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單介紹下假山與石景工程
中國園林藝術的一個特點,就是把山石作為最重要的景物來利用,特別是大量營造的石山地形和石景景觀,使園林“無園不山,無園不石”,假山與石景工程成了中國造園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因此,研究假山、石景的造型、設計和應用,掌握假山石景工程施工技藝方法,是園林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
第一節 假山與石景設計
假山是由人工構筑的仿自然山形的土石砌體,是一種仿造的山地環境。假山可以作為園林內的重要觀賞品,也可以作為可憩可游可登攀的園景設施。而石景,則是不具備山形但以奇特的怪石形狀為審美特征的石質觀賞晶。石景與假山一樣,都是園林中的重要景物形式。在本節中,我們將介紹假山與石景的類型及造景作用、石景的布置技巧、假山的平面設計和結構設計等技術知識與技藝方法。
一、山石景別與應用
在從事假山、石景的創作與施工活動中,必須了解和掌握各種類型假山石景的基本特點和園林應用要求。在熟悉其設計形式和作用特點的基礎上,再掌握具體的設計方法和施工技巧后,習-6e真正做好假山石景的設計與施工工作。
(一)假山與石景的類型
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假山和石景分出許多不同的類型。但類型的劃分如果太多,反而會模糊我們對假山石景的認識。因此,下面先分假山和石景兩大類,然后再區分兩大類中的一些小類。
1.假山的類型
假山的類型劃分歷來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這里只就最常用的堆山材料和景觀特征兩個劃分依據來介紹其類別。
(1)從堆山主要材料分:有土山、帶石土山、帶土石山和石山等四類,各類基本情況如下。
土山:是以泥土作為基本堆山材料,在陡坎、陡坡處可有塊石作護坡、擋土墻或作磴道,但不用自然山石在山上造景。這種類型的假山占地面積往往很大,是構成園林基本地形和基本景觀背景的重要構造因素。
帶石土山:主要堆山材料是泥土;是在土山的山坡、山腳點綴有巖石,在陡坎或山頂部分用自然山石堆砌成懸崖絕壁景觀,一般還有山石做成的梯級磴道。帶石土山可以做得比較高,但其用地面積卻能夠比較少,多用在較大的庭園中。
帶土石山:山體從外觀看主要是由自然山石造成的,山石多用在山體的表面,由石山墻體圍成假山的基本形狀,墻后則用泥土填實。這種土石結合而露石不露土的假山,占地面積較小,但山的特征最為突出,適于營造奇峰、懸崖、深峽、叢山峻嶺等多種山地景觀。
石山c其堆山材料主要是自然山石,只在石間空隙處填土配植植物。石山造價較高,堆山規模若是比較大,則工程費用十分可觀。因此,這種假山一般規模都比較小,主要用在庭院、水池等空間比較閉合的環境中,或者作為瀑布、滴泉的山體應用。
(2)從景觀特征來分:采用這種方式可將假山分為仿真型、寫意型、透漏型、實用型、盆景型等五類,其具體情況如圖2—1—1。
仿真型
寫意型
透漏型
實用型
2.簡單介紹下假山與石景工程
中國園林藝術的一個特點,就是把山石作為最重要的景物來利用,特別是大量營造的石山地形和石景景觀,使園林“無園不山,無園不石”,假山與石景工程成了中國造園中的一項重要工程。
因此,研究假山、石景的造型、設計和應用,掌握假山石景工程施工技藝方法,是園林工程的一項重要任務。 第一節 假山與石景設計 假山是由人工構筑的仿自然山形的土石砌體,是一種仿造的山地環境。
假山可以作為園林內的重要觀賞品,也可以作為可憩可游可登攀的園景設施。而石景,則是不具備山形但以奇特的怪石形狀為審美特征的石質觀賞晶。
石景與假山一樣,都是園林中的重要景物形式。在本節中,我們將介紹假山與石景的類型及造景作用、石景的布置技巧、假山的平面設計和結構設計等技術知識與技藝方法。
一、山石景別與應用 在從事假山、石景的創作與施工活動中,必須了解和掌握各種類型假山石景的基本特點和園林應用要求。在熟悉其設計形式和作用特點的基礎上,再掌握具體的設計方法和施工技巧后,習-6e真正做好假山石景的設計與施工工作。
