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龍江衛視的頻道簡介
黑龍江電視臺現有衛視頻道、影視頻道、文藝頻道、都市頻道、新聞頻道、公共頻道、第七頻道、考試頻道、導視頻道等九個專業頻道和一個高清頻道。其中衛視頻道覆蓋全國71個中心城市、243個地級市和1773個縣,總覆蓋收視人口突破7.44億。
全臺共有自辦節目63個,日播自制節目時間38小時52分鐘,全臺日播出節目總時長為192小時。《新聞夜航》已連續幾屆蟬聯中國新聞名專欄獎,被中廣協授予建國以來影響中國廣播電視進程的欄目中60大欄目。
全臺職工1291人,平均年齡35歲,其中采編人員849人,工程技術人員234人,綜合管理人員116人,中級職稱458人,高級職稱164人,中級以上平均年齡39歲;處級干部68人,平均年齡47歲。
我臺擁有現代化的制作和播控中心,全國最大、功能最全的2800米演播室,一流的高清制播系統。我臺也是全國首批實現衛視高標清同步播出的省級電視臺之一。
黑龍江衛視大力貫徹“以節目為本、質量興臺”的工作方針,不斷改進節目質量,全面提高節目收視率。在歷年評獎中,獲獎檔次和數量均居全國省級臺前列,并且奪得中國新聞界最高獎一一中國新聞獎“三連冠”。黑龍江電視臺已有6件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22件作品榮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此外,在全國各級各類評獎中,黑龍江衛視均有大量作品獲獎。新聞評論欄目《今日話題》兩度摘取“中國新聞名專欄”桂冠;《新聞夜航》節目在全國衛星頻道新聞節目競爭力評比中名列省級臺榜首;在全國衛星頻道觀眾滿意度調查評比中,黑龍江衛視取得省級臺第二名的好成績。
黑龍江電視臺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占地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的電視城和全國最大的數字新聞演播室;同時加快了設備的更新改造步伐,一批數字式設備的投入使用,標志著黑龍江電視臺的設備已由模擬分量向數字分量的過渡,進入了數字設備與傳統模擬設備并存的時代。黑龍江電視臺的技術設備水平現已躋身全國省級臺前列。 黑龍江衛視依靠雄厚的技術力量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大型報道活動中嶄露頭角。1996年2月,黑龍江衛視承擔了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電視轉播及報道任務,獲得巨大成功,填補了我國對雪上運動項目進行電視直播的空白;1997年3月9日,在漠河現場直播“日全食——海爾·波普彗星同現蒼穹”的天象奇觀,實現了我國現場直播天文現象和在最寒冷地帶進行電視直播零的突破;2000年春,黑龍江衛視四次成功直播了閻庚華只身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壯舉,開創了中國電視機構和世界職業記者在海拔8000米以上進行電視直播和新聞采訪的先河。
黑龍江衛視注重節目多元化、社會化、國際化,不斷拓展節目交流領域,業務合作遍及全國30余家省級電視臺,并與國外十幾家電視機構建立了聯系。
黑龍江衛視廣告市場日益擴大,廣告收入呈連年大幅度增長的良好態勢,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創收額增長了近40倍,名列全國省級臺前茅。2002年實現廣告創收2.89億元。
黑龍江電視臺擁有全國最大的2800米演播室、國內性能最好、技術最先進的10訊道數字高清轉播車等設施、設備。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期間,黑龍江電視臺作為主播臺,依托高清制播系統,電視轉播報道實現了“成功、完美、最出色”的目標。2009年9月黑龍江電視臺與國內9家電視臺首批實現了高清播出,被譽為共同引領電視業走入新時代的排頭兵。
黑龍江衛視擁有《新聞夜航》、《新華視點》等眾多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品牌欄目。2009年,黑龍江電視臺進行了建臺以來力度、廣度、深度最大的綜合改革,改革很大地激發了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熱情。黑龍江電視臺還致力于改革廣告經營體制,將廣告經營主體落實到頻道。2009年廣告經營實現跳躍式發展,全年全臺廣告經營收入達7.2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26.3%。
2010年,黑龍江電視臺繼續秉承“清醒、沉實、大氣、卓越”的廣電精神和創新、開放、可持續發展的辦臺理念,大力推進品牌建設,著力打造品牌頻道、品牌欄目、品牌活動、品牌主持人。
2.松花江介紹,簡短一些
松花江(Songhua River),女真語(滿語)“松啊察里烏拉”,漢譯“天河”。
古代是東北流直至韃靼海峽的巨大河流名稱(混同江),建國后改為黑龍江支流。現為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
由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數十條河流匯合而成。發源于中、朝交界的長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縣三岔河附近與嫩江匯合,后折向東流稱松花江干流。
在同江附近匯入黑龍江。全長1,927公里(1,197哩),流域面積約550,000平方公里(212,000平方哩),跨越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四省區。
支流有頭道江、二道江、輝發河、飲馬河、嫩江、呼蘭河、牡丹江等。牡丹江上火山熔巖堰塞河道,形成鏡泊湖,建有水電站。
1932年洪水漫進哈爾濱市。每年通航期約200天,哈爾濱以下可通航千噸以上江輪。
冬季河流封凍,但江面冰厚,可通行汽車、牽引機,交通便利。佳木斯以下為松花江、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沖積成的三江平原,地勢低平,湖泊沼澤廣布。
現已建設為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全流域有大小水庫1,800多座,蓄水量為200億立方公尺,其中松花江上游的豐滿水電站庫容107億立方公尺,裝機容量554,000千瓦。
