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樓夢中寶釵的評價與理解 200字左右
從《紅樓夢》對薛寶釵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寶釵形像,是封建社會中一位典型的標準的淑女。
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現為她是封建禮教忠誠的信仰者、自覺的執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薛寶釵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圓滑世故,即很會做人和處世。
在賈府這個派系復雜、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另一方面,她又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著一種親切自然、合宜得體的關系.寶釵的房間同她的內心是相互映照的,襯托出她冷眼看塵世的姿態,并且和她的詞作“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是相互呼應的,這樣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么隨時從分、頗有人緣的薛寶釵會做出《螃蟹詠》這種憤世嫉俗的詩詞來。她雖然可以容忍人世間種種的不合理,但并不表示她內心也認同,她有她的堅持和原則。
當然,她自覺不自覺的維護逢迎核心人物的歡心,是要特別值得指出的,這也是她的人情世故的策略。她最常去的是王夫人的房間,不管長輩做錯了,心有戚戚焉,她都要一番說辭,積極的消除長輩心中的顧慮。
作者塑造薛寶釵這個形像,絕非僅僅寫出一個沽名釣譽的國賊祿鬼和八面玲瓏的勢利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個虛偽奸隱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個標準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寶釵這個形像中,寄托著作者復雜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贊美這位美麗少女的聰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劇命運;又痛惜她奴隸般地信奉封建禮教,批判她“隨分從時”的處世哲學。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個品格端莊,容貌美麗,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禮教所毒害以至毀滅的過程。
2.紅樓中的薛寶釵的性格是什么樣的
任是無情也動人 《紅樓夢》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抓象牙花名簽子,薛寶釵伸手一掣,掣出牡丹花的簽子:“艷壓群芳”,并有一句唐詩:“任是無情也動人。”
在曹雪芹對薛寶釵所有描寫中,我對此印象最深。因為我認為這一句詩是對薛寶釵最好的注腳。
在金陵十二釵中,被塑造的最立體、最有爭議性、最讓我們猜不透摸不明的怕就是薛寶釵了。顯而易見,她的感情極其冷漠,直到“冷中透出一絲陰森”,可這并不妨礙她性格另一面的溫柔敦厚,也不妨礙賈府上上下下對她的稱贊和喜愛;她學識廣博,吟詩弄賦也算是十二釵中的佼佼者,甚至對于禪理也頗有心得,按說這樣的人應該像黛玉或者妙玉一樣有一份清高和超凡脫俗才是,然而恰恰相反,她竟對權錢利益頗為看重。
與其她姐妹比起來,她的城府極深,卻又不像王熙鳳,王熙鳳聰明畢露, 她是綿里藏針,一出“薛寶釵借扇機帶雙敲”看得令人心驚膽寒。她令人愛不得也恨不得,我們感慨她的才氣,又惱恨她的俗心;我們佩服她的圓滑,又痛恨她的圓滑;我們欣賞她的冷,又懼怕她的冷。
對于她,我想任何人也說不清楚對她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感嘆居多還是痛恨居多?可我們要承認,曹雪芹塑造的這個藝術形象是動人的,雖然無情,依然動人。 不知道讀者對她的惱恨中又沒有這樣一種成分:她是替代黛玉與賈寶玉成婚的,她苦心設計的與賈寶玉的婚姻不僅使寶玉抱恨終生,也讓黛玉無比凄慘地含恨冤死(有爭議,暫從高額續本)。