(一)假山與石景的類型 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假山和石景分出許多不同的類型。但類型的劃分如果太多,反而會模糊我們對假山石景的認識。
因此,下面先分假山和石景兩大類,然后再區分兩大類中的一些小類。 1.假山的類型 假山的類型劃分歷來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這里只就最常用的堆山材料和景觀特征兩個劃分依據來介紹其類別。
(1)從堆山主要材料分:有土山、帶石土山、帶土石山和石山等四類,各類基本情況如下。 土山:是以泥土作為基本堆山材料,在陡坎、陡坡處可有塊石作護坡、擋土墻或作磴道,但不用自然山石在山上造景。
這種類型的假山占地面積往往很大,是構成園林基本地形和基本景觀背景的重要構造因素。 帶石土山:主要堆山材料是泥土;是在土山的山坡、山腳點綴有巖石,在陡坎或山頂部分用自然山石堆砌成懸崖絕壁景觀,一般還有山石做成的梯級磴道。
帶石土山可以做得比較高,但其用地面積卻能夠比較少,多用在較大的庭園中。 帶土石山:山體從外觀看主要是由自然山石造成的,山石多用在山體的表面,由石山墻體圍成假山的基本形狀,墻后則用泥土填實。
這種土石結合而露石不露土的假山,占地面積較小,但山的特征最為突出,適于營造奇峰、懸崖、深峽、叢山峻嶺等多種山地景觀。 石山c其堆山材料主要是自然山石,只在石間空隙處填土配植植物。
石山造價較高,堆山規模若是比較大,則工程費用十分可觀。因此,這種假山一般規模都比較小,主要用在庭院、水池等空間比較閉合的環境中,或者作為瀑布、滴泉的山體應用。
(2)從景觀特征來分:采用這種方式可將假山分為仿真型、寫意型、透漏型、實用型、盆景型等五類,其具體情況如圖2—1—1。 仿真型 寫意型 透漏型 實用型。
3.誰能給我一篇很簡短精煉的私家庭院的設計說明
**苑**號101室底樓花園設計說明
一、工程現場情況:
設計施工區域為底樓房屋南側長方形狹長天井,東西長11米,南北寬7米,光照通風良好。南墻為高2.5米實體墻,東西兩側為柵欄。
二、業主要求:
1, 按簡約型庭院設計要求設計,工程預算控制在3000~5000元。但業主要求包含硬地鋪裝、花境景點等,且前期場地整理作業量較大,故只能按普通型庭院標準設計,施工面積超過50平米,預算在5000~10000 元之間;
2, 清理原花園亂草雜木及建筑垃圾,保留原大樹適當修建;
3, 30%面積為硬地活動區間,其余以草皮為主;
4, 對花園作適當綠化景觀點綴,力求簡潔整齊;
5, 設計一處小景點。
三、設計方案:
1, 東側欄桿及薔薇保留,南墻列植冬青綠籬,高度齊墻約2米,理論上應雙排交叉種植,但從節省成本考慮,再說墻面為實體,單排種植也不會太有損美觀;
2, 花園原大樹樹蔭較密,考慮整個花園光照,東側鐵欄桿不宜種植太密,故用稀疏的藤本月季比較合適,且種植大花型長花期進口新品種,從4月到11月,開花不斷,彌補了整個花園觀花植物較少的缺憾(觀花植物多,則對日常養護管理要求較高);
3, 硬地鋪裝考慮簡約實用,建議選用兩個方案:A,紅鋼磚方格式樣鋪裝,簡潔清爽;B,大理石等加工邊角材料的亂拼鋪地,優點是園藝氣氛突出,但材料采購時一般只能整車購買,可能造成材料浪費;
4, 西側花園靠客廳,是整個花園中光照最好的位置,在西南角種植一棵樹型優美的大桂花樹以提升整個花園的景觀效果,很有必要;
5, 客廳門到桂花樹之間還有4米以上距離,用于以后裝晾衣架;
6, 客廳臺階左側和墻面之間有一塊三角型空地,適合布置女主人要求的一處花境景點,花境由紫竹、鐵樹、景石、草花、衫木樁飾邊,按由高到低構成。花境的設計使主人從客廳望花園,體味前景(花境)、中景(草皮)、遠景(冬青墻)的完整景觀視覺效果;
7, 草皮選用矮生百慕大,優點是細密、耐踐踏、一年只需修建一二次,另外還可選用高爾夫球場專用的果嶺草,美觀效果無可挑剔,但成本是百慕大的四倍;
8, 保留原大樹,在夏天,有一片較大的樹蔭的確是令人愉快的體驗,所以部分硬地鋪裝在大樹下,修建低處樹枝,該處為花園主要的休憩活動區域。
尚農園藝
4.小型假山制作方法有哪些
1、假山設計: 假山設計要主次分明,錯落有致,變化自然,要有懸崖峭壁,山洞,特置石,蹬道,跌水瀑布涌泉。
從假山的布局位置講,假山分為池山,庭山,壁山,樓山。池山就是在池中或池畔堆砌假山;庭山即是在庭院一隅或前庭處所立之山;壁山依附圍墻或嵌于圍墻表面的假山,也可為單做成影壁墻的假山;樓山則是緊貼建筑物側面,下面的假山,其布局如蹬道也可作為亭臺樓閣外的階梯供游人上下穿梭的云梯。
