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奧巴馬小時候有哪些勵志的故事
美國公立中小學開學第一天,美國總統奧巴馬計劃在演講中告訴學生們好好學習、勤洗手,并且記住J·K羅琳的《哈利·波特》手稿被拒絕了12次才最終出版。據《中國日報》報道
小時候也常感到孤獨不自信
根據已經公布的演講稿,奧巴馬通過自己的成長經歷來強調勤奮、責任與恒心,鼓勵學生堅持不懈追求夢想,并告誡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奧巴馬在講稿中談到兩段難忘的親身經歷——兩歲的時候父親回到了肯尼亞,以及母親對他的管教。“小時候我在馬來西亞待過一段時間,我的母親沒錢送我去當地美國人通常去的學校,她決定自己給我補課,周一到周五早上4點30分我就要起床。那段時間我常常趴在餐桌上睡著,每次我抱怨的時候,母親就說,‘我也沒有野餐吃可我從不抱怨,調皮鬼。’”他說,家庭環境絕不是拖延家庭作業或者態度不端正的借口。
另外,奧巴馬還引用英國著名作家、《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作者J.K.羅琳的故事來告訴孩子們要不懼挫折。“羅琳的第一部《哈利·波特》曾被出版商拒絕了12次才得以出版……我也常常會有感到孤獨、不自信的時候……不要讓失敗成為你人生的最終定義,你應該從中汲取教訓,下次你一定會變得不一樣,”演講稿中這樣說道,“要下決心做好每件事……這里是美國,你們可以自己書寫命運,未來掌握在你們自己的手里。”
在演講稿的結尾部分,奧巴馬還勉勵學生們要擁有高遠的目標,如成為作家、發明家、大法官,甚至是美國總統。最后,奧巴馬不忘號召孩子們:“我希望你們勤洗手……那樣我們可以遠離秋冬季節流感的威脅。”
家長擔心是政治演講而抗議
奧巴馬計劃于當天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一所學校發表這次演講,這將是奧巴馬首次直接面對美國的中小學生講話。美國白宮網站和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都將進行現場直播。不過,此次演講還未開始卻已經招來一大片抗議聲。原來,美國教育部長在一周前致信全美各學校校長,敦促學校號召學生觀看演講直播,不料,這一舉動立即遭到學校和學生家長的強烈反對。美國教育部此前建議學生以“如何幫助總統”為主題寫信的主張也同樣遭批。
反對人士稱,奧巴馬政府這是在借機向學生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一位孩子的母親在接受CNN采訪時甚至流下眼淚,稱害怕奧巴馬的演講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白宮提前公布演講內容意在告訴家長,奧巴馬只是要勉勵學生努力學習,確定人生目標。
“你可能成為一個作家,出版書籍或在報紙發表文章——但不交語文作業的話你可能不會知道這一點。你可能是個創新能手或者發明家,能發明下一代iPhone或新藥,但不做實驗你可能不清楚你的潛能。你可能會是個好市長、參議員甚至首席大法官,但不加入學生會組織及辯論賽你就發現不了這一點。”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發揮你的天賦、技能和才智,幫助我們解決最困難的問題。如果不這樣做,如果你放棄了學習,那么你不僅放棄了你自己,也是放棄了你的國家。”
“我想起了加州的安東尼·舒爾茨,他三歲起就與腦癌對抗,經歷各種治療記憶受損,做家庭作業要比別人多花幾百個小時,但他從未落后,而且這個學期他將進入大學。還有來自芝加哥的珊蒂·史蒂夫,很多收養她的家庭先后拋棄了她,她還是在當地一個健康中心找到了工作。所以你們每個人都要設立一個目標,并盡一切力量實現它。”
2.奧巴馬成長小故事
美國總統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和首位非洲裔總統。1983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文學學士之后,奧巴馬在國際商務公司工作了一年,于1985年成為芝加哥一名年薪僅1.3萬美元的社區組織者,負責與芝加哥教會合作搞慈善活動。在芝加哥當了3年義工后,奧巴馬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習,1991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后,回到芝加哥專門從事民權訴訟,開始了多年的“窮人daili人”生涯。
1996年,奧巴馬憑借其社區工作經驗和這些工作給他帶來的社會影響,從芝加哥第13區被選入伊利諾伊州議會。2004年10月,他高票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五位非洲裔參議員。2007年2月,在國會100名參議員中排名僅第98位的奧巴馬宣布競選2008年總統,并獲大勝。
奧巴馬的成功既源于美國社會的歷史格局,也源于他真正深入聯系民眾,即中國式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獲得學士學位后,奧巴馬本來有很體面的工作機會和優厚薪水,但他不為眼前利益所動,毅然投身社區,從一名義工做起。也正是這幾年社區工作的經歷,讓奧巴馬深刻理解了美國的底層社會和民眾,培養了一種親民思維。
【點評】今天的中國青年,應該借鑒奧巴馬的成功之道,敢于和樂于把自己與民眾的命運連起來,讓自己肩負起更多的歷史責任。一個沒有悲天憫人情懷、時刻只顧個人利益的功利主義者,注定不能成為真正的社會精英。
【適用話題】社會責任感;關注弱勢群體;奉獻;人生價值;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3.美國著名總統的小故事
這是關于二戰時期美國著名總統羅斯福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勵志小故事,很是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
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
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后,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并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后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后,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
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么。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4.求一位美國總統的勵志故事.