也許如果寶釵最終沒有扯入寶玉的婚姻,我們對她的惱恨或許會少一些。說她無情不假,尤三姐因情自刎,連薛姨媽都扼腕嘆息,她卻可以“并不在意”,還說“這是他們前生命定”“依我說,也只好由他罷了”,并立刻轉換話題,叫薛姨媽讓薛蟠打發人情,將賈府上下的人都打點到了,連趙姨娘都替她說好話。
這就是薛寶釵,“不干己事不開口”,還是王熙鳳說的對,尤三姐的死與她的事業根本沒有任何關系,于是她認為自己連傷心的必要都沒有,倒是打點人情,搞好關系是她最重要的事情。可是她的“無情”中不免還有一絲“有情”,就是她對賈寶玉的感情。
她本來是作為待選入宮的身份來到賈府的,如果她是徹底的好利益之人,她不會眷戀賈府的一絲一毫而是趕快想辦法入宮去(依她的才貌和心計,得寵應該不難),可是“待選入宮”之事從此再也沒提起過,她倒是開始一心一意設計起她與賈寶玉的婚姻來(比如說那來歷可疑的金鎖和冷香丸,還有她的一味討好王夫人和賈母,構陷林黛玉等)這就表明她并不是徹頭徹尾的追名逐利之人,她對賈寶玉的感情一定程度上勝過了自己強烈的好名利之心,她身上這罕見的一絲柔情也讓她整個形象變得有一絲可愛起來(比如曹雪芹在寶釵探傷中對其“眼圈微紅,雙腮帶赤”的描寫)。還有她對林黛玉姐妹加情敵的復雜感情。
她構陷林黛玉的地方很多,而且每次用計都很毒,毒到讓人拍案的地步。比如金釧兒投井自殺,王夫人想好好安葬她,用“姐妹們的新衣裳給她兩件裝裹”,可又怕林黛玉忌諱,偏寶釵愿用自己的衣服給她,還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姨娘放心,我從來不計較這些。”
她不會無知到不知道這句話的后果是什么,她顯然知道。這一招極狠,不僅博得了王夫人的歡心,也疏遠了王夫人與林黛玉本來就淡泊的感情。
可是若說她對林黛玉完全是嫉恨并欲置之死地,那也不對。她的內心里其實和林黛玉還是有一絲惺惺相惜的姐妹之情的。
林黛玉多次傷感自己的命途多舛,是她不厭其煩的每每勸說,還有林黛玉在酒席上不小心說出了不該說的《牡丹亭》的唱詞,也是她背地里給林黛玉說明。雖然說這里面當然還是虛假的成分居多,可是也不能說她沒有一絲溫柔之情。
她當然虛偽,但也不是徹頭徹尾的虛偽,她還是有一份真性情,只是很少能被觸發而已。她在大觀園的權場上自然贏了,贏得徹頭徹尾,可是她在情場上顯然輸了,輸的也徹頭徹尾。
她有可以和林黛玉相抗衡的才氣,她的苦心設計最后也修成了正果,促成了她與寶玉的婚姻,可是從書里我們看到,賈寶玉自始至終也沒有對她產生一絲眷愛之情,她的苦心換來的是一生孤寡(暫從高鶚續本),她和王熙鳳一樣,費了一生心機,換來了一場空。這也是薛寶釵,一個薄命的聰慧女子,什么也沒得到的聰慧女子。
或許這也是命中注定,如果當時她入宮了的話,起碼不會得到這樣一個尷尬的結局,當然也沒有了那些悲悲喜喜的故事。 如果說十二釵中做人最成功的,那肯定是薛寶釵。
想想看,在整本《紅樓夢》中,曹雪芹一共描寫了大約五百多個人物(一項統計,把光有名字出現而沒有事跡的也算上了),龐大的四大家族,上上下下又何止五百多個人!可是在這樣一個爾虞我詐、人物關系錯綜復雜的環境中,薛寶釵卻博得了所有人的喜愛,一個最高明的政治家也不過如此了,你說她做人圓滑,難道只有圓滑就足夠了嗎?王熙鳳圓不圓滑?王夫人圓不圓滑?探春圓不圓滑?甚至不屑于圓滑的林黛玉都有圓滑的時候,可是她們做人顯然沒有薛寶釵那樣成功。都說管理這一大家子是一項容易得罪人的活,探春和薛寶釵一起管過一段時間,結果是探春把自己的母親趙姨娘。
3.古代文人對紅樓夢的評價簡短
一、有這些偉人對《紅樓夢》做出評價:
1、**
(1)(中國過去)除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以及在文學上有部《紅樓夢》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驕傲不起來。
(2)《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
(3)《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紅樓夢》、《聊齋志異》是尊重女性的。
2、魯迅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2)至于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底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于如實描寫,并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纏綿,倒是還在其次的事。
