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美的素材 發現美的故事
幾秒鐘的善
QQ里,好友頗多。那日與一聊友閑談,忽然收到他一條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對他說聲晚安,卻發現他的頭像已經變成了灰色。我的雙手停在鍵盤上,只得刪除了那句已經打出來,卻沒來得及發出去的問候。對方就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一下子飛得很遠,我試圖去抓,卻怎么也抓不住。真的有這么急嗎?連給我說聲再見的時間都沒有?抑或是我過于矯情?數日前,我去拜訪一位前輩。該翁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種超脫淡然。攀談數小時后,我起身告辭,老人把我送到門口,握手告別之后,我便向樓下走去。下到一樓時,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車鑰匙落在他的客廳了,便又“咚咚咚”地往上跑。當我又回到他的門前時,老人這才準備關門回屋。看我有上來,就問何事。我說明原因,老人走進客廳有折回來,將鑰匙遞到我的手上。又是一陣告別。我下了幾層臺階,一轉身,發現老人正看著我。我客氣地說:“外面太熱,趕緊關門回屋吧。”老人一笑,說:“我身體不好,不能送你下樓,那就等你走遠再關門。” 等你走遠再關門!多么溫暖的一句話。去年的一天,我急于外出辦事。出門前,孩子拿著剛做完的作業讓我檢查簽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題是這樣的:下課了,同學們紛紛——教室。只見兒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個“跑進”。我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呵斥道:“下課了,你跑進教室,你這是上的什么課啊?”為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特意把“下課”和“跑進”兩個詞說得很重。兒子剛想辯解,我一把將他的作業扔在了茶幾上,并惡狠狠地甩下一句話,然后摔門而去。事情過去了大半年,我早已經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凈。那天收拾屋子,無意間看到了兒子的日記:2008年12月22日,天氣陰,今天我讓爸爸檢查作業,其中有一道題我并沒有做錯,上體育課的時候,下課鈴一響,我們的確是往教室里跑啊。可是爸爸為什么不留下幾秒鐘的時間,容我解釋呢?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了整整一下午。。..兒子的話像一道閃電穿過我的五臟六腑,讓我渾身頓時有一種觸電的感覺。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狹隘。客人走遠再關門,是一種善;留下幾秒鐘,聽對方把話說完,是一種善;在驕陽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紅燈二不搶行,是一種善;等對方先掛電話,是一種善;路面積水,司機把車速降下來,是一種善。..有些善,很小很小,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短短幾秒鐘的時間。然而,正是那短短的幾秒鐘,卻能在我們的心中氤氳起一份真情的感動。
自己去查閱一下青霉素的發明者和英國首相小時候之間的關系,你會驚異的發現他們的父母的不經意間的“善”導致了世界的重大變革,這篇素材希望能對你有啟發,我相信這素材只要你運用恰當 可以輕松得高分!!!!!!
2.關于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美的事例或名人名言
1、三毛: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2、張小嫻:
我沒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因為我知道,遇到了就應該感恩,路過了就需要釋懷。我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間,想起你。比如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句歌詞,一條馬路和無數個閉上眼睛的瞬間。
3、劉半農:
天上飄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發,教我如何不想她?
4、泰戈爾:
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打著傘,這就是愛情。
5、沈從文: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6、徐志摩:
我將于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3.議論文中善于發現美的正反面論證事例
發現是一種富有創造力的行為,一個善于發現的人,他有著良好的觀察與思考思考,所以說成功的秘訣就是善于發現。
200年前,當那個英國青年坐在果園里,看著蘋果從樹上掉到地上,并思考著它的原因時,歷史已經注定,他的理論將整個人類世界的未來影響。
魯班發現了小草的葉齒會劃破手指,于是鋸子誕生了;諸葛亮發現了天氣將要變化,于是巧借東風,火燒赤壁。
一切似乎都發生在剎那間,所有的靈感就在這一剎那涌出來,于是發明啊,理論啊,決策啊,都在這一剎那誕生了。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魯班不是長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能從小草聯想到鋸子嗎?如果諸葛亮不是從小就學習觀察氣候,他能有把握認定天氣會變嗎?
