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三分鐘左右劇本
失明小女孩
一個盲人的世界,有一個小女孩渴望自的眼睛能夠看到這個世界,在她的心中,界是美麗的,五彩繽紛的,就像孩子們用畫棒在紙上涂滿單純鮮艷的顏色。她向往,想要知道小鳥用什么樣的翅膀去飛于是她開始祈禱,祈求上帝讓她看一不界。終于被上帝聽到了她的祈禱,并她的要求,用兩片樹葉醫治她的眼她睜開眼睛的時候,她開始了失望。她想象中的美好世界。周圍是一片灰罩著硝煙,人們如行尸走肉,被邪惡內心的欲望,自私,金錢,利益…遮蔽了人們的雙眼。
泛濫,權欲縱橫的社會,每個人扭曲,不斷有罪惡的念頭滋生,延,擴張。漸漸的被它們所掌控們的眼睛。借用一個小女孩兒,純潔,來跟那些罪惡形成強烈對做為一個清醒者去見證這一切。的畫面是用多種顏色所組成的,在女眼睛看到這個世界后,用黑白來體現沉重,兩者形成一個反差。
人物:一個閉著眼睛的小女孩兒,眼睛里被覆蓋著的人們,上帝動物:小鳥,大鳥
道具:兩片樹葉
場景:大街上
文字劇本:
1.街上 外日
開始是一個多種顏色旋轉的畫面,然后變形彩虹,小鳥,彩色的房子。然后是小女兒微笑的樣子,和人們在一起手拉手的畫。他們都是閉著眼睛的。這就是女孩兒眼中的世界,用色彩來體現女孩內心的純潔。
2.房間里 內夜
太陽下山,小女孩兒跪在地上開始祈禱,希望上帝能夠醫治她的眼睛,讓她看到這個世界。
3.天上 外夜
女孩的靈魂飛出了窗外,她越飛越高,她幻想一只大鳥載著她飛翔,她能看到大鳥巨大美麗的翅膀,白云上還掛滿了糖果,星星們是一顆顆的小眼睛。女孩伸手想要去觸碰那些眼睛,強烈的光線把她從幻想中拉了回來。女孩站在上帝的面前,上帝問她是不是真的想看到這個世界,女孩點頭,于是上帝讓兩只小鳥撳著兩片葉子貼在女孩的眼睛上,女孩獲得了光明。
4.大街上 外日
小女孩睜開眼睛,回到現實,她看到的是一片暗,充滿硝煙的世界。沒有小鳥的飛翔,樓大廈遮蔽了天空上的白云。地面上的人都如行尸走肉,朝著不同的方向行走,他的眼睛上被金錢,利益,權利…所覆蓋。地面上布滿了黑色的陷阱,不斷有人落入井中,井口旁還寫著貪污,犯罪。只有女孩的身體是亮色的,顯得無限孤獨。周圍的人們都涌了過來,對著女孩露出了奸詐的笑臉,他們的眼睛上寫著欺騙,陰謀…女孩絕望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墜入無限的深淵,用手觸摸到的是流動著的黑暗,風穿過她的手指,穿過她的身體。畫面定格,女孩眼角有淚,落了下來,墜如黑暗。
2.小劇本怎么寫
劇本跟小說不同,切忌以寫小說的手法來寫劇本。小說除了寫出畫面外,還要包括內心描述及各種修辭手法。而劇本只是用文字來表達一連串的畫面,所以劇本用簡單的文字就夠了。
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寫出時、景、人
(2) 在描寫情態時,先用△(三角式)符號放在前面。
(3) 對白是頂格寫出人物簡稱,然后加上∶(冒號)。劇本跟小說不同,劇本的對白不需用引號。
小說的對象是讀者,但劇本的對象并不是觀眾。劇本是寫給編導、導演及演員看的,所以編劇寫劇本時都會用上些術語。這主要是為了讓導演及演員易於理解編劇所聯想的圖畫,提供拍攝畫面的影象意念讓編導及導演參考。
一般術語∶
遠景(WIDE SHOT)∶多用來交代周圍的環境。
特寫(CLOSE UP)∶使觀眾仔細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將周圍環境完全排擠出畫面。
跳離鏡頭(CUT SHOT)∶使觀眾的注意力跳離主要動作一段短時間,接到另一個鏡頭。
溶(DISSOLUE)∶將淡入和淡出結合,使前一影像疊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鏡(ZOON IN)∶將原來中景或遠景的鏡頭,突然快速變焦距,變為大特寫或普通特寫。
接開鏡(ZOON OUT)∶由大特寫或中景特寫,突然變回中景或遠景。
3.話劇格式
正確格式 (1)劇本開頭列出了劇本名、時間、地點、人物。
(2)整個劇本以對話的形式 (3)劇本的中間用中括號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用括號的形式提示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話劇劇本的三要素是:矛盾沖突、人物語言、舞臺說明。
創作過程中各個方面都要一一考慮周全。簡單來說,要寫好一個故事,首先要構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關系,情節高潮,主題思想等。
