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于戰爭的新聞(簡短一些,最近的)
敘利亞戰爭升級大戰一觸即發2018-04-15 10:06央視網消息:隨著近期敘利亞“化武襲擊”問題的日漸發酵,美國是否會對敘利亞動武成為了熱門輿論話題。
關于是否對敘利亞動用武力的問題方面,美國與俄羅斯的分歧巨大。目前美軍已經派出大批海空力量前往中東,沙特等國也紛紛表示將配合美軍行動,必要時將會開放機場,甚至直接派出兵力參戰。
俄羅斯表示,如果敘利亞遭到美國攻擊將不會“袖手旁觀”,甚至發出了“必要時會使用核武器”的威脅。目前敘利亞當地的形勢日趨緊張,美俄兩國均已進入對峙狀態。
此次敘利亞“化武危機”何去何從,后果難以預料。
2.有關于戰爭的新聞(簡短一些,最近的)
敘利亞戰爭升級大戰一觸即發
2018-04-15 10:06
央視網消息:隨著近期敘利亞“化武襲擊”問題的日漸發酵,美國是否會對敘利亞動武成為了熱門輿論話題。關于是否對敘利亞動用武力的問題方面,美國與俄羅斯的分歧巨大。目前美軍已經派出大批海空力量前往中東,沙特等國也紛紛表示將配合美軍行動,必要時將會開放機場,甚至直接派出兵力參戰。俄羅斯表示,如果敘利亞遭到美國攻擊將不會“袖手旁觀”,甚至發出了“必要時會使用核武器”的威脅。目前敘利亞當地的形勢日趨緊張,美俄兩國均已進入對峙狀態。此次敘利亞“化武危機”何去何從,后果難以預料。
3.戰爭的新聞短一點
中國**,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圣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4.戰爭的新聞短一點
中國**,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圣抗戰從此以燎原之勢燃燒起來。
這場在1945年9月3日贏得的戰爭勝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戰爭。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年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惟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
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恪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
在2005年 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我了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又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同學們,戰士們就是這樣拋頭顱,灑熱血,用汗水和鮮血換來的新中國。
讓我們勿忘國恥,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將來振興中華! 革命戰士永垂不朽。
5.關于近期戰爭的新聞【簡短】
“伊朗核問題的最后期限到了”, 8月31日,美國天還沒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作出了這樣的預告。
世界關注著聯合國的最后期限。 8月30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給伊朗下了精確到分鐘的最后通牒—德黑蘭當地時間周五凌晨零點零1分。
而伊朗的表現是要硬撞,總統內賈德在群眾集會上再次表態:“在停止鈾濃縮的問題上,伊朗寸步不讓!”美國人會接受這個回答嗎?他們咽得下這口氣嗎? 期限是給伊朗的,但記者在伊朗沒有感到異樣。記者問了幾個市民,發現他們都知道期限這事,覺得沒什么。
有個年輕人說制裁是雙刃劍,對伊朗有傷害,對美國也有傷害。 最計較這最后期限的是美國。
有媒體形容美國左手握秒表,右手握制裁,隨時“恭候”伊朗答復。
6.關于近期戰爭的新聞【簡短】
格魯吉亞沖突。
俄委聯演的消息是委軍方首先對外披露的。委總統查韋斯在9月7日的“你好,總統”電視節目上發表講話,稱演習計劃是其不久前訪俄時與俄總統梅德韋杰夫共同敲定的,演習將于今年11月底12月初舉行,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籌備工作。查韋斯承諾說,作為俄羅斯的戰略盟友,委將盡最大努力確保演習的高水準。
9月8日,俄官方正式確認了這一消息,但是調門壓得比較低。俄外交部發言人安德烈·涅斯捷連科稱,俄艦艇編隊,年底前遠洋航行途經委內瑞拉加油時,將與委軍舉行聯合軍演。此次演習早在數月前就已計劃好了,與格魯吉亞沖突無關,“演習不針對第三國”。俄海軍總司令助理、海軍上校伊戈爾·德加洛同時證實,以“彼得大帝”號重型導彈巡洋艦為首的戰艦編隊將于11月出航,擴大與外國海軍的軍事合作,其間將與委舉行聯合軍演。 據俄《獨立報》報道,此次演習,俄方參演人員近1000人。俄海軍將派出由“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恰巴年科”號大型反潛艦、外加2-3艘護衛艦和油輪組成的水面艦艇編隊。其中領銜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屬于俄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是二戰結束后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裝備500枚各型導彈,有“海上武庫”美稱,具備與敵方大型水面艦艇交戰能力,包括打擊大型航母。除此之外,俄多功能核動力潛艇屆時將抵達委國海岸,讓西方忌憚的“熊”式轟炸機(圖-95MS)也將飛臨加勒比海。以往,圖-95MS參加大西洋演習時,只在俄軍艦上方盤旋數周,便打道回府。而此次,圖-95MS將可能停駐加拉加斯機場。 委方將派導彈護衛艦、巡邏快艇、柴電動力潛艇和航空兵參演。據透露,演習期間,雙方將遂行協同機動、海上搜救和通信訓練等課目。 (采自新華網)
