩的方向,直掛云帆,向西方出發,從東方歸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達成夢想——到海上去!一個人,一張帆,他比我們走得都遠!7 陳玉蓉:暴走媽媽捐肝救子頒獎辭:這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
她忍住饑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
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8 張正祥:保護滇池勇者無敵頒獎辭:生命只有一次,滇池只有一個,他把生命和滇池緊緊地綁在了一起。
他是一個戰士,他的勇氣讓所有人膽寒,他是孤獨的,是執拗的,是雪峰之巔的傲然寒松。因為有這樣的人,人類的風骨得以傳承挺立。
9 薩布利亞-坦貝肯:西藏盲童的眼睛頒獎辭:她看不到世界,偏要給盲人開創一片新的天地。她從地球的另一邊來,為一群不相識的孩子而來,不企盼神跡,全憑心血付出,她帶來了光明。
她的雙眼如此明亮,健全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方向。10 宋文驄:殲-10之父頒獎辭:少年傷痛,心懷救國壯志;中年發奮,澎湃強國雄心。
如今,他的血液已流進鋼鐵雄鷹。青驥奮蹄向云端,老馬信步小眾山。
他懷著千里夢想,他仍在路上。11 特別獎:勇救落水兒童的長江大學學生集體頒獎辭:他們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他們用青春傳承了見義勇為,用無畏譜寫了一曲英雄的贊歌。
8.感動中國人物故事具體事例
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獲獎者“李春燕”
她是一位醫生,雖然她從來沒有機會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醫生的前面還要加上赤腳這兩個字;她是一名醫生,但是不像很多醫生那樣,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個月也許能收入600多塊錢,但是買藥以及買相關的一些東西卻要花出900多塊錢,虧空300多,欠債也就越來越多;她是一名醫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醫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對她更加需要,這該是一名怎樣的醫生?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腳醫生,提著籃子在田壟里行醫,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暖的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她是遷徙的侯鳥,她是照亮苗鄉的月亮。
中國102萬鄉村醫生的杰出代表
李春燕是今年《南風窗》評選的年度公益人物。2005年因積極搶救一個從出生到死亡只有八小時的嬰兒被在當地的志愿者發現,公布在網上引起關注。
李春燕,27歲,是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后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并且在自己家里開設了一間衛生室。
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她一個鄉村衛生員,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藥。過去,村里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到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藥。有了初步醫療的保障。李春燕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為他們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他待遇。由于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而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藥費,只能記賬賒欠。2004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么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里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于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9."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
徐本禹,放棄讀研到西部支教 窮大學生徐本禹沒想過自己會當選"感動中國人物",他來北京之前甚至不清楚有這個評選。
