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對吸煙行為進行干預
控制吸煙方法很多,但通常使用單一方法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綜合應用各種干預措施被公認為是最有效的。到目前為止,可供戒煙的干預措施包括下述方面:
一、制定并實施控煙法規
通過法規控制煙草危害被發達國家的實踐所證明。2003年5月通過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已有85個國家簽約,我國也于2003年11月正式簽署該公約。同時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控煙法律和法規。如民航班機和一些公共場所嚴禁吸煙,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煙等。這對于禁煙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二、提高煙稅
研究發現煙價上升10%可以降低4%的需求,所以提高煙稅對于減低消費有很明顯的作用,即使對于高收入者也能起到減少消費的作用,對低收入者來說,效果會更好。
同時,增加的煙草稅收還可以被用來投入到其他社會福利事業當中,對于推動國家的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
三、加強健康教育,開展針對個體和群體的控煙行為干預
普及煙草危害健康知識,提高公眾自覺抵制吸煙的意識,是干預的第一步。
利用藥物戒煙法如尼古本替代療法,非尼古丁藥物治療(丁普酮等)幫助吸煙者戒煙。
設計戒煙計劃,協助個體成功戒除煙癮。如針灸戒煙法,五日戒煙法,五“A”戒煙法等。
2.如何對患者戒煙評估
(1) 評估 ① 記錄吸煙的狀況:不吸煙、曾經吸煙或當前吸煙(因為復吸 率高,包括近6個月內的戒煙患者),明確吸煙量(包/日)和吸煙持 續時間(年數),評估使用雪茄、煙斗、咀嚼煙草以及吸二手煙的 情況。
② 評估社會心理學等混淆因素。 ③ 如果吸煙者在前6個月已經考慮戒煙,通過詢問,決定做好 戒煙的準備。
一如果仍未打算戒煙(反思前期),要堅持勸說,讓其有戒煙 的想法,并計劃將來回訪時再次詢問其戒煙打算。 一如有戒煙打算(沉思期),進入以下干預程序。
④ 正在戒煙:在戒煙的前2周,每一次的隨訪都要觀察當前的 狀態,其后定期回訪至少持續6個月。 (2) 干預手段:當肯定做好了改變的準備,要幫助吸煙者確立 一個戒煙日,并選擇適當的治療策略(準備)。
① 最低限度 a。 由工作人員進行個體化的宣教和咨詢服務,發給輔助自學 資料。
b。 鼓勵醫生、工作人員和家庭成員給予支持。
c?預防復吸。 ② 理想狀況 a?由小組和(或)用個體咨詢的方式,提供正式的戒煙項目。
b。如果需要,與初級保健醫生合作,給予藥物支持。
c?如果愿意,提供輔助治療方案(例如針灸、催眠等)。 d?通過回訪或電話聯系的方式至少隨訪6?12個月。
(3) 預期效果 ①短期效果:從患者已開始表達戒煙決定,證明已經做好 改變的準備(思考期)而未決定戒煙的具體日期(準備階段); 隨后,患者將放棄吸煙和不使用一切煙草產品(行動期);對所 開藥物治療依從;執行推薦的方法;一旦復吸盡快重新開始戒 煙計劃。 ②長期效果:戒煙之日起12個月時達到完全戒煙和不使用煙 草產品。
3.對吸煙行為干預有什么意義
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影響因素 吸煙是一個很復雜的心理、社會行為。
吸煙行為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漸進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準備階段、嘗試階段、試驗階段和常吸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對其產生的影響的因素很多,包括性別、年齡,對煙草危害的認識,朋友或家庭成員中有吸煙者,以及煙草廣告的促銷活動的影響等。這些因素大體可分為個人特征和社會環境因素。
(一)、個人特征因素 影響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個人特征因素包括性別、年齡、心理狀態、個人特征和個人健康意識等。 性別在吸煙行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雖然在西方的一些國家中,女性吸煙率幾乎達到與男性相同的程度,但在發展中國家,盡管女性吸煙處于持續上升趨勢,吸煙人群主要是男性。
吸煙與應激有一定的聯系,男性遇到不順時主要的應激方式是沉默,壓抑。而且在女性思潮解放前香煙宣傳是男性,女性思潮解放后煙草宣傳轉向了女性。
再者,社會錯誤的認知,人們總傾向于把男性吸煙行為視為正常,而對于女性吸煙行為則視為不符合其身份。所以男性的吸煙率比女性的吸煙率要高。