3、胡適
因為《紅樓夢》是曹雪芹“將真事隱去”的自敘,故他不怕瑣碎,再三再四的描寫他家由富貴變成貧窮的情形。我們看曹寅一生的歷史,決不像一個貪官污吏;他家所以后來衰敗,他的兒子所以虧空破產,大概都是由于他一家都愛揮霍,愛擺闊架子;講究吃喝,講究場面;收藏精本的書,刻行精本的書;交結文人名士,交結貴族大官,招待皇帝,至于四次五次;他們又不會理財,又不肯節省;講究揮霍慣了,收縮不回來:以至于虧空,以至于破產抄家。《紅樓夢》只是老老實實的描寫這一個“坐吃山空” “樹倒猢猻散”的自然趨勢。因為如此,所以《紅樓夢》是一部自然主義的杰作。
4、王國維
(1)《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於吾國人之精神,而其價值亦即存乎此。
(2)《紅樓夢》一書與一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
5、俞平伯
《紅樓夢》作者第一本領,是善寫人情。細細看去,凡寫書中人沒有一個不適如其分際,沒有一個過火的;寫事寫景亦然。《紅樓夢》自發牢騷,自感身世,自懺情孽,于是不能自已的發為文章。并且他底材料全是實事,不能任意顛倒改造的,于是不得已要打破窠臼得罪讀者了。作者當時或是不自覺的也未可知,不過這總是《紅樓夢》底一種大勝利,大功績。《紅樓夢》作者底第一大本領,只是肯說老實話,只是做一面公平的鏡子。
6、蔡元培
《石頭記》者,清康熙朝政治小說也。作者持民族主義甚摯,書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漢族名士仕清者離痛惜之意。
二、《紅樓夢》簡介
1、《紅樓夢》,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創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早期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傳,原名《石頭記》。程偉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殘稿,邀請高鶚協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紅樓夢》。亦有版本作《金玉緣》《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2、《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中心,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描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歌頌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預見封建社會必然走向滅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4.紅樓夢人物評價
薛寶釵是個才學出眾的美人。
賈貴妃回來探親,要去大觀園游玩一番。賈貴妃讓眾姐妹個人題一匾一詩。
寶釵題的匾額是:“凝暉鐘瑞”,寫的詩是: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歸省時。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
賈貴妃聽后,連連稱贊她的詩和林黛玉一樣好。我覺得薛寶釵的發言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那種,一大半用來展現自己的學問見識:(1)省親夜,寶玉做芭蕉詩,想不出關于芭蕉的典故,薛寶釵隨口道來,寶玉連聲贊她是一字師;(2)賈寶玉信口說《魯智深醉鬧五臺山》是熱鬧戲,薛寶釵馬上背出戲文中的一套《寄生草》,一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正迎合了賈寶玉所好的那個調調,喜得他拍膝畫圈,稱賞不已,又贊寶釵無書不曉,讓林黛玉很不痛快;(3)寶玉的莽撞與無事忙得罪了湘云和黛玉,遂做一偈明志,又是寶釵隨口道出六祖壇經里的典故勸告他,寶玉為之嘆服;(4)有一次,惜春做畫,也是寶釵給她籌劃,要用哪些顏色工具,從石綠管黃一直到水桶木箱生姜大醬,黛玉開玩笑說再要鐵鍋鍋產,好配上那些作料炒顏色吃,寶釵說,你哪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醬在底子上烤過了,一經了火是要炸的。
