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戊戌變法的內容(答案簡潔一點)
1.政治方面:告誡廷臣舍舊圖新,力行新政,鼓勵官紳市民上書言事,嚴禁官吏阻隔;諭令各省督撫舉薦通達時務的新政人才;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的特權,準許自謀生計 2.經濟方面: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保護農工商業的發展;獎勵創造發明;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裁撤驛站,設立郵政局。
3.軍事方面:裁撤綠營,精練陸軍,改習洋操;實行征兵制;添設海軍。 4.文化教育方面: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中小學堂,兼習中西文科;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經濟特科;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準許設立報館、學會;派人出國留學、游歷。
2.對戊戌變法的簡短評價
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①它是一次政治改革運動,也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思想解放運動。
在民族危機加劇的時刻維新派希望通過變法使中國走向強大,從而擺脫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②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
維新派試圖在政治上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在經濟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符合歷史發展趨勢。
③戊戌變法也是近代中國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資產階級接維新派提倡新學,主張興民權,對封建思想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3.維新變法的內容.
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裁撤閑散、重疊的機構,撤銷湖北、廣東、云南三省的“督撫同城”的巡撫;裁汰冗員,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書言事;準許旗人自謀生計,取消他們受國家供養的特權。
經濟方面,保護、獎勵農工商業和交通采礦業,中央設立農工商總局與鐵路礦務總局,各省設立商務局;提倡開辦實業,獎勵發明創造;注重農業發展,提倡西法墾殖,建立新式農場;廣辦郵政,修筑鐵路;在上海、漢口等大城市開辦商學、商報,設立商會的各類組織;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決算。
軍事方面,裁減舊式綠營兵,改練新式陸軍;采用西洋兵制,練洋操,西洋槍等。
文化教育方面,創設京師大學堂,各省書院改為高等學堂,在各地設立中、小學堂;提倡西學,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經濟特科;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書籍,派人出國留學;獎勵新著,獎勵創辦報刊,準許自由組織學會。
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臺,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人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百日維新是戊戌變法的一部分。
4.戊戌變法主要內容20字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的維新派人士copy通過光緒帝進行倡2113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
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所5261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4102海瀛臺,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共6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1653失敗。
5.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失敗原因
1、光緒帝和幾個書生的全變和大變的急進變革得罪了整個上層階級,包括知識分子, 廢除科舉堵住了某些知識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則是穩健的改革 ;
2、戊戌變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壞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 ;
3.維新派依靠無實權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員及民眾的支持,帝國主義與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封建勢力強大,代表民主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無法與其抗衡,又加上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脫離群眾.
上面的兩個原因,以第一條為最主要,下面仔細說一下我的理由:
至于有人說失敗是因為“主觀方面,中國資產階級發展不徹底,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 。客觀方面,中國封建反動勢力太強大,嚴重阻礙 。”這個是教科書的標準答案,但卻是不符合事實的。其實,這里的主客觀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這個問題,日本的封建反動勢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國還強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 建勢力就發起對新政權的武裝進攻。
1895年的甲午戰爭失敗后,1898年由光緒帝帝主持的戊戌變法維新應運而生。在教科書和主流媒體的影響下,人們基本上認為戊戌變法運動是慈禧太后鎮壓的,慈禧太后是阻礙中國進步的禍根。但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甲午慘敗,老佛爺豈能無動于衷? 據費行簡《慈禧太后傳信錄》載,早在變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對光緒帝說:“變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茍可致富強者, 兒自為之,吾不內制也。”光緒帝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太后太后坦露心跡,抑郁頓釋,也就在 幾個書生的簇擁下放膽行動起來,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務在一個禮拜之內便大功告成。欲速則不達,反而適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緒帝和維新派全變、大變的急進變革主張,造成整個社會結構的強烈震蕩,使許多與現存社會有利害關系 的社會集團和政治勢力覺得受到了威脅。百日維新期間,上諭達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員都怨聲載道。光緒帝嚴懲阻撓變法的官員,樹敵太多。至于廢除八股改革科舉制度,又在龐大士人群體中引起普遍恐慌。
幾個書生的所做所為就要導致清朝的崩潰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來穩定政局,吞下 “血腥政變”的惡果。 在處理戊戌變法上,慈禧太后有功無過。慈禧太后當時要是真的要像武則天那樣有野心,那她為什么不稱帝呢?因為種種原因,慈禧太后已經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1.政治方面:告誡廷臣舍舊圖新,力行新政,鼓勵官紳市民上書言事,嚴禁官吏阻隔;諭令各省督撫舉薦通達時務的新政人才;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的特權,準許自謀生計
2.經濟方面:京師設立鐵路礦務局和農工商總局,保護農工商業的發展;獎勵創造發明;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決算;裁撤驛站,設立郵政局。
3.軍事方面:裁撤綠營,精練陸軍,改習洋操;實行征兵制;添設海軍。
4.文化教育方面:開辦京師大學堂,各地設立中小學堂,兼習中西文科;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設經濟特科;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準許設立報館、學會;派人出國留學、游歷。 我縮短只有這么長了,對不起。
6.戊戌變法的內容是什么
戊戌變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7.戊戌變法的內容
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經濟上,設立農工商局、路礦總局,提倡開辦實業;修筑鐵路,開采礦藏;組織商會;改革財政。
政治上,廣開言路,允許士民上書言事;裁汰綠營,編練新軍。
文化上,廢八股,興西學;創辦京師大學堂;設譯書局,派留學生;獎勵科學著作和發明。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學習西方文化、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制度,發展資本主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使國家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