當有人嘲笑愛迪生做燈絲實驗失敗了1000次時,愛迪生說:“至少我已發現1000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一個善于發現的人,必須具備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在一次社會名流組織的宴席上,一個日本人突然對張作霖發難:“就問張大帥文武雙全,請即席賞幅字畫。”張作霖雖喜好字畫,但并不懂什么字畫。他也是個明白人,知道是日本人企圖刁難自己,于是他決定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待筆墨紙硯全部擺齊,只見張作霖大步跨到桌前,在鋪好的宣紙上大筆一揮寫下了個“虛”字,然后得意的落款:“張作霖手黑。”
此時,不僅幾個日本人摸不著頭腦,就連在場的許多中國人同樣是面面相覷,不解其中的意。張作霖身邊多年的秘書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連忙貼近張作霖耳邊低語:“您寫的‘墨’下少了個‘土’。”
只見他不慌不忙的拍了一下秘書的肩膀,然后大聲的訓斥秘書:“我還不曉得這‘墨’字下邊有個‘土’?知道我為什么少寫個‘土’字嗎?因為這是日本人要的東西,我這叫寸土不讓。”話音剛落,滿堂喝彩,那幾個等著看張作霖出丑的日本人反而被他的一番話捉弄的無所適從,最后不得不匆匆你離開了。
4.名人發現和發明的故事簡短
1、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里,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只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里,小羊總在她身旁…”
這項偉大的發明,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后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
2、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于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后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后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
1976年,愛迪生開始生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采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于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3、牛頓
牛頓一人在家中的果園中,由于邊走路邊思考問題,無意間撞到園中的蘋果樹,這時一個蘋果正好砸在牛頓的頭上。牛頓突然從問題中醒悟過來,撿起了蘋果,這時他又陷入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落到地上,而不是飄上天空。最終牛頓提出一個最簡單的現象產生的舉世定律:萬有引力。
4、萊昂納多·達·芬奇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么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么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杰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5、亞歷山大·貝爾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現在有那么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
貝爾并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里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擴展資料:
避雷針的發明:
歷史上關于避雷針的發明,有一段廣為人知的故事。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并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后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筑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筑物遭到雷擊的危險。
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由于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于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5.求 簡單是美的 論據(名言 或名人的故事)
[雅典娜]簡單是終極的復雜。—— 達.芬奇
簡單生活的麻煩在于,它是快樂的,豐富的,有創意的,卻一點也不簡單。——Doris Janzen Longacre
生命中最美好的東西是最近的:在你的鼻孔呼吸,在你的眼神,鮮花在你的腳下,在你的手的職責,權利的路徑前你。然后不掌握在明星,但生活中的平原,共同工作,因為它來了,肯定的是日常工作和日常面包是生命中最甜蜜的事情。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當你簡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將更加簡便;孤獨不會孤獨,貧窮不會貧窮,也不虛弱無力。 ?亨利大衛梭羅(梭羅)
一位女士對毛姆說:我和一位男士相處很久,可是不敢斷定,我是不是愛上了他.這位名作家對戀愛的考驗有非常獨特的看法,他說: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測驗你是否真正愛上他,你愿意不愿意用他的牙刷刷牙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麥當勞總公司看好中國臺灣市場。他們在正式進軍臺灣市場前,需要在當地培訓一批高級干部,于是進行公開的招考選擇。由于要求的標準很高,許多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沒有通過。
經過一再篩選,一位名叫韓定國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最后一輪面試前,麥當勞的總裁和韓定國談了三次,并且問了他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問題:“假如我們要你先去洗廁所,你愿意嗎?”