2、選擇石材: 建造假山不必過分追求山石造型,太講究瘦、漏、透,這樣選石的難度比較大。所以應改變原有的看法,樹立新的選石觀念,按奇、怪、丑的標準選山石。
奇、怪、丑,不是指單個山石具備這一標準,而是兩三塊山石組合起來就能產生或奇、或怪、或丑的景觀效果,這樣選材面就寬了。 常見石材有:太湖石、英石、斧劈石、石筍石、千層石、龜紋石、吸水石等。
3、山石布局: 通常有太湖石、靈璧石、斑馬紋石、泰山石、石筍、卵石等。對石的形狀、色澤、紋理、體量要求較高。
常安放于樹下、水邊、寬闊的場所中,按放置的形式分為特置、散置。 獨峰石:體量大、色彩突出,姿態或優美或雄渾,古樸秀麗、形神兼備,置于庭園主要位置中,供人觀賞。
這些孤賞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皺、丑的觀賞價值,又因歷年流傳,極具人文價值。如上海豫園的”玉玲瓏”,蘇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縐云峰”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點石:太湖石、靈壁石、英石、斧劈石(如下圖)、石筍石等,“攢三聚五”,“散漫理之”。有斷有續、主次分明、高低曲折、顧盼呼應、層次豐富。
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是山石在庭院中最為廣泛的應用。
日式庭院的置石景觀,則是重于布局的群體效果,體現一種自然天成的野趣,與我國的孤賞石有所不同。 景石的放置是將景石具有特色的一面朝向觀賞者,除合乎真、善、美的法則外,更應注重牢固、安全。
分清主次假山中所有山石的風格、質地、色彩、紋理、脈絡必須一致。但山形、大小、高低必須有變化。
山峰高高低低,參差不齊;山腰線要流暢,左右要有變化,一邊坡度陡,一邊坡度緩,使山的造型形成一種動勢;山腳要有回抱、曲折,線條要流利自如,以突出假山中水的柔軟。 疏密得當疏密有致是指山石分布不可平均。
在園林假山的造型布局中,山石皴紋、群峰位置、植物點綴、小品配置等,都要做到疏密有致。通常,園林假山的主峰一帶是最密處,山石布置得密,樹木栽植得密;而在配峰部分相對較稀疏。
4、假山粘接: 現代掇山,廣泛使用1:1需要水泥砂漿,勾縫用“柳葉抹”,有勾明縫和暗縫兩種做法。 一般是水平向縫都勾明縫。
在需要時將豎縫勾成暗縫,即在結構上結成一體,而外觀上若有自然山石縫隙。勾明縫務必不要過寬,最好不要超過2厘米,如縫過寬,可用隨形之石塊填后再勾漿。
5、植物搭配: 布置假山植物時,植物的色彩和形態等的選用,要將山的氣勢、姿態及質感襯托出來。 多在假山的山腳和半山腰處布設植物,且植株的體量不宜過大,而山腳應選用橫臥和粗枝干的高大的植物。
揚州個園的黃石假山,古柏就設置在石隙內,其山石的褐黃襯托出古柏枝葉的蒼綠,而巍峨的山和堅挺的古柏也相呼應。挺拔的青楓坐落于山腳,襯托出明朗的秋山。
5.園林各種假山的堆砌方法
園林地貌是指園林用地范圍內的峰、巒、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它是園林的骨架,是整個園林賴以存在的基礎。按照園林設計的要求,綜合考慮同造景有關的各種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統籌安排景物設施,對局部地形進行改進,使園內與園外在高程上具有合理的關系。這個過程叫做園林地貌創作。
園林地貌的創作原則可概括為:
