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
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是臺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后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筑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臺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于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游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游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爽
2.關于日月潭的資料
日月潭 臺灣地區最大的天然湖泊,又稱龍湖,亦為聞名遐邇之山水佳勝。
位于南投縣中部魚池鄉之水社村,地處玉山山脈之北、能高瀑布之南,介於集集大山(潭之西)與水社大山(潭之東)之間。潭面遼闊,海拔約760公尺(2,495呎),面積約900馀公頃。
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里社。潭中有小島名拉魯島(舊名珠嶼島、光華島),以此島為界,潭面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似月鉤,故名日月潭。
潭水碧藍無垠,青山蔥翠倒映,環山抱水,形勢天然。該潭除可泛舟游湖、賞心悅目外,其環湖勝景殊多,諸如涵碧樓、慈恩塔(9層塔,高約45公尺〔148呎〕,建於海拔955公尺〔3,133呎〕之青龍山上,為環湖風景區之最高點)、玄奘寺、文武廟、德化社、山地文化村及孔雀園等。
[編輯本段]景區簡介 所在地區:臺灣省 南投縣 魚池鄉 面積:7.73平方公里 深度:最大深度 21.00米 成因類型:構造湖 [編輯本段]文化 日月潭是臺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
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陳書游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來,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于五洲四海。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傳日月潭之發現要歸功于一只神鹿:300年前嘉義縣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發現一只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于是尾隨追蹤。
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尋了三天三夜。
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面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峰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木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
于是他們把這大湖稱為“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嶼”。他們發現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邵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往游日月潭,若自嘉義乘搭專線汽車運往,只需一個多小時旅程。環湖建有游覽公路,道旁綠樹成蔭,宜行宜憩。
但多數游者仍喜學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風景點去充分領略湖山風情。 日月潭晨間景色“出渡”先上珠仔嶼。
小舟一蕩開槳,人便直入琉璃明鏡。上下天光,碧水粼粼,令人頓有憑虛凌空、飛入仙境之感。
舟泊珠嶼,上島游覽。這小島昔日甚大,后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
不過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嶼孤浮四面空”之曠朗。小小珠嶼,既是點綴碧湖的綠珠,又是觀賞日月潭的極佳地點。
泛棹往北,可泊山麓崖邊。這里有磴道上山,共365級,俗稱“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廟。
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云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
文武廟山后有羊腸小徑,迂回下抵潭東北角的孔雀園。園中飼養150多只孔雀,每見艷裝游人便意相開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園無論循環湖公路或返渡頭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現名忠孝村)。村在潭東南岸,村民數百,均為曹族。
村中有山胞文物陳列館,展出高山諸族的生活用具、藝術雕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藝品。村中又有歌舞組織,經常為慕名而來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現山胞婦女豐年舂米時的歡愉,節奏輕快,歌聲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傳統節目。
從德化社環湖往南濱,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暫藏之所。
寺后有石徑,登1300多級臺階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為紀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而建的寺廟。
寺中大殿三層,三樓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于塔中。 玄奘寺后的青龍山巔,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
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說塔基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恰恰為1000米。
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有人說在塔上可望見西子湖畔六和塔尖,這固然有如神話,卻也頗蘊深情。
環湖而游,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雷鳴,原來不遠就是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
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 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
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現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游中心地。專線汽車、環湖公路、游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
這里旅社建筑頗多,最宏大而高級的建筑當推“教師。
3.介紹日月潭的幾句話要短的急
日月潭位于中國臺灣地區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里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73㎞2(滿水位時10㎞2),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一。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2009年,日月潭入選世界紀錄協會"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 之稱。
滿意請采納
4.簡要復述美麗的日月潭這篇短文的主要內容
坐在飛機上,我的心里非常快樂,非常激動。因為馬上就要到
臺灣了。
到臺灣后,我們住在日月潭湖畔的酒店里,晚上,酒店里燈火
輝煌,從露臺往下看,是美麗的日月潭,遠處的古塔隱隱約約的在
山上屹立著,皎潔的月光照在深藍色的湖面上,銀光閃閃的。湖面
上很平靜,微風吹起幾條細細的波紋,美極了。
第二天早上天氣很好,晴空萬里,白云朵朵。日月潭的湖水碧
波蕩漾,清澈見底,湖里有許多魚兒在嬉戲,讓人感覺到大自然的
美。
我們來到碼頭,乘游艇去游湖,游艇上有許多人在照相,我也
照了很多,船上有人在喝果汁、有人在打牌,還有人在賞景。微風
吹過,水面波光粼粼,讓人心曠神怡。
經過幾座小島,我們來到風光秀麗的光華島。光華島上植物茂
盛,鳥語花香。我上了山,來到山頂,四周靜悄悄的,我發現一些
樹周圍有松鼠磕過的堅果殼。我還聽見了清脆的鳥鳴聲,我們放輕
腳步,躡手躡腳地往前走,生怕驚擾了鳥兒的歌唱。同行的阿姨用
手機錄了下來,帶回去給家人聽。
美麗的日月潭,美麗的臺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