一個小細節里透露出寶釵的藝術修養和生活知識,其他的太太小姐只有恍然大悟的份。寶釵還是一個樸素淡雅的人。
寶釵雖出身皇商,但她卻顯得很樸素,不喜歡涂脂抹粉,更不喜歡穿金戴銀,就連衣服也是很樸素很樸素的。薛寶釵喜歡素喜自然樸陋的生活。
所以,大觀園中選住所,她挑的是簡潔樸素的蘅蕪院;她的房內擺設也很素雅。第八回對她住所環境的描寫“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還有四十回寫蘅蕪院“及進了房屋,洞雪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瓶中供著數枝菊花,并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慢,裘褥也十分樸素。”
從中可以看出寶釵是一個不喜歡惹事生非,不喜歡出風頭的人。薛寶釵雖然處事圓潤得到榮國府上上下下的喜歡,但在愛情上敗得一塌糊涂,她空有婚姻的軀殼卻得不到寶玉的真愛。
在那樣的社會像寶釵這樣善于處事的女子同樣還是跳不出封建桎梏的魔掌,和黛玉一樣同樣紅顏薄命,由于賈寶玉的出家,落得個獨守空房、終身守寡的悲慘命運。在那樣的封建社會,像薛寶釵這樣的女子壓根兒就不該嫁給寶玉這樣的叛逆者。
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和晴雯心地純潔、善良,性格清高、剛直,同被比作中通外直的芙蓉花。蓮花在佛教中是圣潔的象征,受到僧人的頂禮膜拜,可見作者是把她們比作了人中之“仙”。
然而物極必反,太正,太美的事物往往嬌弱,“仙”終究不能在塵世長存,更何況當時的社會環境又非常惡劣,正如代表林黛玉的“木”便只能在春暖花開的季里生長,而黛玉的咳疾和失眠癥也正是需要“出家”(和尚曾勸黛玉“出家”),避開紛擾的塵世,清心靜養,才能康復。否則不僅身體,性格也會表現出許多弱點。
作者在欣賞她們超凡入圣、飄逸脫俗的內質的同時,對其弱不禁風、目下無塵的外在則深表遺憾,曾譏諷黛玉“露酸”,晴雯“口角鋒芒”,并且她們都患有“不足之癥”。由于薛寶釵和襲人所秉的“氣”是世俗的“邪氣”,所以她們也就能適應各種環境,像“金”一樣被世人喜愛、膜拜。
作者一方面深刻揭露和譴責她們內心的世故、陰險、冷漠無情;另一方面也贊賞她們賢惠、豁達的性情和豐美的身體。盡管這些美好的表面現象只是她們用來迎合世人的手段,作者仍然一分為二,稱贊寶釵“艷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稱襲人是“賢襲人”、“如蘭似玉”。
所以,在作者的眼里,她們四人都是美中不足的人,有長處,也有短處。或者可以說,正氣之人是“世外仙姝”、“閬苑仙葩”、“花神”般的超現實的人;邪氣之人矯揉造作、俗不可耐的過于現實的人。
那么,有沒有人能將兩方面的優點集于一身呢?有,是賈寶玉。他既品質純潔,又有豐富的情感和健美的外表;他既熱愛美的心靈,又熱愛“美色”。
“內正”和“外邪”完美結合的他便是曹雪芹心中“美玉無瑕”的理想的自然人。寶玉的名字也寓意了他兼有寶釵和黛玉的個性,可見作者的思想既不流于世俗,也不同于君子之道,而是取長補短。
因此,我們再不要把林黛玉、晴雯的癆病當作高貴的病,把她們的孤高自許當成是優點,也不能把薛寶釵和襲人的功利思想看作是美德。黛玉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她完全不懂世俗社會的一些鉤心斗角的事情,她全部不知道,她就是一派天真.其實紅樓夢就是代表曹雪芹他的觀點,曹雪芹最欣賞的人就是帶著最原始的,我們人類最純真的部分,沒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所以賈寶玉所喜歡的女孩子,就是沒有經過污染的女孩子.我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黛玉對賈寶玉的感情表露無遺.雖然她常常整賈寶玉,常常不理他,常常生氣,為什麼 因為我們出氣的往往就是你最親近的人.所以林黛玉會把一些氣發在賈寶玉身上 那她為什麼那麼常常生氣或常常哭呢 因為-焦慮.各位看到這就是,她的焦慮來自於:第一個,她沒有安全感.黛玉因為她愛上寶玉之后,她知道她的。
5.紅樓夢里5個人物分析:賈寶玉/薛寶釵/林黛玉/賈母/王熙鳳
一 、賈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梁:莫效此兒形狀!
