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誰有短小一點的關于敬業與樂業的小故事啊
敬業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尚書》 (事業崇高只有靠志向,事業宏大只有靠勤勉。) 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愈 事例 比爾?蓋茨小時候 1965年,我在華盛頓的一所學校圖書館當管理員。有一天,一位負責教九歲兒童班的老師來找我,說她班上有個學生功課完成得比其他所有孩子都快,他想再找個活干,能否在圖書館里干點什么。
我說:“讓他來吧。”一會兒,一個身材瘦小、沙色頭發的男孩走進來了。
他問道:“你們有活兒讓我干嗎?” 我給他講解有關杜威十進位制的圖書分類上架法,他聽后立刻心領神會。后來我又給他看一大摞過期借閱書卡,書卡上的書我起先認為已經還了,但是實際上由于書卡有誤,這些書找不著了。
他問我:“這是件偵探式的工作嗎?”我回答說:“是。”話音剛落,他就像一名所向披靡的偵探干起來了。
老師進來告訴他該休息的時候,他已經找出三本書卡有誤的書。他不肯休息,堅持要把活先干完。
老師說館內空氣不好,應該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他這才停下手頭的工作。次日早晨,他來得很早。
他說要干完找書的工作。下班時,他又說要當一名正式的圖書館管理員,我很痛快地答應了,因為他干起活來孜孜不倦。
幾周以后,我發現辦公桌上有張留言條,邀請我到這個男孩家里吃晚飯。我應邀去了并且過得很愉快。
臨走時,他母親說,他們全家要搬到毗鄰的社區去住,孩子也得轉學。但是孩子首先掛念的就是他不能再在原學校的圖書館里工作了,誰來找那些丟失的圖書呢? 孩子要走了,我與他依依惜別。
起先我認為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可是他的那份工作熱情使我覺得他非同尋常。 我很想念他。
可是這種思念之情持續的時間并不長,因為幾天之后,沒想到他又回來了。他告訴我,新去的那所學校的圖書館管理員不讓學生在圖書館幫忙干活兒。
他高興地說:“媽媽又讓我回原校念書了,爸爸上班路上叫我搭段車,要是他有事,我就走著來上學。” 我當時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這孩子的決心和毅力如此之大,將來一定能干番事業。
然而我尚沒料到,他長大以后,竟成為一名信息時代的奇才、一位微型軟件的巨頭、一個世界的首富。他的名字就是:比爾?蓋茨。
樂業 使事業成為喜悅,使喜悅成為事業. 羅素 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 羅佐夫 干一行,愛一行。 事例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
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
解放后,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
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
此時,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體現對清潔工人勞動的尊重,不僅規定他們的工資高于別的行業,而且想辦法減輕掏糞工人的勞動強度,把過去送糞的轱轆車全部換成汽車。運輸工具改善之后,時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把過去7個人一班的大班,改為5個人一班的小班。
他帶領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糞背糞達5噸。管區內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優美的環境,而他背糞的右肩卻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因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也贏得了很多榮譽。
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 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國家主席**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說:“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
時傳祥高興地表示:“我要永遠聽黨的話,當一輩子掏糞工。”自此以后,他更加努力,更加熱愛本職工作。
時傳祥1975年病逝,終年60歲。去世之前他還反復叮囑,讓兒子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稱職的環衛工人。
2.敬業的名人事例 100字
敬業的人值得尊敬“**”期間,有一次,**連續工作了三個晝夜,當天晚上又安排了七個會,累得病又犯了,疼痛難忍,就站起來用椅背頂住腹部,繼續耐心地聽大家匯報。
參加會議的同志請總理坐下,總理低聲說:“我不能坐,一坐下就會睡著了。”總理所在的黨支部看到總理的身體十分虛弱,便以支部的名義作了一個決議,要總理增加休息時間。
可是,對這個決議,總理往往執行得不好。大家又寫了一張告示,貼到總理的門上,要他嚴格執行支部決議,注意休息。
總理看后笑著說:“我老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要更加抓緊時間為黨工作。”拓展資料**(1898~1976)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3.名人敬業事例
1 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為頂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為了提煉鐳,他們辛勤地奮斗著。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實驗,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熔化,連續幾小時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材料,而后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2“字字看來都是血”:曹雪芹晚年貧病交困,在北京西村時,“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舉家食粥酒常賒”。在這樣的困境中,他仍然勤奮寫作《紅樓夢》,披閱10載,增刪5次,真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問世已200余年,成為我國古典文學的光輝巨著,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3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每天黎明即起,堅持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六時的“科學知識講座”。4著名畫家黃賓虹生前每晚必畫,一次可畫8張;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每天觀察天氣,記錄氣象日記。5孫中山在國外流亡時期,經濟十分困難,但他省錢買書,每天必讀,他說:“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6俄國大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寫,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關進牢房,在那里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長篇小說《怎么辦》等一系列作品。
共有六條,請你從中挑選吧!