即性別對吸煙有影響。 青少年時期是心理成長的關鍵期,具有強烈的叛逆心理、渴望獨立,又有很強的集體意識;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很強的模仿和學習能力,又不具備充分的判斷能力。
在青少年時期,如果他們心中有一個典型的吸煙形象則他們就很有可能吸煙。同時青少年時期由于生理心理機制的發展使青少年面臨著諸的多煩惱,當面臨這些負面情緒時吸煙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再者青少年不具備充分的判斷能力,盲目的推崇吸煙行為,模仿吸煙行為。 青少年的認知也對吸煙行為有影響,理性行為理論認為,影響行為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們是否打算采取這種行為,而決定是否采取行為的最直接因素是個人對這種行為的態度和主觀行為規范。
當個人對行為的結果有正面的評價時,對這種行為就會有積極的態度。相反,當他對行為的結果有負面評價時,對這種行為就不會有積極的態度。
許多研究表明,由于對吸煙的危害缺乏足夠的了解,對吸煙持支持態度,認為吸煙代表著成熟、獨立、性感、健康,或者認為吸煙使人更加社會化以及可以緩解壓力等好處都是開始吸煙的危險因素。在女性吸煙者中認為吸煙可以控制體重者占很大的比例,并且與控制體重的行為如節食,有顯著關系。
(二)、社會環境因素 影響青少年吸煙的社會環境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媒介影響,家庭影響、朋友影響、社會風氣以及政策法規的影響。 煙草廣告與促銷活動在青少年吸煙行為習性形成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煙草廣告中經常會把吸煙的行為被當作是一種老練且具有男子氣概的行為。
在廣告中香煙通常會有一個情景即出現在各種休閑場景的醇和形象,例如和朋友一起玩紙牌的場合或是出現在年輕人充滿活力的聚會。某些電影中演員明星的吸煙鏡頭,認為是吸煙時髦、瀟灑。
青少年在這個這個時期是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學歷能力,而且又不具備充分的判斷能力,對于媒體的廣告宣傳青少年盲目的追求,嘗試著去吸煙。 吸煙往往開始于不良的風氣,不吸煙者與初吸煙者或者真正吸煙者接觸之后,也會嘗試著吸煙。
青少年70%以上的煙都是當著同伴的面抽的,一旦他們開始吸煙,就將容易被吸煙的同伴團體所接受。同伴或家庭成員將吸煙的危害淡化從而鼓勵吸煙行為。
如果家庭成員有人吸煙,那青少年的吸煙可能性就更大。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員和朋友中有吸煙者的青少年與家庭成員和朋友中無吸煙者的少年相比,其吸煙的可能性增加到1.89倍。
可見同伴和家庭的因素對青少年吸煙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中國,吸煙已經成為社交場合中幾乎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朋友見面相互敬煙的做法已經嚴重的影響了青少年。有相當比例的青少年認為吸煙是拉近彼此的距離,使人容易相處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青少年嘗試吸煙率也明顯高于其他學生。
禁煙政策也對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在有禁止向青少年售煙的地方法規的城市中的青少年明顯不容易成為吸煙者。研究表明只有對煙草的促銷活動和廣告進行全面禁止時才能降低吸煙率,而不太嚴格的法規只有很小的作用或完全沒作用。
總之吸煙行為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社會行為。對青少年的吸煙行為只有針對產生吸煙行為的原因找出干預的措施,才能做出干預。
三、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干預 影響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個人特征、社會環境等。所以在建立其干預方案時應從影響吸煙行為的因素出發。
(一)健康教育模式 該模式在我國研究和開展最多。它將預防和干預的重點放在吸煙對健康的長期負面影響上,強調提高學生對吸煙危害的認識,從健康教育的角度來控制青少年的吸煙行為。
吸煙的青少年對吸煙與健康知識方面的掌握程度明顯低于不吸煙者,而對吸煙與健康知識的掌握狀況則與吸煙行為密切相關。學校通過開展一些知識講座等健康教育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控煙和干預。
單純健康教育方式對控制青少年吸煙行為基本無效或收效甚微,最重要的是轉變學生對待吸煙的態度行為。只有做到這樣,干預才能有效。
(二)。
4.空間說說以成功戒煙
對于沒有成癮或煙草依賴程度較低的吸煙者,可以憑毅力戒煙,但經常需要給予簡短的戒煙建議,并激發其戒煙動機;對于煙草依賴程度較高者,往往需要給予更強的戒煙干預才能最終成功戒煙。