二、薛寶釵
表面上“隨分從時”“裝愚守拙”“罕言寡語”,一舉一動顯得“端莊賢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風范。但實際上她期望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溫柔敦厚的儀范中掩蓋的是“欲償白帝”的野心。她熟諳世故,誠府極深。
她用她深隱的心機暗示和討好賈府的家長們。
三、林黛玉
林黛玉出身于世襲侯爵的“清貴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達的,思想環境比較開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鐘愛,把她當作男孩來培養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較開放,才華橫溢,寫詩做賦不讓須眉。她有著紛繁復雜的性格,明顯的弱點,和敢于反抗、追求愛情的鮮明個性。
四、賈母
賈母在賈府已經待了幾十年,見到過賈家的繁榮,久經世故的老太太,從一個孫媳婦到自己有了孫媳婦,這一條路走來其中艱難無人可說,從看別人的臉色,到別人瞧著她的眼色過日子,這樣的轉變是幾十年風雨的人生。
她不直接管事,卻事事洞若觀火,是最清醒的最會裝糊涂的人。她比任何人都愛賈府,也都比任何人知道賈家的前景,她明白這些女子原比那些男子要好的多,元春就是一個好例子,未必人人都可入宮,要能再出一個王妃,那賈府總能大樹底下好乘涼。所以她待孫女要好的多。連惜春也接了過來,一方面不樂意讓東府的環境誤了她,另一方面是希望她有出息。
五、王熙鳳
在她的身上,集中地體現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貪婪、兇婪、兇殘、狠毒、陰險狡詐的階級本質。可以說通過作者成功的描寫,使讀者在看到王熙鳳的同時也就看到了統治階級本身。她出現在哪兒,哪兒至少就會有熱鬧。年僅二十歲的她就主持榮國府的家政。 :“模樣又極標致,言談又爽利,心機又極細,竟是個男人不及萬一的”“年紀雖小,行事卻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樣的模樣兒。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賭口齒,十個會說話的男子也說她不過。”才能、淫威、貪婪、偽善等,通過這樣的描寫,寫出了一個完整活生的鳳姐。
6.客觀地評論薛寶釵和林黛玉
在我的眼中:寶釵是沒有任何棱角的圓,黛玉則是一個帶著許多棱角的五角星,雖然,一個完整的圓看似沒有任何殘缺,但大千世界有那樣東西是完美無缺的呢?黛玉她敢于暴露自己的缺點,她敢愛,敢恨,敢突破.雖然,她沒有寶釵的大度和寬容,但在那個人際關系負責的大家庭中,一個幼年就被父母給養到外祖母家女孩,女孩子不的不讓她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惟恐被人恥笑和排斥.況且,人無完人,林黛玉對愛情的追求以及她對骯臟社會抱以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態度又是何人能企及的?
誰說黛玉只會使些小性子,動些小心眼,從她身上,我更加看到了一種穿越心靈的美.
”唯有一條不完美的路上方可創造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完美天空”有時侯殘缺也是一種美,就像有著很多棱角的黛玉,亦可以像星星那樣閃爍出奇異的光輝。
7.紅樓夢人物評價
薛寶釵是個才學出眾的美人。
賈貴妃回來探親,要去大觀園游玩一番。賈貴妃讓眾姐妹個人題一匾一詩。
寶釵題的匾額是:“凝暉鐘瑞”,寫的詩是:芳園筑向帝城西,華日祥云籠罩奇。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游夕,孝化應隆歸省時。睿藻仙才瞻仰處,自慚何敢再為辭。
賈貴妃聽后,連連稱贊她的詩和林黛玉一樣好。我覺得薛寶釵的發言總是好鋼用在刀刃上那種,一大半用來展現自己的學問見識:(1)省親夜,寶玉做芭蕉詩,想不出關于芭蕉的典故,薛寶釵隨口道來,寶玉連聲贊她是一字師;(2)賈寶玉信口說《魯智深醉鬧五臺山》是熱鬧戲,薛寶釵馬上背出戲文中的一套《寄生草》,一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正迎合了賈寶玉所好的那個調調,喜得他拍膝畫圈,稱賞不已,又贊寶釵無書不曉,讓林黛玉很不痛快;(3)寶玉的莽撞與無事忙得罪了湘云和黛玉,遂做一偈明志,又是寶釵隨口道出六祖壇經里的典故勸告他,寶玉為之嘆服;(4)有一次,惜春做畫,也是寶釵給她籌劃,要用哪些顏色工具,從石綠管黃一直到水桶木箱生姜大醬,黛玉開玩笑說再要鐵鍋鍋產,好配上那些作料炒顏色吃,寶釵說,你哪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醬在底子上烤過了,一經了火是要炸的。