4.敬業事例要三個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對沙鋼集團沈文榮來說,卻是“進一步海闊天空”。
30年來,這個從45萬元車間起家的鋼鐵企業,沒有用國家一分錢,靠自身的努力和堅定的信念,成為舉世矚目的鋼鐵巨人:綜合競爭力在全國同行名列第2,營業收入在全省排名第1,在全世界最有競爭力的21家鋼鐵企業中名列第13位,2004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并正向超500億、800億的目標發起沖刺。張家港的企業家們正是靠著這種不服輸、敢競爭的志氣,使全市規模經濟“亮點成片”:這里有全國最大的電爐鋼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綜合性糧油加工基地、亞洲最大的簾子布生產企業(駿馬集團)、棉紡規模名列亞洲第二的華芳集團,還有全國最大的玻璃生產企業、國內最大的毛條生產企業、全國最大的乳制品加工企業等。
2004年,全市有4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了100億元,5家企業銷售超過30億元,6家企業超10億元,14家企業超5億元。在去年最新評定的全國500強企業中我市有5家企業入選,在國家統計局評出的全國最大的1000家工業企業中我市有9家企業入選。
時傳祥,是一位“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高度贊揚的掏糞工人,山東省齊河縣趙官鎮大胡莊人,中共黨員,曾在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工作。 全國著名勞動模范。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門一家私人糞場,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
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
解放后,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
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老一代英模人物所提倡的這種職業道德,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時傳祥精神”猶如璀璨的星座,光照后世,永載史冊,為全國各行各業所尊重和奉行。
為大力弘揚時傳祥精神,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在時傳祥家鄉建立紀念館,這對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養“四有”新人、促進齊河經濟發展以及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必將起到極其有利的作用。深夜里盲人提著燈籠走在街上: 這個道理很簡單、他不是在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看到他;不會誤撞到他.即保護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 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和危險,旦夕禍福,沒有人知道你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能夠學學提燈籠的盲人,為別人照路也照亮了自己. 時時幫助和關懷別人,別人也就幫得到你.所謂為善至樂的意思吧? 予人方便:予己方便.一個人心里有別人,懂得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 愛心奉獻..充實內心錘煉人格..思想升華溫暖真情..。
5.關于敬業的名人事例
只有敬業的人才能成功,從古至今有很多敬業的人,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
1、三尺柜臺任馳聘:張秉貴出生于北京,17歲起在德昌厚食品雜貨店當店員。他常對人講:“我們售貨員要胸有一團火,溫暖顧客心。”他為了苦練售貨基本功和全身心投入柜臺工作,常年住在集體宿舍,每星期休息時才探家一次,一直到退休,30年來從未打破這個規律。柜臺外,他為了把自己的眼變成天平,把自己的手變為秤,把自己的頭腦變成計算器,經常練到深夜,直到眼睛熬紅,手臂不能動彈。柜臺內,張秉貴更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他的微笑溫暖著每一個顧客。張秉貴在百貨大樓售貨30年,接待顧客數百萬人次,從來沒有和顧客慪過氣,吵過嘴,態度始終和藹可親。
2、克勞德從小立大志:克勞德?昂利?圣西門出身于貴族家庭,自幼生活優裕。但他從少年時起就立下大志,決心用知識為人類造福。15歲時,他就囑咐仆人,每天凌晨用這樣的話喚醒自己:“克勞德先生,起來吧,偉大的事業在等待著您。”他用自己所確立的遠大目標激勵自己,幫助自己戰勝了惰性,不斷地投身于自己所創造的事業中去,終于成為杰出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探索的足跡。
3、祖國的事業高于一切:陳金水出生于錢塘江畔,從氣象學院畢業后,他只身來到青藏高原,單槍匹馬建起了世界上最高的氣象觀察站。這里的環境十分惡劣,終年積雪,空曠無人;由于低壓,他吃不到煮熟的飯;由于寸草難生,他吃不到新鮮的蔬菜;由于缺氧,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然而,陳金水絲毫沒有動搖他獻身祖國氣象事業的決心,在這里一蹲就是30年,印證了他的一句肺腑之言:我的一切屬于祖國的氣象事業。
4、超越生命的壯舉:1996年1月26日,中央軍隊授予李國安“模范團長”榮譽稱號,并給他頒發一級英模獎章。時年50歲的李國安,在內蒙古邊疆戰斗了35個春秋。1994年,他不顧醫生的勸阻拖著重病之軀,腰扎15厘米寬的“鋼圍腰”,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奔波4個多月,長驅2.48萬公里,終于換來了8000里邊防的詳細水源分布,22萬字的邊疆水文地質調查報告,填補了國家空白。任團長5年,他率領給水團轉戰160萬公里,打出的水,可解決128萬城市人口或256萬農村人口用水。他們在被視為無水的沙漠戈壁找到了水,在北緯40度以北開創了我國冬季成井的先例……創造了我國水利史上的一系列奇跡。
