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音怎么拼拼音怎么拼啊
(1)"知、蚩、詩、日、資、雌、思”等字的韻母用i。
(2)韻母ㄦ寫成er,用做韻尾的時候寫成r。 (3)韻母ㄝ單用的時候寫成ê。
(4)i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i(衣), yɑ(呀), ye(耶), yɑo(腰),you(憂),yɑn(煙),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u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wu(烏), wɑ(蛙), wo(窩), wɑi(歪),wei(威),wɑn(彎),wen(溫),wɑnɡ(汪),wenɡ(翁)ü 行的韻母跟聲母j,q,x拼的時候,寫成ju(居),qu(區),xu(虛),ü上兩點也省略;但是跟聲母l,n拼的時候,仍然寫成lü(呂),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歸),lun(論)。 注:V只用來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寫體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書寫習慣. <<漢語拼音方案>>自1958年實施以來并沒有修改過拼音的寫法.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并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拼音的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拼音時要牢記普通話聲母和韻母的配合規律: 聲母n及零聲母與開口呼、齊齒呼、撮口呼都有拼合關系。
聲母f、g、k、h、zh、ch、r、z、c、s只同開口呼、合口呼相拼。 聲母j、x、q只同齊齒呼、撮口呼相拼。
聲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開口呼、合口呼韻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聲母都有拼合關系。
撮口呼韻母只同j、q、x、n、l及零聲母有拼合關系。 拼音時還要注意讀準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音值。
要讀聲母本音,不要念呼讀音(教學中,在聲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發出的音叫呼讀音);要把韻母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不要把韻頭、韻腹、韻尾分解開再臨時拼合;要看清調號,讀準調值。 常用的拼讀方法有以下幾種: 聲韻兩拼法——把韻母當作一個整體,拿來跟聲母相拼。
如:h-ào→(浩)。 聲母兩拼法——先找準聲母發音部位,擺好發音的架勢,然后一口氣念出韻母,拼成音節。
如:拼讀bā(巴),先閉上雙唇,憋住一口氣,擺好發b音的姿勢,然后一口念出a,成為音節。 三拼連讀法——是把帶介音的音節分析成聲、介、韻三個部件,拼音時連讀成一個音節。
如:q-i-áng→qiáng(強) 聲介合母和韻母連接法--是把聲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來,構成一個拼音部件,再同隨后的韻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
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采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一.書寫字母要規范: 1. 一律用印刷體小寫字母,不可摻雜手寫體。
2. 要安在四線三格上書寫字母的規定寫字母。 3. 拼寫人名、地名、國名及專有名詞時,第一個字母應當大寫,句子開頭的第一個字母也要大寫。
二.注意有些聲母、韻母不能拼寫在一起,聲母b p m f 能和 o 拼,不能和 uo 拼。 三.注意拼音規則: 1. bo po mo fo ;de te ne le ge ke he ;ji qi xi "知、吃、詩、日、資、雌、思"等七個音節的韻母用 i,即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2. 韻母"兒"寫成"er",用作韻尾時寫成"r"。
如:兒童(ér tóng), 3.y、w的使用: (1) 韻母表中i行的韻母,在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要用y 開頭。 (2) 韻母表中u行的韻母,在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要用w開頭。
(3) 韻母表中ü行的韻母,在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也要用y開頭。加y后,ü的兩點要省去。
4.省寫: (1) 韻母iou ,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優),ui(威),un(溫)。如:牛、歸、論 (2) ü和n、l以外的聲母相拼時都省去兩點。
四.注意標音位置: 1. 如果一個音節只有一個元音,聲調符號應標在元音上。 2. 如果有兩個元音,聲調符號就按a,o,e,i,u,ü的順序標記。
3. i,u兩個元音并列時,聲調標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 4. 調號恰巧標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點要省去。
5. 輕聲音節不標調。如:蘿卜、桌子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號: 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其他音節后面時,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用隔音符號(')隔開。
如:pí'ǎo(皮襖)。
2.拼音的拼音怎么寫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并用于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根據這套規范寫出的符號叫做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也是國際普遍承認的現代標準漢語拉丁轉寫標準。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過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用來拼寫中文。撰寫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法記錄其讀音。”
擴展資料
中國的漢語拼音運動是從清朝末年的切音字運動開始的。
鴉片戰爭以后,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挽救民族危亡和振興中華的熱情,激發著一些愛國知識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國的主張,梁啟超、沈學、盧戇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1923年8月,教育部召開國語統一籌備會,決議組織“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員和一些語言學者自動組織“數人會”,提出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
3.下拼音怎么拼寫
下,拼音:xià。
1. 位置在低處的,與“上”相對:~層。~款。
2. 等級低的:~級。~品。~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藝術,常與“陽春白雪”對舉)。