美國好萊塢有一套編劇規律:即開端、設置矛盾、解決矛盾、再設置矛盾,直至結局。中國也有自己的編劇規律:起、承、轉、合。
擴展資料: 團塊結構,當前流行的有如下兩種形式: 1、散文式結構。這種戲劇結構類似文學的一種體裁——散文的結構形式。
這類劇作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沒有高度集中的矛盾沖突,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展開,又自然而然地結束。它不僅強調生活的紀實性,而且強調情感的真實性,偏重于抒發人物的真實情感。
它寫事寫人只選取幾個看似零散的側面,但卻能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這類劇作的結構特點之一是場與場之間沒有必然的依存關系;特點之二是沒有強烈的高潮和結束;特點之三是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一個中心事件;特點之四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時序橫向發展,很少用“閃回”,屬于時序結構。
2、心理結構。這類劇作的戲劇結構就是依據人物的意識活動來進行結構的一種形式。
它在敘述方式上不同于條式結構,也不同于散文式結構,后二者一般均按時間順序進行。心理結構則是根據人物的心理活動變化,把過去、當下和未來相互穿插起來進行。
所以也叫時間交錯式結構。 它的特點:其一,著力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物內在感情的剖析,以達到刻畫人物的目的。
它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甚至沒有激動人心的矛盾沖突,更談不上一浪高過一浪的戲劇高潮。甚至連時間順序也不規則,更多的是人物意識活動。
其二,追求敘述上的主觀性。把現實和過去交織起來,以此進行布局和剪裁。
這種結構之所以不遵循時間順序,把如今和過去互相穿插起來,并能讓觀眾理解,是依據了這樣一條原理:人物心理活動(回憶、聯想、夢幻等)是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劇本。
4.幫我寫一個很簡單的劇本
1.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但是我們的理想該如何實現呢?在樹立了崇高理想之后,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現實中,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去實現它。
首先,就是學好各門功課,具有真才實學,在此,我決定借用朱光潛先生的人生信條“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一、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的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
二、此時應該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2.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讀一書,增一智。 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遠;不努力學習,不明白真理。 樹不修,長不直;人不學,沒知識。
用寶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蜂采百花釀甜蜜,人讀群書明真理。
勞動是知識的源泉;知識是生活的指南。 知識是智慧的火炬。
寶劍不磨要生銹;人不學習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長的少年需要學習。
星星使天空絢爛奪目;知識使人增長才干。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
糧食補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世界上三種東西最寶貴——知識、糧食和友誼。
(緬甸諺語) 書籍備而不讀如廢紙。(英國諺語) 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