1,因地制宜。園林地貌處理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宜山則山,宜水則水。以利用原地形為主,進行適當的改造。中國有不少古典園林是因地制宜造園的佳例。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原稱甕山)是北京西山的余脈。在修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以前,山南地勢低洼,附近的玉泉和龍泉泉水匯集,形成甕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興修清漪園時,結合興修水利進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東、西拓寬。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島和東、西堤外,部分增筑于甕山東麓。又在甕山北麓挖出一條河(原稱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方沿北園墻堆筑了一列土丘。原來單調的地形經過這些改造,頓然改觀,形成山環水抱之勢。
2,師法自然。園林地貌創作要借鑒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為藍本;即所謂“以真為假”來塑造園林地貌,而且要繼承中國傳統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園林地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3,順理成章。在布置山水時,對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狀、大小、高深,山與山之間,山與平地之間,山與水之間的關系等,作通盤考慮。全園山水地貌的曲折變化,高低錯落要符合自然規律。地貌創作要根據土壤的不同性質確定山體或水體岸坡的坡度,使之穩定持久。
4,統籌兼顧。園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還要為園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設施創造合適的場地,施工時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長。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須有建筑、植物等的點綴;園中建筑及其他設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創作步驟
在創作園林地貌以前要搜集有關資料,如原地形圖、園基周圍規劃情況等圖紙以及水文、土壤、氣象等資料。園林地貌創作大致可分相地、設計、施工三個步驟。
1,相地。其任務一是詳細了解整個園基的情況,據此檢查地形圖的精確度;二是觀察地貌,審形度勢,把有利用價值有特征的點標記在圖上以備參考,根據地形特點和建園要求,綜合考慮園中景物的安排。
2,設計。園林是城市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園林地形的設計要按照城市規劃的要求,并取得城市建設各有關部門的配合,使園內的地形在高程上與周圍環境有合理的聯系,例如公園出入口廣場、園路標高的確定,園內水體和城市水系的關系,水體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標高的確定,以及園內雨水、污水的排除等。如果園基(或風景區)地處山區,還要考慮山洪的攔截和疏導等。
為了方便土方量的計算和施工圖的制作,地形設計圖應單獨編制,其比例尺與其他圖紙相同;地形較復雜的圖紙比例應適當放大。對于地形較簡單、土方工程量不大的園林,地形設計也可與其他設計內容表達在同一張設計圖上。土方量計算是園林地形設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要求計算挖方和填方的具體數量,力求做到園內挖方量和填方量就地平衡。常用的計算方法有斷面法(等高面法和垂直斷面法)和方格網法,前者適用于自然山水園的土方量計算,后者適用于大面積場地平整的土方量計算。土方施工圖是施工的主要依據。在園林地形設計圖紙中,山體、水體的位置、形狀、高深和地貌狀態通常用等高線表示。
有時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設計的地形情況,可以根據設計圖做成模型。
3,施工。園林地貌改造的施工方法一般可分為人力施工和機械施工。挖湖堆山或平整場地等主體工程一般先用機械.