一個小細節里透露出寶釵的藝術修養和生活知識,其他的太太小姐只有恍然大悟的份。寶釵還是一個樸素淡雅的人。
寶釵雖出身皇商,但她卻顯得很樸素,不喜歡涂脂抹粉,更不喜歡穿金戴銀,就連衣服也是很樸素很樸素的。薛寶釵喜歡素喜自然樸陋的生活。
所以,大觀園中選住所,她挑的是簡潔樸素的蘅蕪院;她的房內擺設也很素雅。第八回對她住所環境的描寫“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還有四十回寫蘅蕪院“及進了房屋,洞雪一般,一色玩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瓶中供著數枝菊花,并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慢,裘褥也十分樸素。”
從中可以看出寶釵是一個不喜歡惹事生非,不喜歡出風頭的人。薛寶釵雖然處事圓潤得到榮國府上上下下的喜歡,但在愛情上敗得一塌糊涂,她空有婚姻的軀殼卻得不到寶玉的真愛。
在那樣的社會像寶釵這樣善于處事的女子同樣還是跳不出封建桎梏的魔掌,和黛玉一樣同樣紅顏薄命,由于賈寶玉的出家,落得個獨守空房、終身守寡的悲慘命運。在那樣的封建社會,像薛寶釵這樣的女子壓根兒就不該嫁給寶玉這樣的叛逆者。
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和晴雯心地純潔、善良,性格清高、剛直,同被比作中通外直的芙蓉花。蓮花在佛教中是圣潔的象征,受到僧人的頂禮膜拜,可見作者是把她們比作了人中之“仙”。
然而物極必反,太正,太美的事物往往嬌弱,“仙”終究不能在塵世長存,更何況當時的社會環境又非常惡劣,正如代表林黛玉的“木”便只能在春暖花開的季里生長,而黛玉的咳疾和失眠癥也正是需要“出家”(和尚曾勸黛玉“出家”),避開紛擾的塵世,清心靜養,才能康復。否則不僅身體,性格也會表現出許多弱點。
作者在欣賞她們超凡入圣、飄逸脫俗的內質的同時,對其弱不禁風、目下無塵的外在則深表遺憾,曾譏諷黛玉“露酸”,晴雯“口角鋒芒”,并且她們都患有“不足之癥”。由于薛寶釵和襲人所秉的“氣”是世俗的“邪氣”,所以她們也就能適應各種環境,像“金”一樣被世人喜愛、膜拜。
作者一方面深刻揭露和譴責她們內心的世故、陰險、冷漠無情;另一方面也贊賞她們賢惠、豁達的性情和豐美的身體。盡管這些美好的表面現象只是她們用來迎合世人的手段,作者仍然一分為二,稱贊寶釵“艷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稱襲人是“賢襲人”、“如蘭似玉”。
所以,在作者的眼里,她們四人都是美中不足的人,有長處,也有短處。或者可以說,正氣之人是“世外仙姝”、“閬苑仙葩”、“花神”般的超現實的人;邪氣之人矯揉造作、俗不可耐的過于現實的人。
那么,有沒有人能將兩方面的優點集于一身呢?有,是賈寶玉。他既品質純潔,又有豐富的情感和健美的外表;他既熱愛美的心靈,又熱愛“美色”。
“內正”和“外邪”完美結合的他便是曹雪芹心中“美玉無瑕”的理想的自然人。寶玉的名字也寓意了他兼有寶釵和黛玉的個性,可見作者的思想既不流于世俗,也不同于君子之道,而是取長補短。
因此,我們再不要把林黛玉、晴雯的癆病當作高貴的病,把她們的孤高自許當成是優點,也不能把薛寶釵和襲人的功利思想看作是美德。黛玉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她完全不懂世俗社會的一些鉤心斗角的事情,她全部不知道,她就是一派天真.其實紅樓夢就是代表曹雪芹他的觀點,曹雪芹最欣賞的人就是帶著最原始的,我們人類最純真的部分,沒有受到任何的污染.所以賈寶玉所喜歡的女孩子,就是沒有經過污染的女孩子.我們在讀紅樓夢的時候,黛玉對賈寶玉的感情表露無遺.雖然她常常整賈寶玉,常常不理他,常常生氣,為什麼 因為我們出氣的往往就是你最親近的人.所以林黛玉會把一些氣發在賈寶玉身上 那她為什麼那麼常常生氣或常常哭呢 因為-焦慮.各位看到這就是,她的焦慮來自於:第一個,她沒有安全感.黛玉因為她愛上寶玉之后,她知道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