(歐洲諺語) 謙虛是學習的朋友 泰山不是壘的,學問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語自厚。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學問,不掛嘴上。
不實心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
虛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驕傲的人,常夸己之長。 自贊就是自輕。
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學識淵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講課了。
成就是謙虛者前進的階梯,也是驕傲者后退的滑梯。3.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先秦·孟子 。
5.劇本的標準格式是什么
分景劇本: 分景劇本,常用于電視劇本的創作,電影也可用,不過電影較短,用分鏡劇本更能突出電影劇本的直觀感。
主要的分景(分場景)劇本是下方這樣的格式: 1、開頭 第 幾 集(幕) 主要有以下兩種場次開頭。 第幾場(幕), 地點,時間,人物。
如:第一場,小湖邊,晨,張穎、王靜 場(幕)次號,外景/內景與室內/室外,地點,時間 如:23-1(有時把一場分若干個小場,有時不分),外,武當山玄岳門,日 2、景象 該場景外貌與人物所在,可介紹,也可不介紹,根據情況做決定,如需介紹,簡單的以畫面形象說明即可。 3、動作 動作說明,在大陸早期許多用三角形,在動作前加三角形,后來流傳到了港臺,港臺許多劇本也用三角形。
大陸,有用中括號,也有用大括號,有時候也不添加符號,直接在相應的位置。 動作說明的位置可以在人物對白之上,也可以在人物對白之下,看人物講話的先后。
4、對白 對白主要有間斷性對白與連續性對白。人物的表情、視角等提示可用括號表示。
間斷性對白: 如: 方可可(有點不樂):抱不動也要抱。 化雨:呵呵,好,可可說要抱多久就抱多久。
方可可(得意):這還差不多。 嬸嬸:可可,這么大人了,怎么還像個孩子一樣,你哥都抱不動了還不下來。
連續性對白: 如: 方可可(不樂意):知道了。(小聲嘀咕)啰嗦。
化雨(對嬸嬸):沒事。(對方可可)剛才沒發現,可可都長的和我差不多高了,估計以后就變成可可保護我了。
擴展資料: 分類: 按照應用范圍,可分為:話劇劇本,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動畫劇本,微電影劇本,微動漫劇本,小說劇本,相聲劇本,小品劇本等。 按劇本題材,又可分為喜劇、悲劇、歷史劇、家庭倫理劇、驚悚劇等等。
還有一種劇本主要追求文學性,不以演出為目的,或者不適合演出,動作性不夠。被成為"案頭劇""書齋劇".歐洲19世紀的許多浪漫主義詩人和作家創作過很多這種戲劇形式的詩歌,但只能提供閱讀,不適合上演。
所以在戲劇創作中,劇作家要懂得舞臺和表演,應該在劇本的創作中處理好劇本的文學性和舞臺性。因為戲劇演出才是最終目的。
沒有演出和觀眾的戲劇談不上是戲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劇本。
6.怎么寫好一個情景劇劇本
【A點】下筆前一定問自己:這個劇本你非寫不可嗎?什么讓你如鯁在喉?也許是一個憤怒、一段思念、一個畫面、一場高潮戲、一個流淚片段,甚至可能是一次委屈。
總之,找到這個動力源,把它作A點確定下來。有了A,才能推演出B,由B再推演C和D。
也許往下推演不順而回過頭來調整A,但是,寫劇本必須找到A。【編劇秘笈】影視劇是正著看:從頭看到尾;卻是倒著寫:從尾往頭寫。
觀眾不知道結局,可有一萬個猜測,增加觀看樂趣;編劇不知結局,也會有一萬個可能,那就讓自己迷失而無法前行。不僅倒著寫,還要反著寫,結局是和解,前面就是誤會;結局是頓悟,前面就是迷瞪,擰巴。
總之,想好了最后一個高潮再下筆!【尋找首先出拳的人】無論一部電影、一個短片,還是一個戲劇段落,開場3—5分鐘,必須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塊骨牌,第一個撞擊,第一次危機。這第一拳最好足夠的狠,才能激起強烈反響,被撞擊方和觀眾才能被打懵,才能引起足夠大的波瀾,才能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才能吊起觀眾的胃口、好奇心:后來呢?【什么是編劇】有個年輕朋友自詡為編劇,于是招來非議,說他自不量力。