戒煙勸誡研究顯示, 沒有接受過治療的吸煙者每年戒煙的平均比例大約為2%,而臨床醫生簡短的建議就會使戒煙6個月或6個月以上的人增加2%。藥物治療2008年5月,在參考了8000多篇文獻的基礎上,美國公共衛生署頒布了有關煙草使用和依賴治療的新版臨床實踐指南。
該指南推薦了7種能夠有效增加長期戒煙效果的一線臨床戒煙用藥,包括5種尼古丁替代療法(nicotine replacement therapy,NRT)的戒煙藥(尼古丁咀嚼膠、尼古丁吸入劑、尼古丁口含片、尼古丁鼻噴劑和尼古丁貼劑)和2種非尼古丁類戒煙藥(酒石酸伐尼克蘭片和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指南還推薦了2種二線戒煙藥物,為可樂定和去甲替林,目前這兩種藥在臨床上很少應用。
目前我國已被批準使用的戒煙藥物有:處方藥:伐尼克蘭(酒石酸伐尼克蘭片)、鹽酸安非他酮非處方藥: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咀嚼膠尼古丁替代療法通過向人體提供尼古丁以代替或部分代替從煙草中獲得的尼古丁,從而減輕尼古丁戒斷癥狀,如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易怒、情緒低落等。NRT類藥物輔助戒煙安全有效,可使長期戒煙的可能性加倍,雖然并不能完全消除戒斷癥狀,但可以不同程度地減輕戒煙者戒煙過程中的不適。
伐尼克蘭(酒石酸伐尼克蘭片)是一種新型非尼古丁類戒煙藥物,在2006年已被美國FDA批準上市用于成人戒煙,推薦吸煙者使用的證據等級為A。在2009年發表的一項由中國、新加坡和泰國共15個中心參加的臨床研究中,伐尼克蘭戒煙療效顯著優于安慰劑,主要療效終點第9~12周(包括第12周)經CO測量證實的4周持續戒煙率,伐尼克蘭治療組(50.3%)顯著高于安慰劑組(31.6%)(P=0.0003)。
關鍵及其他次要療效指標在伐尼克蘭組和安慰劑組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4] 鹽酸安非他酮(緩釋片)是第一種可有效幫助吸煙者戒煙的非尼古丁類戒煙藥物,1997年被用于戒煙,推薦吸煙者使用的證據等級為A。
鹽酸安非他酮是一種具有多巴胺能和去甲腎上腺素能的抗抑郁劑,作用機制可能包括抑制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的重攝取以及阻斷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鹽酸安非他酮為口服藥,劑量為150mg/片,至少在戒煙前1周開始服用,療程為7~12周。
副作用有口干、易激惹、失眠、頭痛和眩暈等。癲癇患者、厭食癥或不正常食欲旺盛者、現服用含有安非他酮成分藥物者或在近14天內服用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者禁用。
對于尼古丁嚴重依賴的吸煙者,聯合應用NRT類藥物可使戒煙效果增加。鹽酸安非他酮為處方藥,長期(>5月)戒煙率為安慰劑組的2倍。
聯合使用一線藥物已被證實是一種有效的戒煙治療方法,可提高戒斷率。有效的聯合藥物治療包括:(1)長程尼古丁貼片(>14周)+其他NRT類藥物(如咀嚼膠和鼻噴劑);(2)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吸入劑;(3)尼古丁貼片+鹽酸安非他酮(證據等級為A)。
在戒煙治療的過程中,NRT類藥物、伐尼克蘭(酒石酸伐尼克蘭片)、鹽酸安非他酮是經常使用的藥物。在戒煙的健康獲益方面,這些藥物是能夠挽救生命的有效治療手段,配合行為干預療法會提高戒煙成功率,但單獨使用戒煙藥物仍然是有效的。
吸煙常常被錯誤地視為單純的個人選擇,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充分認識到了吸煙的健康危害后,多數吸煙者都有戒煙的意愿,但往往因為尼古丁的成癮性而難以戒除。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同時使用戒煙藥物治療及戒煙勸導和咨詢措施。戒煙咨詢及戒煙熱線戒煙咨詢(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聯合使用)是一種有效的戒煙方法,在給患者使用戒煙藥物的同時給予咨詢或是在進行咨詢時給予藥物輔助治療都會使戒煙效果明顯改善。
[5] 因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有戒煙意愿的吸煙者應盡量聯合使用戒煙咨詢和藥物治療。顯示的是一些常用的咨詢技巧:解決問題/技巧訓練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支持的方法。
這些方法主要用于簡短的戒煙干預治療,同時是戒煙強化治療的基礎,戒煙熱線是一種有效的戒煙治療方法。臨床戒煙的具體實施煙草依賴具有慢性及高復發性的特點,醫生需要不斷努力,鼓勵患者進行戒煙嘗試。