一個吻成就一個美國總統
查里·羅斯在讀高中畢業班時是最受老師寵愛的學生。他的英文老師是蒂莉·布郎小姐,年輕、漂亮、富有吸引力。
大家都知道查里頗得布郎小姐的青睞,由于布郎是校園里最受歡迎的教師,這就給查里心理上帶來許多壓力。查里必須勤奮學習以捍衛“老師的 寶貝”這一稱號,他得比其他同學多讀多學一點才成。盡管如此,別人還是在背后取笑他,他們說,查里將來若不成為一個人物,布郎小姐是不會原諒他的。
查里后來真的成了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這大概與畢業典禮上發生的事密切相關。畢業祝詞完畢后,開始發畢業證書。當查里走上講臺去領取畢業證書的時候,受人愛戴的布郎小姐站起來身來,出人意外的當眾吻了查里!
不錯,查里作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致告別辭,他也曾經擔任過學生年刊的主編,他也曾是“老師的寶貝”,但這足以使他獲得如此之高的榮耀嗎?
畢業典禮之后,人們本以為會發生哄笑、囂叫、騷動、結果呢?卻是一片靜默和沮喪。許多畢業生對布郎小姐的做法感到憤恨,有幾個男孩子包 圍了布郎小姐,為首的男孩質問老師為什么明顯冷落了別的學生?她并沒有驚慌,她說查里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她的賞識的,如果其他人有出色表現,她也會吻他們的,她不會食言。
如果這番話使別的男孩感到好受些,它卻使查里感到更大的壓力。他已經引起了別人的妒忌,更成了少數壞學生的攻擊目標。他決心要在畢業后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值得老師的一吻。
畢業后的幾年內,他異常的勤奮。先進入了報界,后來終于大出風頭,他被亨利·杜魯門總統親自任命為白宮負責出版事務的首席秘書。查里就 職后的第一項使命就是接通密蘇里洲獨立城布郎小姐的電話。查里向她轉述了美國總統的問話:“您還記得我未曾獲得的那個吻嗎?我現在所做的能夠得到您的評價 嗎?”
原來在1901年的畢業典禮上帶領一群男孩包圍老師,并告訴她自己受到冷落的男孩,正是亨利·杜魯門本人。
5.美國著名總統的小故事
這是關于二戰時期美國著名總統羅斯福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勵志小故事,很是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一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很少與同學們游戲或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一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但看到兄妹們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點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后,再也沒去搭理它。
幾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妹們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歡的禮物,并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后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后,小男孩慢慢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顆小樹。當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里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么。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顆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一名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也許那樹是那樣的平凡、不起眼;也許那樹是如此的瘦小,甚至還有些枯萎,但只要有這養料的澆灌,它就能長得枝繁葉茂,甚至長成參天大樹。
6.關于奧巴馬小時候的故事
小學時的奧巴馬資質平平,并不是班里最優秀的學生。從小學五年級直至高中畢業,他始終是老師眼中的B等生。雖然并不為老師“重視”,但奧巴馬卻受到了同學們的“重點照顧”。
從入學第一天起,他就要忍受同學如潮的譏諷和嘲笑,在別人眼中,奧巴馬是個不折不扣的怪胎,那個洋溢著“非洲屌絲”氣質的名字成了同學們攻擊奧巴馬的“常規武器”。有些同學甚至模仿猴子的叫聲來侮辱他,“問候”奧巴馬的父親,稱他是食人族。
奧巴馬對此的回應也充滿了孩子氣,詐稱自己的爸爸是非洲某部落酋長的兒子。
擴展資料:
奧巴馬家規的故事
美國總統奧巴馬給自己兩個女兒設立了8條家規:
1,不能有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
2,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沖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凈。
5,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
7,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
8,不準追星。
奧巴馬的家規看似簡單、瑣碎,但操作性極強,每一條都蘊含著深刻含義,體現了一個父親的良苦用心。他希望通過這些家規,把女兒培養成能自立、有教養、負責任、講道理、愛勞動、不慕虛榮、起居有節的人。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奧巴馬的家規就從培養習慣入手。小孩子是一張白紙。教他什么就學什么,培養成好的習慣就使他終生受益,奧巴馬的家規,并不比別的家規要高明,也沒有培養天才兒童的跡象,但他的每一條家規都是在圍繞著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
譬如第二條“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就是在培養孩子做事認真的習慣,“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有了認真習慣,就沒有什么事情是千不好的。再如第六條“每逢生日或是圣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則是為了培養孩子生活儉樸的習慣。
奧巴馬自己就是從艱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深知一個人如果有了生活儉樸的習慣,在無論怎樣困難的生活環境中都能存活、立足、發展。作為一個平民總統,自己也許不能給孩子留下多少財富,但是,從小刻意養成的生活儉樸習慣就是留給她們的最好遺產。
奧巴馬的家規還有一個特點是難易適度。他的8條家規,難度都不大,花費時間也不多,對孩子沒多大壓力,有些項目在嘻嘻哈哈的玩鬧中就完成了,個別項目稍微需要努力,也是屬于跳起來摘桃子那種難度。
這樣就很容易得到孩子們的配合,使她們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養成良好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素質,成為一個有教養、有禮貌、有愛心、有責任感的好孩子。
奧巴馬的家規第三個特點是引導與強制相結合。人都是有惰性的,更不要說一個孩子了,不論是國法還是家規都必須有一定的強制性,不容商量,必須執行,否則就是一紙空文。
因而,奧巴馬的家規里就有“一定”、“不準”、“準時”等強制性字眼,像“不準追星”,那就是必須遵守的。同時,針對孩子的特點,奧巴馬的家規還有引導的一面,通過精神或物質獎勵,使孩子們追求真善美的東西,譬如“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