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義工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做義工的目的在于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給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并不計報酬,給社會傳遞正能量。
做義工的意義是:
1. 傳遞愛心,傳播文明。志愿者在把關懷帶給社會的同時,也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這種“愛心”和“文明”從一個人身上傳到另一個人身上,最終會匯聚成一股強大的社會暖流。
2. 是有助于建立和諧社會。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幫助的機會,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及關懷,減低彼此間的疏遠感,促進社會和諧。
3. 是促進社會進步。社會的進步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勵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服務社會的行列中來,對促進社會進步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4. 是豐富生活體驗。志愿者利用閑余時間,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和活動,志愿者在參與志愿工作過程中,除了可以幫助人以外,更可培養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拓展資料
義工即志愿者,聯合國定義為“自愿進行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而不獲取任何利益、金錢、名利的活動者”,具體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而不獲取報酬,奉獻個人時間和行動的人。
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來說,志愿者是這樣定義的:“在自身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參加相關團體,在不謀求任何物質、金錢及相關利益回報的前提下,在非本職職責范圍內,合理運用社會現有的資源,服務于社會公益事業,為幫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開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實際的,具一定專業性、技能性、長期性服務活動的人。"
2.當義工的好處和意義
對社會而言:1、是傳遞愛心,傳播文明。
2、是有助于建立和諧社會。3、是促進社會進步。
對個人而言:1、是奉獻社會。志愿者通過參與志愿工作,有機會為社會出力,盡一份公民責任和義務。
2、是豐富生活體驗。志愿者利用閑余時間,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和活動,既可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這對志愿者自身的成長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3、是提供學習的機會。志愿者在參與志愿工作過程中,除了可以幫助人以外,更可培養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
學習新知識、增強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對服務對象而言:1、是接受個人化服務。
2、是幫助融入社會,增強歸屬感。
3.參加義工旅行的感想
一個月前,很快樂的來到了廈門的海邊,離開了過去的種種環境,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去體驗生活,去做事,去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一個月的生活,有很多快樂,很多意外,認識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也可能會一起交往一生的朋友,那些熱愛旅行的人。因為做義工,了解了很多情感,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里有了親人的感覺,給了我那么多可愛的人,讓我能夠認識你們,接觸你們,了解你們,雖然短暫,雖然面對分別,但是卻給了我那么多神奇的體驗。
即使是平常的換洗被套,打掃洗手間,有時候我經常在想,也許下輩子我都不會打掃這么多房間了。但是卻快樂的做著,喜歡這種忙碌的生活。
這種簡單的生活。即使每天忙到下午,有時要打掃十幾間房間,但還是樂此不疲,覺得身體上的勞累卻換得精神上的解放是很快樂的,很值得。
來到之后,總覺得現在是我一生中最勤勞的時候了,從前的自己,過著那么所謂“大小姐”的日子。義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靠義工自己的自覺程度,若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或是事先沒有很好的和老板溝通好所作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的。
特別是在旺季,很大程度上義工是沒有多少給自己的時間的,有時候打掃就很累了,也不能保證說有整塊的時間給自己去旅行,有時候連休息的時間也不能保證。 當然這并不是老板的責任,有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會這么火爆,這么忙,有時候焦頭爛額的,連自己的覺都睡不好,自己忙到差點被旅舍給吃掉,我們又怎么好意思去自己丟掉店里的活跑去玩呢。
因為成為了朋友,因為你在意他的感受,所以義工要學會的就是少要求多做事,所以,當有義工工作倆天就甩手不干的時候,我總覺得除了不負責任之外,那就是對義工的定義不對。還有有時候覺得網上的帖子很多都是報喜不報憂的。
我也曾經開過直播貼,但是發現一旦紀錄下來,很多的不見得是那么美好的事,很忙的時候,真的很想啰嗦,很想抱怨。所以干脆就不發帖了。
讓大腦學會忘記不好的,留下快樂的。 作為過來的義工,我覺得義工旅行在旺季其實是不大靠譜的事,那些海邊清閑的時光其實很難實現。
有時候看到一群小孩子在大廳里打鬧真的頭很痛,有一部電影看了一天,不停的中斷播放在暫停,直到最后大家放棄了。買了兩本書,其中一本只看到大約5分之一。
所以,請給位準備當義工的同學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對義工的生活質量期望太高,很多時候居住的地方并不是那么舒適的,很多都是住在沒有空調的床位間,或是改過的通鋪,吃的東西也不可能和家里比,若是指望每天都有水果供應,那就太過分了。而且義工的工作也并不是很輕松的,各家有各家的不足的地方。
這是一場交易,雙方都會獲利的,義工和正式的員工其實沒什么差別的,不要以為自己是來度假的,這個和國外的義工旅行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你付出的勞動是沒有金錢的報酬的。
而且,因為住在店里,有時候真的很難分清到底什么時候是休息時間,可能有時候晚上八點在大廳里,會被叫去打掃衛生,或是下午打掃完房間要留下人看店,在沙發上睡著的時候也有。只要在店里,有活在那里,總不好意思不做的。
所以也請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過來做義工,主營就是義工了,來了這里的花銷,其實可以說并不少。 這不是窮游,更像是體驗生活。
若是想窮游的筒子們,我倒是更建議去尋找那些有工資的店,可以去找工作,我認識的幾個人就是在奶茶店或是咖啡店做工作,有收入的。若是義工,平時的花銷還是很多的,比如出去玩的費用,比如想要改善伙食的時候的費用。
我們有一個義工很喜歡喝牛奶,所以每天都要去買牛奶或是酸奶喝,當然這些費用都是要自己負擔的。 其實來這里很大程度上工作和打掃阿姨是沒什么區別的,若是想發揮自己的專業,那么還是去找實習吧。
有時候義工之間也會有比較,這樣其實很影響義工們的情緒的,有的人家沒有阿姨完全靠義工來打掃衛生,這樣可能打掃的負擔重些,有些店的老板要求可能嚴厲些,這些都可能是問題。但是要看好自己的優勢,調整好情緒。
還有記住老板就是老板,至少在義工期間,以朋友的身份對待是不大可能的,他們可能不能那么體諒你的困境,有時候溝通也會出現問題。甚至若是像朋友那樣跟老板高聲說話,打鬧,或是提些小要求。
都會被老板的朋友說我們的老板好欺負,各種方式來告訴我們要知道老板的好,知道自己的身份,要好好干活。有一天真的忍不住就哭了,有種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感覺。
很多時候店里老板都不會很明確的約定具體的工作事宜,來之后發現真的和理想差距很大,或是發現自己身體不適,想要休息或是提前離開,都會受到老板的責怪,甚至是周邊人的不理解。想要在這個地方多呆幾天,至少不浪費旅費,但是發現這里真的是不歡迎你了。
所以在大家想要做義工的時候三思而行,確定了就不能改變了。這是我做義工一個月的一個感受,可能里面有些東西比較現實,比較沒那么美好。
但是想說義工生活有很多很好的事情,這是不能抹殺的,我們老板也是一個很好的人,這也是不能抹殺的。我還是愛著這個地方,愛著這個村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