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訪友》導語
導語設計:
欣賞唐詩:《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師:唐代詩人王維以清晰,秀雅的文筆為我們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畫卷,令人陶醉.而當今著名散文作家李漢榮的《山中訪友》與之恰有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在作者的引領下走進山林,走進幽谷,走進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去探訪山中的眾朋友.
你也可以欣賞別的作品,但一定要簡短精巧與內容相關。
2.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山中訪友仿寫整篇課文
走進校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玉蘭花和木瓜的香氣,早晨,好清爽.那棵雪松,是我要拜訪的第一位老朋友.啊,老松,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門口站了幾十年了吧?你像一把撐開的大傘,多少人在你底下乘涼.你直著腰,守衛著我們美麗的校園.歲月悠悠,唯有你高大挺拔.來到四棵木瓜樹下,樹葉和我說著悄悄話.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香氣,一個個小木瓜你擠我碰,爭著讓我去摘呢!校園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好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圓圓的葡萄,你捧出一串串果實,是要我品嘗一下嗎?你好!筆直的竹子,你是要提醒我們寫作業時要坐端正嗎?你好!挺拔的旗桿,你多少次把五星紅旗升起,樸實而神圣的你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依舊那么筆直、那么挺拔.你好!寬闊的操場,你默默無聞的為我們做貢獻,多少同學在你的幫助下變得活潑、開朗.你好!高大的教學樓,你的紅磚、白墻里傳出朗朗的讀書聲,你為國家輸送了多少人才?喂,淘氣的麻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討論同學們學習的認真勁.拾起一片廢紙,我感到了學校的清潔美麗,撿起一片樹葉,細數有規律的葉脈,我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麗.快上課了,我輕輕的揮手,告別校園里的朋友,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迎來新一天的課程.。
3.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一課人教版山中訪友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抒情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擴展資料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抒情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到文章的第3段時,讀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雷陣雨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
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更加感到親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恰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4.人教版語文書六年級上冊 第一課 山中訪友的讀書筆記 400字
在李漢榮的筆下,一切事物仿佛都擁有著生命。正如《山中訪友》中,作者賦予了山中一切的動植物以生命,更是把他們看做自己的朋友,把大自然看做自己的家,并與他們對起了話。動植物們自然是不能夠講話的,但人卻可以虛擬對話情境,把自己和大自然的溝通給模擬出來,就像蘇軾所說“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作者把這一場景描寫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因而給讀者一種真實的感覺。它體現的主旨是:親近大自然,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一個精神境界。它可以掃除心中的障礙,洗滌心中的塵埃,平復心靈的作用。她的文章語言樸素,但樸素中帶著活潑,帶著哲理.
如過眼云煙的東西不珍貴,只有如清泉般蕩滌心靈塵埃的,才是永恒。
5.【人教版六年級上冊模仿第一課的第五段寫一段話,快模仿課文《山中
這園中的一切,那個不是我的朋友?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五彩繽紛的鮮花!你把大地點綴得多么美麗.美麗的蝴蝶!你揮舞著翅膀,是想跟我跳舞嗎?美麗的落花!五顏六色的花朵!是你給我們帶來了色彩,給我們帶來了清香.可愛的草叢!那抹仿佛帶著微笑的翠綠,讓我們有勇氣迎接著將來.翠綠的樹葉!你讓大自然變得生機勃勃.陡峭的山峰!你在天地間站立了多少年了呢?可愛的草叢!那抹仿佛帶著微笑的翠綠,讓我們有勇氣迎接著將來.挺拔的大樹!雖然我不知道你為人們奉獻了多少年,可您給了我們一個涼亭,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喂!勤勞的小蜜蜂,你們嗡嗡地在討論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又找到了一塊采蜜的好地方.。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人教版山中訪友試講稿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