俄羅斯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諾戈維岑上將九月二日在此間表示,俄羅斯軍隊已從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撤回其常駐地。格魯吉亞外交部當天正式照會俄駐格外交代表,斷絕兩國外交關系,并宣布退出有關解決南奧塞梯沖突的協議。
俄塔社援引諾戈維岑的話說,俄武裝力量已經從南塞梯和阿布哈茲完成撤離,返回俄羅斯境內。莫斯科時間九月一日十五時,所有的兵團和分隊按計劃離開了南奧塞梯境內。諾戈維岑表示,俄羅斯并不打算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增加維和崗哨。“為了保證南奧塞梯居民的安全和監督所達成的協議遵守情況,我們布設了十九個維和觀察哨,未來不計劃增加崗哨數量。” 諾戈維岑同時說:“俄羅斯國防部對北約海軍集群在黑海水域的存在表示擔憂。俄黑海艦隊將繼續執行保護軍事設施的任務,跟蹤外國海軍艦隊在黑海水域的活動,保證黑海東部軍事運輸和良好的行動狀態。”據他透露,目前在該地區有五艘不屬于黑海地區國家的外國軍艦逗留。 另據俄塔社報道,格魯吉亞外交部二日已正式通知俄羅斯駐格大使館,格魯吉亞斷絕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俄駐格公使銜參贊安德烈?斯馬加表示,從九月三日起,俄羅斯駐格使館將正式停止辦公。 格外交部當天還向斯馬加遞交了一份照會,正式宣布格魯吉亞退出一九九二年同俄簽署的有關解決南奧塞梯沖突的協議。格方照會說:“由于俄羅斯公開入侵格領土、非法承認格部分領土獨立,俄方已破壞了在格境內實施維和行動的法律基礎”。鑒于格方宣布退出解決南奧塞梯沖突協議,格方要求俄軍停止以維和部隊名義繼續留在格境內。
現在又撤軍了
7.有沒有有關戰爭的新聞,要簡短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新華社長江前線22日22時電(電頭)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1000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20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21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定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犯湯恩伯21日到蕪湖督戰,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至發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8.關于戰爭的新聞50字
南奧塞梯戰爭:南奧塞梯戰爭于2008年8月7日開始,格魯吉亞對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格魯吉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宣布單方面停火不足三個半小時后,聲稱受到南奧塞梯襲擊而派出維和部隊采取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攻占謀求獨立的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四小時后宣稱已經占領三分二南奧塞梯的土地。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隨即表示,因當地許多人是俄羅斯公民,為保護其國民,加上指稱格魯吉亞利用密集炮火進行種族凈化殺害千多至二千多人,俄羅斯將向南奧塞梯地區調派維和部隊。8月8日,俄羅斯軍隊越過國際邊界,進入南奧塞梯地區與格魯吉亞軍隊激戰,并開始空襲格魯吉亞控制地區,當天重新占領茨欣瓦利,俄羅斯的軍事介入迫使格魯吉亞軍隊全面撤退。格魯吉亞另一個分離主義地區阿布哈茲也趁機對攻擊驅趕格魯吉亞軍隊控制的東部地區。
格魯吉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對于俄羅斯的出兵表達譴責,宣布全國進入戰爭狀態,且表示會堅持抵抗俄軍的入侵。格魯吉亞緊急征召大批后備軍和駐伊拉克部隊開往前線。聯合國安理會則召開緊急會議要求雙方停火。至8月12日,梅德韋杰夫宣布停止俄軍在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1937年關于戰爭的新聞簡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