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亥雜詩第二句詩的意思是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寫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歲次已亥,龔自珍辭官返鄉,又去北上迎接妻兒,在南北往來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壓抑、束縛人才的情況,作詩315首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愿望.
【賞析】
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詩.全詩層次清晰,共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了萬馬齊喑,朝野噤聲的死氣沉沉的現實社會.第二層,作者指出了要改變這種沉悶,腐朽的觀狀,就必須依靠風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須經歷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才能使中國變得生機勃勃.第三層,作者認為這樣的力量來源于人材,而朝庭所應該做的就是破格薦用人材,只有這樣,中國才有希望.詩中選用“九州”、“風雷”、“萬馬”、“天公”這樣的具有壯偉特征的主觀意象,寓意深刻,氣勢磅礴.
2.已亥雜詩其二
己亥雜詩其二: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河不窘故將軍。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譯文:
黃昏日落,馬已疲勞,但人還要趕夜路。幸而沒有人來阻攔。生平激烈的心情如今已趨於平淡,即使像屈原那樣被迫離開京師,我也不寫像《惜誓》一類文章了。
解釋:
玄黃:這里是指疲勞。
故將軍:漢名將李廣罷職閑居,有一次夜出,回經霸陵亭,亭尉喝他止步。李廣的從人說:這是故李將軍。亭尉說:“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硬要李廣在亭下過了一宵。見《史記.李將軍列傳》。
百年:此生,生平。
惜誓:《楚辭》里的一篇,后人或說是屈原所作,但多以為是賈誼所作。
蛾眉:指美好的人。
刪盡:不再寫的意思。
擴展資料
《己亥雜詩》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容復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社會。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
《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言語之間多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堪危,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愿望。《己亥雜詩》多用象征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己亥雜詩
(我也是復制的其他人)
(侵刪)
3.古詩《己亥雜詩》的意思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翻譯: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
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己亥雜詩·第二百二十首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譯文 只有狂雷炸響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發出勃勃生機,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規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己亥雜詩其二的意思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