其實,編劇是一種職業,正如木匠、鐵匠、廚師、開鎖匠等一樣,沒有什么了不得的。在我看來,只要打算、正在、已經靠寫劇本為生,或者可以把劇本賣出去的,都可以自稱“編劇”,這不丟人,也沒有什么高貴。
不就木匠而已嗎?【邏輯力】對于做一個編劇的要求,與其說需要想象力,不如說更需要邏輯力。想象力像孩子,邏輯力才是成人。
你聽一個孩子講他漫無邊際的幻想,最多贊許他天真爛漫,但不會為他的“故事”著迷,不會探究,不會好奇,不會較真,不會期待,不會震撼,不會深思,而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個邏輯縝密的創作才能達成。【熟識角色】誰是主角?他出場前在做什么?家庭狀況體貌特征?學歷教育?優點缺點個人喜好人際關系……認識他非一次性完成,反復琢磨并與其他角色相互砥礪,仿佛在生活中遇見人,對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斷深化。
最重要,人物設計為你寫他的目的服務。結論:人物小傳須反復多次完成,并服從于劇本主題。
【關于題材1】什么是題材?回答“你的劇本是講什么”的答案,就是題材。講教育、講抗戰、講父愛、講復仇……。
題材重要嗎?重要,許多題材不能拍,有些題材太難搞,還有些題材被人寫爛了,制片人拒絕,是因為哪怕你作為觀眾也拒絕。聽勸,不要動筆。
有些題材一下讓人感到有亮點,會有人鼓勵你寫。重要!【關于題材2】題材也不重要,太泛,無實質意義。
除了某些特定題材被禁止之外,理論上沒有冷題材和熱題材之分。即便是制片人出品人,也僅僅是把題材作為交談的第一句話,接下來還是要看編劇怎樣去寫某個題材。
從什么角度、挖掘到什么深度、表達什么思想和情懷、反映什么問題、何處有升華,這些才重要。【關于明星】如今明星片酬過高已讓電影電視劇不堪重負。
為什么明星漲價?因為明星不夠用。明星為什么不夠用?因為缺乏造星機制。
其實,每一個明星都是從非明星小演員變幻而來,靠什么變?靠一部好戲。好劇本,好導演,好的班底。
但如今的電視臺和出品公司似乎忘記了這一切,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可否主題先行】可以!編劇常接到命題作文,主題先行也出過經典作品。關鍵:1.不求主題深刻,所有的主題都是大路貨;2.不能直奔主題,越曲折越好;3.主題不重要,用什么故事去說明它才重要;4.弱化主題的存在,隱藏它,主題是觀眾品出來的;5.主題是有意義,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后有意義。
【動作】編故事的關鍵是找到角色動作。動作分兩種:主動動作和被動動作。
前者是我想干嘛。想考研,出擊準備,迎接挑戰。
被動動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個花盆從天而降砸在頭上,流血搶救、血型不對、沒帶錢,醫生不在…編劇的任務就是給角色動作設置障礙,他克服重重障礙達到目的或轉危為安,就是故事。【事件】用簡略方式將觀眾帶入角色所處的規定情景后,必須發生事件。
只有事件才能讓人物活起來并讓觀眾感同身受。事件要件:1.有足夠的沖擊力,讓人物動起來;2.須引起觀眾的關注和期待;3.能引起連鎖反應;4.能造成人物沖突(外部)和糾結(內在);5.有想象空間。
一部電影需要3—5個相互關聯的事件。【拐點】事件發展過程中的變化和轉折。
人物動作帶領觀眾朝某個方向走,或達到目的或出現意外使得人物動作方向改變的那個點,就叫拐點。拐點特征:1.邏輯的必然;2.關注和情緒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編劇挖坑給觀眾跳);4.具有節奏調節功能;5.體現變化與多元特征;6.起到轉承啟合的作用。
【下狠手】故事產生于動作,動作來源于人物,人物發力源于編劇給他的壓力。我稱之為壓彈簧。
編劇壓彈簧越給力,人物的動作發力越大。所以,老好人當不了好編劇。
編劇對心愛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讓他受苦,被凌辱,遭打擊,讓他危機重重、走投無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是也。【生活質感】什么是劇本的生活質感:1.人物鮮活,2.故事貼近生活,3.對話生動有趣,4.細。
7.怎樣寫劇本
轉載】教你如何寫劇本 劇本寫作基礎:劇本的格式 首先明確一點,劇本區別于任何一種文體形式,我經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或人物傳記,這是不對的,至少是不專業的。