3. 方面,方位:兩~都同意。
4. 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卷。~次。~限。
5. 由高處往低處,降落:~山。~車。~馬。~達。
6. 使降落:~半旗。~棋。
7. 進入:~海。
8. 投送:~書。
9. 到規定時間結束日常工作或學習:~班。~課。
10. 謙辭:在~。~官。
11. 頒布:~令。
12. 攻克:攻~。
13. 卸掉:~貨。把他的槍~了。
14. 用,投入精力:~工夫。
15. 退讓:爭執不~。
16. 做出判斷:~結論。
17. 量詞,指動作次數:打三~。
18. 用在名詞后邊(?表示在里面,如“心~”、“言~”;?表示當某個時節,如“節~”、“年~”)。
19. 用在動詞后邊(?表示關系,如“教導~”、“培養~”;?表示完成或結果,如“打~基礎”;?與“來”、“去”連用表示趨向或繼續,如“走~去”、“停~來”)。
20. 少于:不~二百人。
21. 動物生產:雞~蛋。
4.它們拼音怎么拼寫
它們拼音:tā men
用法:人稱代詞。通用的第三人稱代詞“其2113”與“之”。
意思:
(1)稱不止一個的5261事物。
(2)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4102她”“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造句:這些衣服暫時不穿,把它們收起來吧。
擴展資料:
它們的近義詞:
1、他們
拼音:tā men
意思:人稱代詞。稱自己和1653對方以外的若干人。
造句:版他權們是一個地方來的人。
2、她們
拼音:tā men
意思:在書面上,若干人全是女性使用“她們”;有男有女時用“他們”。
造句:她們喜歡一起去逛街。
5.拼音怎么拼拼音怎么拼啊
(1)"知、蚩、詩、日、資、雌、思”等字的韻母用i。
(2)韻母ㄦ寫成er,用做韻尾的時候寫成r。 (3)韻母ㄝ單用的時候寫成ê。
(4)i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yi(衣), yɑ(呀), ye(耶), yɑo(腰),you(憂),yɑn(煙),yin(因),yɑnɡ(央),yinɡ(英),yonɡ(雍)。u 行的韻母,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寫成wu(烏), wɑ(蛙), wo(窩), wɑi(歪),wei(威),wɑn(彎),wen(溫),wɑnɡ(汪),wenɡ(翁)ü 行的韻母跟聲母j,q,x拼的時候,寫成ju(居),qu(區),xu(虛),ü上兩點也省略;但是跟聲母l,n拼的時候,仍然寫成lü(呂),nü(女)。
(5)iou,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ui,un,例如niu(牛),ɡui(歸),lun(論)。 注:V只用來拼寫外來語,少數民族語言和方言. 字母的手寫體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書寫習慣. <<漢語拼音方案>>自1958年實施以來并沒有修改過拼音的寫法.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普通話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并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
拼音的要領是:“前音(聲母)輕短后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拼音時要牢記普通話聲母和韻母的配合規律: 聲母n及零聲母與開口呼、齊齒呼、撮口呼都有拼合關系。
聲母f、g、k、h、zh、ch、r、z、c、s只同開口呼、合口呼相拼。 聲母j、x、q只同齊齒呼、撮口呼相拼。
聲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開口呼、合口呼韻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聲母都有拼合關系。
撮口呼韻母只同j、q、x、n、l及零聲母有拼合關系。 拼音時還要注意讀準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音值。
要讀聲母本音,不要念呼讀音(教學中,在聲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發出的音叫呼讀音);要把韻母作為一個整體來讀,不要把韻頭、韻腹、韻尾分解開再臨時拼合;要看清調號,讀準調值。 常用的拼讀方法有以下幾種: 聲韻兩拼法——把韻母當作一個整體,拿來跟聲母相拼。
如:h-ào→(浩)。 聲母兩拼法——先找準聲母發音部位,擺好發音的架勢,然后一口氣念出韻母,拼成音節。
如:拼讀bā(巴),先閉上雙唇,憋住一口氣,擺好發b音的姿勢,然后一口念出a,成為音節。 三拼連讀法——是把帶介音的音節分析成聲、介、韻三個部件,拼音時連讀成一個音節。
如:q-i-áng→qiáng(強) 聲介合母和韻母連接法--是把聲母和介音(介母)拼合起來,構成一個拼音部件,再同隨后的韻母相拼。如:gu-āng→guāng(光)。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注,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
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公布該方案。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ISO 7098(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華人地區如新加坡在漢語教學中采用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拼寫規則 一.書寫字母要規范: 1. 一律用印刷體小寫字母,不可摻雜手寫體。
2. 要安在四線三格上書寫字母的規定寫字母。 3. 拼寫人名、地名、國名及專有名詞時,第一個字母應當大寫,句子開頭的第一個字母也要大寫。
二.注意有些聲母、韻母不能拼寫在一起,聲母b p m f 能和 o 拼,不能和 uo 拼。 三.注意拼音規則: 1. bo po mo fo ;de te ne le ge ke he ;ji qi xi "知、吃、詩、日、資、雌、思"等七個音節的韻母用 i,即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2. 韻母"兒"寫成"er",用作韻尾時寫成"r"。
如:兒童(ér tóng), 3.y、w的使用: (1) 韻母表中i行的韻母,在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要用y 開頭。 (2) 韻母表中u行的韻母,在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要用w開頭。
(3) 韻母表中ü行的韻母,在前面沒有聲母的時候,也要用y開頭。加y后,ü的兩點要省去。
4.省寫: (1) 韻母iou ,uei,uen前面加聲母的時候,寫成iu(優),ui(威),un(溫)。如:牛、歸、論 (2) ü和n、l以外的聲母相拼時都省去兩點。
四.注意標音位置: 1. 如果一個音節只有一個元音,聲調符號應標在元音上。 2. 如果有兩個元音,聲調符號就按a,o,e,i,u,ü的順序標記。
3. i,u兩個元音并列時,聲調標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 4. 調號恰巧標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點要省去。
5. 輕聲音節不標調。如:蘿卜、桌子 五.注意使用隔音符號: 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其他音節后面時,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用隔音符號(')隔開。
如:pí'ǎo(皮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