園林綠地中有各種起伏形狀的地貌。在規則式園林中,一般表現為不同標高的地坪、層次;在自然式園林中,往往因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那么園林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簡單的說有四點:
1.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種園林用途,同時具灌溉、抗旱、防災作用;
2.改善植物種植條件;提供干、濕、以至水中,陰、陽、緩、陡等多樣性環境;
3.創造園林活動項目,建筑所需各種地形環境;
4.組織園林空間,形成優美園林景觀。
6.園林各種假山的堆砌方法
園林地貌的創作原則可概括為:
1,因地制宜。園林地貌處理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宜山則山,宜水則水。以利用原地形為主,進行適當的改造。中國有不少古典園林是因地制宜造園的佳例。北京頤和園的萬壽山(原稱甕山)是北京西山的余脈。在修建清漪園(頤和園前身)以前,山南地勢低洼,附近的玉泉和龍泉泉水匯集,形成甕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興修清漪園時,結合興修水利進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東、西拓寬。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島和東、西堤外,部分增筑于甕山東麓。又在甕山北麓挖出一條河(原稱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方沿北園墻堆筑了一列土丘。原來單調的地形經過這些改造,頓然改觀,形成山環水抱之勢。
2,師法自然。園林地貌創作要借鑒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為藍本;即所謂“以真為假”來塑造園林地貌,而且要繼承中國傳統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園林地貌“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3,順理成章。在布置山水時,對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狀、大小、高深,山與山之間,山與平地之間,山與水之間的關系等,作通盤考慮。全園山水地貌的曲折變化,高低錯落要符合自然規律。地貌創作要根據土壤的不同性質確定山體或水體岸坡的坡度,使之穩定持久。
4,統籌兼顧。園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還要為園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設施創造合適的場地,施工時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長。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須有建筑、植物等的點綴;園中建筑及其他設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創作步驟
在創作園林地貌以前要搜集有關資料,如原地形圖、園基周圍規劃情況等圖紙以及水文、土壤、氣象等資料。園林地貌創作大致可分相地、設計、施工三個步驟。
1,相地。其任務一是詳細了解整個園基的情況,據此檢查地形圖的精確度;二是觀察地貌,審形度勢,把有利用價值有特征的點標記在圖上以備參考,根據地形特點和建園要求,綜合考慮園中景物的安排。
2,設計。園林是城市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園林地形的設計要按照城市規劃的要求,并取得城市建設各有關部門的配合,使園內的地形在高程上與周圍環境有合理的聯系,例如公園出入口廣場、園路標高的確定,園內水體和城市水系的關系,水體的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標高的確定,以及園內雨水、污水的排除等。如果園基(或風景區)地處山區,還要考慮山洪的攔截和疏導等。
為了方便土方量的計算和施工圖的制作,地形設計圖應單獨編制,其比例尺與其他圖紙相同;地形較復雜的圖紙比例應適當放大。對于地形較簡單、土方工程量不大的園林,地形設計也可與其他設計內容表達在同一張設計圖上。土方量計算是園林地形設計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要求計算挖方和填方的具體數量,力求做到園內挖方量和填方量就地平衡。常用的計算方法有斷面法(等高面法和垂直斷面法)和方格網法,前者適用于自然山水園的土方量計算,后者適用于大面積場地平整的土方量計算。土方施工圖是施工的主要依據。在園林地形設計圖紙中,山體、水體的位置、形狀、高深和地貌狀態通常用等高線表示。
有時為了更直觀地了解設計的地形情況,可以根據設計圖做成模型。
3,施工。園林地貌改造的施工方法一般可分為人力施工和機械施工。挖湖堆山或平整場地等主體工程一般先用機械.
園林綠地中有各種起伏形狀的地貌。在規則式園林中,一般表現為不同標高的地坪、層次;在自然式園林中,往往因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那么園林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簡單的說有四點:
1.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種園林用途,同時具灌溉、抗旱、防災作用;
2.改善植物種植條件;提供干、濕、以至水中,陰、陽、緩、陡等多樣性環境;
3.創造園林活動項目,建筑所需各種地形環境;
4.組織園林空間,形成優美園林景觀。
7.如何diy假山
DIY假山方法:
吸水石可栽植野草、蘚苔,青翠蒼潤,是制作盆景的上好石材在吸水石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可植花草,種在山石上垂掛下來,很富有畫意;
[備注]室內盆景中的吸水石假山,適宜天胡荽、虎耳草、鐵線蕨、漆姑草、酢漿草、石菖蒲等植物栽植。
說明:
吸水石是沙積石,具有喧而脆,可鑿槽、占洞,易于造型,雕刻理想造型的室內假山盆景;棕紅色或土黃色、橙黃色的吸水石假山盆景質地,帶有許多洞孔,這些密密麻麻的“洞孔”起到了類似霧化器、加濕器的作用,還可調節室內空氣的濕度、溫度、滅菌凈化等功效。由于吸水石吸水性強,易于生青苔,在吸水上的洞穴中填上泥土種植花草、樹木,無須澆水管理也可生長茂盛,開花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