5、名人的每一天: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每天黎明即起,堅持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六時的“科學知識講座”;著名畫家黃賓虹生前每晚必畫,一次可畫8張;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每天觀察天氣,記錄氣象日記;孫中山在國外流亡時期,經濟十分困難,但他省錢買書,每天必讀,他說:“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俄國大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寫,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關進牢房,在那里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長篇小說《怎么辦》等一系列作品。
6、臨終前還在工作:愛因斯坦,臨終前幾小時還在工作。當朋友問他有什么事時,他回答:“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能夠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7、名人的最后時刻: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是自然科學基本定律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年過七旬以后,由于積勞成疾,雙目半盲,但他依然奮斗不息。他每天從清晨開始工作,一口氣寫作到下午5點半,6點吃“中飯”,飯后又繼續寫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清晨5時,門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坐在椅子上去世,面前的寫字桌上,是一本本寫完的著作。他死去時,手里還緊握著筆。
6.求 一些關于敬業的 小故事
已解決問題 收藏 轉載到QQ空間 誰知道敬業的小故事,速度告訴我,我要寫作業呀!!! [ 標簽:敬業,故事,作業 ] 誰知道敬業的小故事呀,告訴我幾個,要短小精練哦.我今天要寫這項作業呀,哪位有空就幫幫忙吧. 慕容玉雙 回答:1 人氣:3 解決時間:2008-04-07 20:24 有一位本領高超的木匠,因為年事已高就要退休了。
他告訴他的老板:他想離開建筑業,然后和妻子兒女享受一下輕松自在的生活。老板實在是有點舍不得這樣好的木匠離去,所以希望他能在離開前再蓋一棟具有個人品位的房子來。
木匠欣然答應了,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一次他并沒有很用心。他草草地用劣質的材料就把這間屋子蓋好了。
其實,用這種方式來結束他的事業生涯,實在是有點不妥。房子落成時,老板來了,順便看了看,然后把大門的鑰匙交給這個木匠說:“這就是你的房子了,是我送給你的一個禮物!”木匠實在是太驚訝了!當然也非常后悔。
因為如果他知道這間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會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精致的工藝來把它蓋好。其實我們每個人自己正在做的活兒,歸根結底都是在準備為自己建造一間房子。
如果我們不肯努力地去做,那么我們只能住進自己為自己建造的最后的也是最粗糙的“房子”里。平凡孕育偉大。
如果你真正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請立足于平凡,做好自己崗位上的工作吧。
7.敬業與樂業的故事
時傳祥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他14歲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當了掏糞工。在舊中國,掏糞工不僅受到社會的歧視,還要受行業內部一些惡勢力的壓榨和盤剝。
時傳祥在這些糞霸手下一干就是20年,受盡了壓迫與欺凌。解放后,新中國給了他做人的尊嚴,工人階級當家做主使他揚眉吐氣,他對黨充滿感激。
他用一顆樸實的心記住了一個通俗的道理:掏糞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他把掏糞當成十分光榮的勞動,以身作則,以苦為樂,不分分內分外,任勞任怨,滿腔熱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52年,他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繼續從事城市清潔工作。此時,北京市人民政府為了體現對清潔工人勞動的尊重,不僅規定他們的工資高于別的行業,而且想辦法減輕掏糞工人的勞動強度,把過去送糞的轱轆車全部換成汽車。
運輸工具改善之后,時傳祥合理計算工時,挖掘潛力,把過去7個人一班的大班,改為5個人一班的小班。他帶領全班由過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則每班背90桶,最多每班掏糞背糞達5噸。
管區內居民享受到了清潔優美的環境,而他背糞的右肩卻被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因而贏得了人們的普遍尊敬,也贏得了很多榮譽。1954年,他被評為先進生產者,1956年當選為崇文區人民代表,同年6月加入中國**。
1959年,時傳祥作為全國先進生產者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國家主席**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說:“你掏大糞是人民勤務員,我當主席也是人民勤務員,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時傳祥高興地表示:“我要永遠聽黨的話,當一輩子掏糞工。”
自此以后,他更加努力,更加熱愛本職工作。時傳祥1975年病逝,終年60歲。
去世之前他還反復叮囑,讓兒子繼承父志,也當一名稱職的環衛工人。
8.求一個敬業的例子 一個樂業的例子 要有簡短事例
孔祥瑞:150項革新帶來8000萬元效益
僅有初中學歷的工人孔祥瑞有著“藍領專家”的美譽.2001年,他主持創新“門機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門機每一次作業可節省時間15.8秒,當年創效1600萬元;2003年,他主持的“門座式起重機中心集電器”技改項目,被授予國家級實用型發明專利.