"我只知道讓我來參加一個晚會。"為此,他還專門跟貴州省大方縣(他支教的地方)縣長學了一首山歌。
面容黝黑的徐本禹告訴記者,他沒有想過要"感動中國","(獲獎)像做夢一樣,我就是平平常常一個人,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兒。" 2004年7月11日,一篇題為《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的帖子出現在因特網上的"天涯論壇"上,內容是關于一個學生到西部農村支教。
后來幾個月間,幾十萬人點擊了它,幾千人發跟帖,還驚動了一位省委書記,改變了幾百名孩子的命運。那個支教者就是徐本禹。
當初奔赴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巖村為民小學,22歲的徐本禹只為"喜歡教那些孩子",為此他放棄了讀研究生的機會。 天涯論壇上有人發回帖說:"徐本禹應該改名,叫汝本愚,意思是說,徐本禹你這么做很蠢啊!國家培養一個本科生的成本需要4.5萬元,這還不包括學生家庭的投資。
回報社會應該有很多方式,可是你徐本禹卻選擇了性價比最低的方式,完全不符合經濟學原理!" 而徐本禹說:"有的人一輩子收獲不了一滴眼淚,可這個暑假,我幾乎每天都被感動包圍著。"正因為感動,徐本禹去了,正因為徐本禹去了,大方縣的為民小學和大石小學變了。
徐本禹曾經回到母校華中農業大學作報告。誰也沒料到,他在臺上講的第一句話是:"我很孤獨,很寂寞,內心十分痛苦,有幾次在深夜醒來,淚水打濕了枕頭,我堅持不住了。
"本以為會聽到豪言壯語的許多學生眼淚奪眶而出。
在得到很多支持和資助后,徐本禹仍然是那個記著"我娘講的道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你的手"的山東農村小伙子。他會哭,會笑,會痛苦,也像許多男生一樣為失戀而煩惱。
徐本禹說,一根火柴本來只是為了能發出自己的一點亮光,但它點燃了整個天空,可火柴還是那根火柴。 梁萬俊,危險中保全試飛樣機 瘦削,短發,一身軍裝,梁萬俊普通得令人多少有些失望。
作為空軍某部特級試飛員,梁萬俊因為2004年7月1日的一次特別飛行躍入人們的視野。 那天下午1時09分,梁萬俊駕駛新型戰機飛上藍天。
當他做完第一組試驗后,突然發現"本不該動的功率箱油量在下降",飛機正在漏油。僅4分鐘后,梁萬俊就聽不到飛機發動機的聲音了———飛機失去了動力。
此時飛行高度4800米,距機場20公里。梁萬俊1982年入伍,已安全飛行1800多個小時,4100多架次,雖經歷風險無數,但這次無疑是最困難的。
"我要把飛機帶回去",他選擇了迫降。在世界航空史上,沒動力的飛機迫降成功的例子極為少見,一旦失敗就是機毀人亡。
在飛機出現故障整整8分鐘后,迫降成功。除爆胎外,飛機其他部件完好無損。
為什么沒有跳傘?梁萬俊說,當時什么也來不及想,腦子里惟一的念頭就是要保住"最重要的東西"———科研樣機。"在我看來,我干的那點事兒其實沒啥。
我的職業就是飛行,做好了那是應該的。"梁萬俊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他沒有"英雄"的感覺,"就像種莊稼的老農,看到野豬來了,要守住莊稼一樣"。
說起這次入選,梁萬俊說:"我哪里能感動中國?其實我應該說的是感謝祖國。
我連兒子都感動不了。" 田世國,為母親捐腎 田世國說:"我怎么能夠和楊利偉、袁隆平比肩?我只是給我自己的老娘捐了一個腎嘛。
"上海中山醫院教授朱同玉,一直從事泌尿外科和腎臟移植工作,已成功完成數百例腎臟移植手術。"子女給父母捐腎,田世國是我見過的惟一一例。
"朱教授說。當時,朱教授很擔心爭相捐腎的田氏兄妹會臨時打退堂鼓。
2004年9月30日,身患尿毒癥的田世國的母親,在手術后一分鐘順利排尿。只是她至今也不知道,那個腎來自于她做律師的大兒子。
"她是我老娘,我這么大塊頭給她捐個腎怎么不行?我也咨詢了專家,手術對我的健康不會有大的影響。"田世國說,他現在也為人父了,深能體會"父母惟其疾之憂"。
有人問田世國,是不是他母親有什么特殊之處讓他們兄妹3人有如此舉動?田世國說:"我們家的母愛和父愛跟中國千萬個家庭一樣,都是點點滴滴的積累,沒有轟轟烈烈的大筆狂書。但是這還不夠嗎?"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如果非得再另外找原因,就是我姥爺病危時不能大便,我媽洗凈了手給他摳出來。
" 因為害怕母親知道真相后心里有負擔,田世國兄妹一直瞞著她。"我媽總是替我們著想,生怕老了給兒女添麻煩。
得了這個病以后,她知道會花很多錢,就把自己鎖在房子里等死。如果知道換的是我的腎,還不知道我媽怎么想呢。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捐腎救母"會有那么大的"影響"。 手術后不久,他就買票回廣東工作,因為趕上黃金周,只弄到硬座票。
醫院知道后,費盡周折給他弄到一張硬臥票。在火車上,列車長認出他后,把他的上鋪換成了下鋪,"行李乘警也幫著拎了"。
還有很多朋友來看他,說今年不管多忙都會抽出時間回家看看老爹老娘。 桂希恩,揭開艾滋病的蓋子 2004年6月11日,在湖北考察的**總理**登門看望了武漢大學醫學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感動中國人物素材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