還未等他開口,一旁的韓太太便隨意答道:“我們家的廁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總裁十分高興,免去了最后的面試,當場決定錄用韓定國。
后來韓定國才知道,麥當勞訓練員工的第一堂課就是從洗廁所開始的,因為服務業的基本理論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從卑微的工作開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為尊”的道理。韓定國后來之所以能成為知名的企業家,就是因為他能高度珍惜的每一天的價值,從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么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它精辟地闡述了一個道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已故總理**就一貫提倡注重細節,他自己也是關照小事,成就大事的典范。
6.關于平凡之美的事例..要三個..最好是關于名人的故事
一個名人的3個故事不知道行不行 列寧的故事 1、從花瓶中學會了誠信 列寧是俄國十月革命的領導人,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創始人。
他從小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經常弄壞家里的東西。 列寧八歲那年,有一次母親帶著他到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
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后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 而小列寧因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說出實話會會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著大家大聲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親看他的表情,已經猜到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
因為這孩子特別淘氣,在家里經常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向來是主動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
于是,小列寧的媽媽就想:應該怎能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并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媽媽沒有這么做。
她認為,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后要勇于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于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出對自己行為的羞愧感。
從那以后,列寧的媽媽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著他。 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媽媽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著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
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聽說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他,說:“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向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
于是,小列寧馬上起床,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幾天后,小列寧收到了阿尼亞姑媽寄來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諒小列寧,還稱贊小列寧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列寧得到原諒后,十分高興,又像以前一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誠實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譴責。”
媽媽看著兒子會心的笑了 2、鈕扣 有一次,列寧發現人民委員會一個工作人員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顆鈕扣。列寧看到了,沒有出聲,走了過去。
碰巧第二天列寧又遇見了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還是沒有鈕扣。
到第三天也還是沒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寧才看到鈕扣縫上了。
“總算縫上了。”列寧很高興。
甚至連情緒都不知道為什么提高了。 那時是國內糧食特別困難的時候,城市和工人區都缺少糧食。
農村有糧食,但是農村里 ------ 的有錢人——富農把糧食藏起來了。 為了保證城市的糧食供應,往國內各地派出了糧食征集隊。
那位人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就是列寧想說他掉了鈕扣的那一位,也被推舉擔任一個糧食征集隊的隊長。 列寧猶豫不決。
人們對列寧說:“他是個能干的人。” “是個有功之人。”
“是個勤勉可靠的人。” 列寧想要提鈕扣的事,但沒有出聲。
那位工作人員帶了糧食征集隊出發了。 過了一段時間,列寧接到報告。
報告如此這般地說,那位工作人員不勝任工作,他不能 ------ 保證弄到糧食。不但如此,富農還把糧食征集隊收集的糧食給燒了。
“可是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人們向列寧報告說,“他沒有預先提防,漫不經心,沒 黃 有及時把糧食可靠地保護起來。” 也有一些人庇護這個糧食征集隊的隊長:“列寧同志,這是偶然事故。”
列寧聽著,他自己則在一張紙上畫著什么東西。別人頗感興趣:列寧在那里畫什么?往紙上一看,只見紙上畫著一顆鈕扣。
3、列寧怎樣作文 列寧在中學里學習,功課很好,各科成績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獎。他十七歲中學畢業的時候,還得了金質獎章。
老師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規定兩個星期交卷。許多同學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寫出來。
列寧不是這樣,老師指定了作文題,他當天就動手。他先擬好作文提綱,接著就打草稿。
他把打草稿的紙豎著對折一下,分成兩欄,在左邊一欄里打草稿,并且根據提綱的次序在草稿上標出號碼。在右邊一欄里,寫上許多引文,或者補充許多新的內容。
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據右邊一欄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寫在另外的紙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謄在作文本上。
列寧打草稿用鉛筆。他把鉛筆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筆劃很細,又清楚又整齊。
那個中學的校長就是列寧的語文老師。他常常稱贊列寧的作文成績好。
他對列寧的母親說,列寧作文肯用心思,考慮得很周密;寫的文章內容豐富,很明確,很簡潔。 雷峰的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命令.雷鋒忍著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為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侍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名人發現美的簡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