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國東北地區的北部,東西長920km,南北寬1070km。流域面積55.68萬km2。
松花江是黑龍江右岸最大支流。東晉至南北朝時,上游稱速末水,下游稱難水。
隋、唐時期,上游稱粟末水,下游稱那河。遼代,全河上下游均稱混同江、鴨子河。
金代,上游稱宋瓦江,下游稱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統稱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間始名松花江。
3.黑龍江佳木斯介紹
佳木斯簡介
佳木斯市位于祖國東北邊陲,地處黑龍江、烏蘇里 江和松花江匯流的三江平原腹地。現轄5區、4縣、2個 縣級市。全市總面積 3.27萬平方公里,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具有投資發展的巨 大優勢。
佳木斯概況
雄厚的經濟基礎
佳木斯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三江平原重點開發區。肥沃的黑土地盛產大豆、水稻、玉米、小麥等糧食作物和烤煙、亞麻、甜菜、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全市農林牧漁總產值83.4億元。全市工業行業39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0戶,其中大中型企業46戶。擁有全國聞名的造紙、防爆電機、聯合收割機、隧道掘進機、浮法玻璃、啤酒、大豆食品、亞麻制品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生產企業,工業產品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盛譽。
獨特的旅游風光
三江平原冬季一望無垠的冰雪天地可供游人狩獵、滑雪,夏季麥海翻金、稻花飄香、山巒疊嶂、江河縱橫。全市有8家大型旅行社,星級賓館5家。現已開辟佳木斯至哈巴、比羅比詹、共青城、莫斯科等城市一日游、二日游、四日游、八日游等多條國際旅游線路。還開辟了佳木斯至同江赫哲族民俗風情游;樺川、富錦、同江、撫遠古跡文化游;洪河農場農業觀光游;湯原亮子河原始森林風景游;樺南森林蒸汽機車觀賞游;湯原、樺南、富錦日本開拓團舊地游,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
便利的交通、通訊
201、221國道橫穿境內,三亞至同江國家高等級公路已建成通車;哈佳、佳鶴、牡佳、佳富四條鐵路干線通往全國各地。佳木斯大型國際機場已經建成投入使用,直飛北京、大連、哈爾濱和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的 東方第一城--佳木斯
佳木斯市位于祖國東北邊陲,地處黑龍江、烏蘇里 江和松花江匯流的三江平原腹地。現轄5區、4縣、2個 縣級市。全市總面積 3.2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0萬, 分別占全省7.2%和6.2%,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具有投資發展的巨 大優勢。 優越的地理位置 佳木斯市東鄰雙鴨山市,西依哈爾濱、伊春市,南接牡丹江、七臺河、雞西市,北鄰鶴崗市。國境(界江)線總長449公里,東隔烏蘇里江、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的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邊區相望。由于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故稱“東方第一城”。
豐富的自然資源
佳木斯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無霜期130天左右,年有效積溫平均值為2,521℃,年平均降水量 510毫米左右,適合各類農作物生長。境內是世界三大黑土平原之一的三江平原主體。現有耕地面積1,100萬畝,農村人均占有耕地7.6畝,同時還有可墾荒地314萬畝,宜牧荒地220萬畝,宜林荒地87萬畝,宜漁水面47萬畝,開發潛力巨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除煤炭、石灰石、黃金三大富礦外,還有大理石、花崗石、石英石、沸石、草炭、泥炭、礦泉水、天然氣及銅、鎳、鐵、鋅、錫、鉛、鉻等50余種,蘊蓄頗豐,極利開發。
國內、國際航線已開通。C3網微波通訊工程投入使用,移動通信網絡覆蓋全境,移動交換機總容量已達42萬門,市話程控交換機總容量60萬門。高速寬帶接入互聯網已經啟動建設,“千兆到小區、百兆到大樓、十兆到桌面”目標即將實現。
完備的對外開放功能
全市有 5個國家一類口岸(佳木斯、富錦、同江、撫遠、樺川)和佳木斯空港,客貨運輸可順黑龍江直下,經韃靼海峽駛抵日本、韓國、美國和東南亞各國,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1991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創建了經濟技術開發區,距市中心11公里,規劃面積8.68平方公里,設工業、商業、文化娛樂、住宅、別墅等小區。開發區“六通一平”等基礎工程已經完工,將為客商提供交通運輸、上下水、電力、通訊、供熱等基礎條件.
4.小興安嶺的簡單介紹,40字
小興安嶺,亞洲東北部興安嶺山系西北-東南走向山脈之一。
是東北地區東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總稱。位于中國黑龍江省中北部。
西與大興安嶺對峙,又稱“東興安嶺”,亦名“布倫山”。山脈西北接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東南到松花江畔張廣才嶺北端,黑龍江與松花江的分水嶺。
南北長約450公里(一說500公里1),東西寬約210公里,面積77725平方公里2。小興安嶺北部多臺地、寬谷;中部低山丘陵,山勢和緩;南部屬低山,山勢較陡。
最高峰為平頂山,海拔1429米。3小興安嶺地區,是中國重點用材林基地。
林區面積1206萬公頃,其中森林面積500多萬公頃,林木蓄積量約4.5億立方米,紅松蓄積量4300多萬立方米,占全國紅松總蓄積量的一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