劇本有自己專署的格式,寫劇本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個技術活。 寫劇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藝術創作,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種,劇作家和清潔工人沒什么區別,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寫劇本,每個人都可以當導演。
當然,既然是一個工種,就有自己的規范。這些規范也許不會讓你迅速變成一個專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個專家。
或者,不至于讓你糟糕的格式成為審稿人槍斃你稿子的理由。因為一個審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劇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專業的話,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幾頁就把你的劇本扔在角落里涼快。
先來看看劇本寫作常犯的錯誤: 1:把劇本寫成了小說 剛剛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劇本寫成了小說,不是不可以,但那個是文學劇本,根本不能用來指導拍攝和制作。舉個例子,你可以在小說里花幾頁的筆墨來寫一個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組成,或是用幾頁的筆墨來描寫主角的心理斗爭過程,但這些東西是無法表現在電影屏幕上的。
你的劇本就是一個屏幕,你所要表現的是電影屏幕上能被觀眾直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像心理活動這類東西是無法很好的表現出來的。
加旁白?當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畫外音在一動不動的鏡頭里讀幾頁小說。電影*畫面表達情緒,你的劇本就是電影畫面,要通過攝像機的角度來寫,這可能引起第二個問題。
2:不必要的攝象機標注 如果你這樣寫劇本:在5號升降臺,用盤納為升70型相機,60mm鏡頭,由8.5m搖至2m對焦…………如果你這樣寫,就算過了審稿人這一關,你的劇本也會被導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這不是你的事。
你在寫劇本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相機的事。但是不是劇本就不要考慮相機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慮相機的關系而不是位置。
劇本里有自己的專用相機術語,多多使用這些術語,能讓你的劇本很專業,至少看上去很專業。 * on 角度對準: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機對準BILL。
*ng 主要表現:BILL在一個大廣場,人很多,但主要表現BILL。 *r angle 另一個角度:換個角度的相機表現BILL在大廣場玩的很開心。
* angle 更寬的角度:先表現BILL在廣場的一角喝可樂,然后鏡頭拉遠,表現BILL所在的廣場。 * angle 新角度:換個角度表現BILL喝可樂,使鏡頭豐富。
* 視點:從BILL的視點看東西。就是第一人稱視角。
*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兩人的POV互反。 * shoulder angle 過肩鏡頭:相機越過BILL的肩頭看到SALLY,BILL的肩頭能把畫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類型。
* shot 運動鏡頭:包括跟拍,搖移,追隨等等,反正鏡頭是運動的,至于具體怎么動,還不是現在考慮的問題。 * shot 雙人鏡頭:BILL和SALLY在邊喝可樂邊交談,這種鏡頭的相機不要隨意移動,防止“越軸”。
把BILL和SALLY兩人連起來有一條軸線,相機只能在軸線一側運動,如果越過這條軸線,在畫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會左右互換,引起觀眾視覺上的邏輯混淆。 * shot 近景:強調SALLY美麗的眼睛,但一般少用為妙。
