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近幾年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重大的成就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1979-200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9.8%,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口占據世界人口數目的第一位,約十三億三千二百四十六萬人(2009年08月)。
中國陸地國土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擁有領海400多萬平方公里,總面積1400多萬平方公里。
中國有八座位于全世界十大最高的建筑物之列,包括“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建設中的“上海中心”大樓。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一員。
中國是全世界三個擁有可以生產載人太空飛船技術以及航天員出艙技術的國家之一。
中國的綜合軍事力量排名位于世界第三位。
中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居世界第四位(2010年)。
中國是世界公認擁有核武器的五個國家之一。
中文博客現有數量約達到一億零七百多萬個(2008年07月),居世界首位。
中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十億六百多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六億七千多萬戶(2009年5月)[2],居世界首位。
中國互聯網用戶約為三億三千八百多萬戶(2009年06月底)[3],居世界首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國于1964年10月首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中國于1967年06月首顆氫彈試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于1978年實現改革開放。
中國于昆明在1999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于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國沈陽在200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于2007年10月24日18時許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一號(CE-1)”發射成功。
中國于2008年在北京舉行奧運會和殘奧會。
中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以51金、21銀、28銅首次位列奧運金牌榜首位.
中國體育代表團在1984至2008年的奧運會上,共奪得金牌一百六十三塊。
中國于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哈爾濱于2009年2月18日舉辦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中國洛陽于2009年4月10日到4月16日舉辦世界郵展。
中國北京于2009年10月1日舉辦建國60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將有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受閱。總數為352人。
中國濟南在2009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舉辦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
中國香港于2009年12月5日到13日舉辦第五屆東亞運動會。
中國上海將在2010年4月30日到11月1日舉辦世界博覽會。
中國廣州將在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舉辦亞運會。
中國西安將在2011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深圳將在2011年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中國天津將在2013年舉辦第六屆東亞運動會。
中國南京將在2014年舉辦世界青奧會。
2.建國以來70年的成就
1.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實現飛躍。1952年—2018年,GDP從679.1億元躍升至90.03萬億元,實際增長174倍;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
2.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二大國。
3.移動通信、現代核電、載人航天、量子科學、深海探測、超級計算等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
4.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社會保障、扶貧脫貧、生態環保事業全面發展。70年來,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為77歲,森林覆蓋率從197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2.96%。
3.中國近幾年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并作簡短闡述,今年2012)
中國近日連續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 神九飛天、蛟龍探海,中國近日連續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不僅將對我國國防、國際戰略地位產生積極影響,即使是不直接與航天相關的行業,也能從中受惠。
“中國制造”亦可借此良機提升整體品牌形象。 長期以來,中國的一些消費品企業在以自有品牌開辟海外市場時,第一步就是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扭轉海外消費者心目中的低檔形象。
那么,創造“中國制造”中的國際知名高檔品牌關鍵何在? 技術實力和質量當然必不可少,但僅有這些又遠遠不夠。對于日用消費品而言,既然那么多所謂的“世界名牌”都是以低廉的成本在中國生產,那么賣的顯然不是高精尖的技術和珍稀的原料,而是消費者對高品位生活的想象。
這種想象最終以來自哪個國家的品牌為寄托對象,取決于一個國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為什么所謂的奢侈品絕大多數出自歐美發達國家?這是因為在消費者心目中歐美發達富庶,其生活方式即是“高品位生活”的代名詞。
如果中國在國外消費者心目中只不過是一個充滿落后、愚昧和血汗工廠的國家,他們就只會用獵奇的眼光看待中國的一切,而很難接受中國品牌是中高檔品牌的觀念。
4.中國近幾年的成就
嫦娥四號于2018年12月8日發射。今年1月3日,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功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探險家在船上開始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旅程。
2018年10月28日,中國設計建造的第一艘002航母完成了第三次試航。
截至2018年底,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已按預定計劃完成高密度網絡建設,在軌服務衛星數達33顆。
2018年10月1日,中國自主研發的“鯤龍”AG600首次起飛落地。
2018年11月12日,中國“人造太陽”即全超導科學裝置EAST的總加熱功率超過10兆瓦、實現了1億攝氏度離子體運行。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連接廣東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2018年1月30日,中國第一顆X射線天文衛星“慧眼”投入運行。
2018年9月10日,中國自主研制了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下水。
2018年5月9日凌晨,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高分辨率5號遙感衛星。
5.中國近代以來的成就 簡短一點. 重要的.
1、我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研制成功
2、我國第一架高精度電應坐標鏜床研制成功
3、第一輛高級轎車在長春研制成功
4、在前蘇聯的幫助下,我國建成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
5、人民大會堂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建筑物落成
6、很重要的,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7、抗美援朝、
8、兩彈一星
9、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10、三峽大壩、
11、青藏鐵路、
12、收回香港和澳門、
13、神舟飛船、嫦娥一號、
14、2006年起全面停征農業稅、
15、申奧成功
16、收復香港澳門
6.近年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今年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有:1、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體系,整體科技發展水平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2000年國內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總支出為896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1.0%,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在R&D經費總支出中,基礎研究占5.2%;應用研究占17.0%;試驗發展占77.8%。
其中各類企業支出占國內 R&D經費總支出的60.3%,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表明企業逐步成為我國R&D活動的主體。2、科技體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家確定的科技體制改革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
科技工作的戰略重點正在轉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企業科技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242個國家級技術開發類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轉制工作,多數科研機構的運作直接面向市場需求,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資源得到了優化配置;民營科技企業迅速崛起,技術市場發展迅猛;宏觀科技管理體制逐步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科技體制初步形成,國家創新體系的建設正在逐步展開。3、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取得成果。
人類基因測序、納米碳管和納米新材料、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研究、微機電系統研究、南海大洋鉆探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表面科學非線性科學、認知科學以及地球系統科學等新興交叉學科得到迅速發展。
中國大陸科學鉆探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等八項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的建設,為我國的基礎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條件。4、高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
載人航天技術、運載火箭及衛星技術等航天高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兩系法雜交水稻、基因工程藥物、轉基因動植物、重大疾病的相關基因測序和診斷治療等技術的突破,使我國生物技術總體水平接近發達國家。
高清晰度電視、"神威"計算機、大尺寸單晶硅材料、皮膚干細胞再生技術等重大成就的取得,使我國在相應領域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國防科技的發展為增強國防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國防工業的技術進步。
5、工農業科技獲得進展。農業科技方面,僅"九五"期間共培育出600多個新品種,單產增產10%左右。
推廣水稻旱育稀植和節水技術、ABT植物調節劑和小麥旱地全生育期地膜覆蓋栽培等重大技術,有力地保障了我國糧食增產目標的實現。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近70年的重大成就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