林秀貞:30年來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
林秀貞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像女兒一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
這位樸實的農村人,始終記得她母親的樸素教誨: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來治理自己的家,萬萬治鄰——用一萬分力量來治理鄰里關系
9.古人敬業的事例簡短點的
春風又綠江南岸
原句是“春風又到江南岸”,王安石覺得“春風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后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里,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參考:/z/*?w=%B9%C5%C8%CB%BE%B4%D2%B5%B5%C4%B9%CA%CA%C2&spi=1&sr=6&w8=%E5%8F%A4%E4%BA%BA%E6%95%AC%E4%B8%9A%E7%9A%84%E6%95%85%E4%BA%8B&qf=20&rn=7088&qs=4&ch=*.6&ch=6
10.了解5件我們身邊的有關敬業的小故事記錄短文
議論文 初三 1000字
在擔任了一個學期的班級干部后,我想當深刻地體會到敬業精神對于班級干部,不,對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人有多種路途走向成功,但敬業絕對是這些路途的根基。
何為敬業?若照字義拆開,就是“敬重并熱衷于事業。”這點事相當重要的。在論述“敬重”之前,不妨先談談“事業”。
字典中的“業”為謂從事的工作,但“業”并非一個工作這么簡單,它還是一場對自身的試煉,是做為“人”存在于世間的義務。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堅定地執行著黨“為了解放全人類而奮斗”的業。不曾在路上停止一步,從一名普通工人子弟蛻變為一名無產階級戰士,這是對自身試煉的成功。
世間后退那么百年來,炮火紛飛的二戰戰場,人們因不同的信仰拿起了槍炮,一方堅信的信念為另一方否定,為了自身所處龐大集體的利益,每個人都負起了“國家利益”的業。不想負擔而一昧逃芒的人,高爾基在《鷹之歌》中用鷹之口這么對他們說:“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也英勇地戰斗過!我也看見過天空!你絕不會那么近地看到過天空!唉,你這可憐蟲!”而那條象征著無業者的蛇只會說:“飛也好,爬也好,結果還不是一樣,大家都要埋入黃土,都要化為灰塵。”這幫可憐可悲之人,碌碌無為,簡直是集體的毒瘤,是竊取他人勞動成果的小偷!此為“業”的重要性。下段我們回到“敬業”上來。
我們已知每個人都應該有正業,那如何做好“業”呢?答案當然是“敬”。要對這份“業”懷有敬重之心。凡是做一件事情,必將全部身心投入,就像朱熹所說:“主一無不適便是敬。”
在20世紀60年代,時任蘭考縣縣委書記的焦裕祿就是敬業的典范,他全身心地投入改善蘭考人民生活的“業”中,身先士卒的治理“三害”。他親自調查,親自研究,親自勞作,始終在第一線活動。改變了蘭考的貧困局面,造福了一邦人民。此時,他知道自己換上了癌癥,但堅持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被譽為“黨的好干部。”
再古老一點,諸葛亮也是一個敬業之人,他在劉備三顧茅廬后,擔負起了興復漢室之業。火燒新野以保全劉備;巧借東風而大敗曹操;智取漢中而三足鼎立;七擒孟獲而平定南夷;大敗西羌而前進北伐。設置死后仍巧立木像嚇退司馬,設計遺托而誅殺魏延。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堅定地執行著業,直到最后一刻。
敬業就是如上面兩位一般。他們以敬業而獲取成就,又以成就贏得生前身后名。此即我所講:敬業是重要的,是責任與義務。
望諸位有所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