在進行戒煙治療之前,醫生應首先了解戒煙者戒煙的通常模式,包括思考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復吸期。Prochaska和Diclemente采用該模式描述了戒煙過程的一系列階段,在不同階段吸煙者對戒煙的看法和認識是不同的,所以對處在不同階段的吸煙者應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
[6] 在這一模式中,處于思考前期的吸煙者不想戒煙;隨著對吸煙危害認識的增加,吸煙者會進入思考期,這一階段的吸煙者往往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認識到應該戒煙,另一方面仍與煙難以割舍;經過長期的思考,吸煙者將進入準備期,處于準備階段的吸煙者開始計劃戒煙;接著他們把戒煙付諸實施,即進入了行動期;緊隨著行動期的是維持期,在這一階段戒煙的行為得到鞏固;如果這種鞏固不能維持下去,吸煙者將進入復吸期,再次回到思考期或思考前期。
5.對于吸煙的人提倡戒煙么
香煙中含有大約12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對人體有危害作用的就有130多種,主要以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及其他致癌物質對人體損害最大。尼古丁刺激人腦神經,會使人上癮,同時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而加重心臟負擔,增加患心臟病的危險;焦油刺激氣管,導致支氣管炎、肺炎及肺氣腫,同時又可誘發肺癌;一氧化碳妨礙氧氣的輸送,使人缺氧而致運動力下降,加速衰老,其他致癌物質也可導致多種癌癥發生,戒煙有以下幾方面好處:
①戒煙可增壽。研究表明,包括肺癌和其他癌癥、心臟病、中風及肺部其他疾病在內的25種危及生命和健康的疾病與吸煙都有著密切的關系,近年來,我國肺癌死亡率每年以45%的速度上升,吸煙是一個重要的誘因。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流行于世界的吸煙趨勢得不到遏制,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由于吸煙誘發疾病而死亡的人數將高達1000萬。
②戒煙能拯救大腦。這主要是尼古丁等有害物質刺激大腦,使腦血管硬化,發生痙攣性收縮,大腦功能受到影響。吸煙還可引發腦部病變,吸煙數量越大,患彌散性大腦皮質萎縮的可能就越大,患者表現為智能衰退,伴有偏癱和癲癇發作。
③戒煙可使人變得更美麗。吸煙會使皮膚里的某些基因過于活躍,產生過多的蛋白質MMP-1蛋白質,這種蛋白質能降解真皮里的膠原質,使皮膚松弛并起皺,其中尤以嘴角和眼角產生的速度最快、程度最嚴重,并且皮膚易帶一種病態的灰白色。告別煙害,將會使人煥發容光,重塑形象。
解說:
戒煙的好處如下:
■改善血液循環。
■減少或根治過敏癥(吸煙者患過敏癥的人數超過不吸煙者三倍)。
■戒煙成功后數月內可減輕慢性氣管炎的癥狀。有慢性氣管炎者吸煙會降低肺部的活動能量,和抵抗感染的能力,并走向肺氣腫。
■可以減少蛀齒,增進牙齒健康。吸煙者有蛀齒病和牙周炎癥的患病率超過不吸煙者三倍。
■降低食道癌患病率五倍。
■降低腎臟癌發病率50%(即減半)。
■減少頭痛的犯病率及疼痛度。
■不吸煙的婦女在月經期間會減少不適感。
■減低骨質疏松病發生的機率。
■增加肺部和吸呼能量。
■增加女性50%的懷孕機會50%。
■增加新生嬰兒的安全、健康和重量。
■大量減少患肺癌和氣喘病的機會。
■徹底消除了家人吸二手煙的損害。
■改善味覺、嗅覺和視覺(使更能享受人生樂趣,更加健康)。
以上所提各種好處都只限于健康方面。在戒煙成功后,吸煙有害健康之外的其他壞處也一并消除,這真是利己利人,善莫大焉!
6.如何讓吸煙的人徹底戒煙
戒煙新療法是戒掉導致各種疾病的吸食尼古丁的習慣,從而達到治療有吸煙所引起的各種疾病的一種心理自控方法。
1、意志法
戒掉吸煙,抑制起著決定作用,但完全靠意志戒煙也不實際,如果你決定戒煙,需將意志和不抽煙的環境結合起來才有效。
2、厭惡法
買幾包不想抽的煙,在最不想抽的時候,強迫自己抽,直到對煙惡心為止。在患感冒或消化道疾病時對香煙常產生一種生理上的自然厭惡,此時戒煙效果顯著。
3、恐懼法
多了解吸煙有害的書籍、廣播和資料,從而產生恐懼,增強在心理和情緒上戒煙的動力。
4、代償法
當想抽煙時,用別的東西代償,轉移興趣的方向,如口香糖,瓜子等。
5、戒煙反應對付法
頭暈時洗臉、淋浴;嘴里難受時漱口;喉嚨干時喝茶、咖啡;實在想抽時刁煙斗、嚼口香糖;焦慮胸悶時作10次深呼吸;感到無聊時聽音樂、深呼吸;疲倦時深呼吸、休息;失眠時喝牛奶、放松身體;等車等人時吃瓜子、嚼口香糖;參加宴會時避免和抽煙的人攀談;談話時喝茶、喝咖啡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吸煙者進行簡短戒煙干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