* 插入鏡頭: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問BILL幾點了,BILL抬起手來,接下來可以接一個BILL手表的特寫,當然你還可以用此種鏡頭來換景,比如BILL移開手表時攝象機里看到的已經是夜晚的舞會了。 以上就是劇本里的鏡頭描寫格式,看個例子就明白了。
這是具體的寫作格式: 場景說明要黑體,時間地點要黑體,居左 場景中出現的音效要黑體標出 第一次出現的人物名要黑體居中 人物的對話要居中,兩邊留空,不同人物的對話要另起一行 標明攝象機的關系 標明場景的切換,“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轉場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運用,也要用黑體標出 二劇本寫作入門 這是我在大學修讀劇本寫作課程時所得到的體會。記得當年導師和我們說:「要想寫好劇本,就必須懂得劇本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搞明白電影的規律!」 今天,身為其中的一員,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劇本理論知識,如有錯漏,還望大家多多包容。
簡單來說,要寫好一個故事,首先要構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關系,情節高潮,主題思想等…… 美國好萊塢有一套編劇規律:即開端、設置矛盾、解決矛盾、再設置矛盾,直至結局。中國也有自己的編劇規律:起、承、轉、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會分類將寫作劇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詳加論述,并會舉出實例加以說明。 < 第 一 節 > 劇本基本理論 :態度、主題 <<態度 (Attitude)>> 寫故事最重要的是對故事的態度,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寫一個青樓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個淫穢、色情的態度去寫,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間歡愛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個同情、尊重的態度去寫,故事便會集中于描寫青樓女子被迫賣身,身不由己的可憐、無奈…。
8.微劇本范文
微劇本是區別于傳統劇本的微型劇本,一般只有簡單的幾個場景,人物設置力求簡約,所描述的事件也很簡單,但劇本的內涵必須凸顯出來。如同素描,微劇本用簡單的幾筆勾勒出一場大戲,讓人回味無窮。
范例:
場景:李老師辦公室,李老師搬了張椅子,放在辦公桌對面,招呼著陳明面對面坐下,仍面帶微笑。陳明低著頭不安的坐下,不敢看李老師。
李老師:(咳嗽一聲,輕笑著說道)陳明同學最近狀態可不好哦,要注意好好休息哦!(聽到這話陳明更加緊張了,老師發現了,真的發現了)畢竟人生的第一次轉折到了,要好好準備考試,應對中招啊。(語重心長的語氣)
陳明:(輕噓一口氣,僅僅是這嗎?仍有憂色,微抬頭,連忙應道)嗯,謝謝老師,我會注意的。
李老師:對了,這個周末想請班里的幾個同學幫個忙,哎呀!我家屋后的那塊菜地啊,荒了好久了,想種點菜,你看能幫忙找五六個同學去幫弄一下嗎?
陳明:(內心更加糾結,難道昨天晚上老師真沒認出我,表情緩和,抬起頭來,大方笑了一聲)哈哈哈···這有啥難的,老師您放心吧!周末準把人給你帶過去。
李老師:(熱情感激的笑容)那這件事拜托給你了哦!(沉默幾秒鐘···)那你回去學習吧!不打擾你了。
陳明:(心情放松,面帶微笑,站起身來,挺直腰桿,爽朗道)老師,這是應該的,那您忙,我先回去了。(轉身正準備走)
李老師:對了···(停頓幾秒)
陳明:(陳明身體一僵,像預感不好的事要發生一樣,頓在那,瞬間轉身搶問道,聲音有點顫抖)還有事嗎?
李老師:(關懷的眼神)聽丁耀輝說你肚子壞了,現在好了嗎?
陳明:(如釋重負般呼口氣,健康的微笑回答)謝謝老師啊,現在已經沒事了。
李老師:那就好,要記住別亂吃東西,注意保暖,注意身體啊。
陳明:嗯嗯,知道了。那老師您忙,再見!
說完轉身拉門逃一般的出去···
時間:周五下午三點左右。
人物:陳明,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