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鶴崗的歷史
鶴崗市地處北國邊陲,雖然開發較晚,但歷史文化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
1.遠古遺存
鶴崗地區遠古就有人在此居住,世代傳承,創造了極具地方色彩的文化。鶴崗俗稱“鶴立崗”,取鶴立山崗之意。傳說在上古時期,一群美麗的仙鶴來到這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飛落山崗,繁衍生息,鶴崗因此得名。“鶴立崗”滿語含義為“養鹿場”,所以,鶴崗又有“鹿城”之稱。不只有美麗的傳說,在鶴崗這塊土地上還發現了不少遠古遺址、遺跡,如黑頭山原始社會遺址、東山包原始村落遺址、鲇魚哈小山遺址和富力石斧、峻德石斧等。
(注:這里所說的鶴崗俗稱“鶴立崗”沒有完全講述清楚,是先有上古傳說以漢文得名,還是根據滿文音譯而得名,或者恰巧漢文應對了滿文的音調?
鲇魚哈小山遺址我無從而查,不知與寶泉嶺農場四隊是否同址。如果同址,我們的第二故鄉堪稱歷史悠久哈。特別希望王朋老師能進一步挖掘這段史實。)
2.遼金文化
鶴崗這塊富饒的土地上早就有人類居住,商周時期肅慎人在此居住,這是見于文獻記載的黑龍江地區最早居民。兩漢時期,肅慎人的后裔被稱為挹婁;到北朝時,稱為勿吉;唐朝時稱為靺鞨。唐時屬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轄區。遼金元明清時期,生活在這里的是女真人,遼屬東京道烏隈于厥部;金屬上京胡里改路;元朝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指揮司管轄;清朝屬黑龍江督軍管轄。民國時期,鶴崗地區屬黑龍江省湯原縣管轄。目前,鶴崗地區發現了邵家店古城、奧里米古城遺址、永生金代(平民)古墓群等遼金文化遺存。
(注:肅慎,挹婁,勿吉,靺鞨((音mò hé)為同一系民族,為女真人先世。先秦稱肅慎,兩漢稱挹婁,魏晉稱勿吉,隋唐稱靺鞨,是后世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奧里米古城遺址就在綏濱附近,歷史上蘿北、綏濱一帶曾在遼金時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非常繁榮,后突然一夜之間文明消失。)
3.抗日文化
鶴崗是一座依煤而立的資源型城市。1914年開始發現煤田,1918年開始開發煤礦,始稱興華礦山,簡稱興山。1932年8月,日本侵占礦山,開始長達十余年的野蠻開采,他們不顧人民的死活,采取“要煤不要人”、“以人換煤”的政策,瘋狂掠奪。十余年來,大批的礦工被打死、餓死、病死、累死,死后尸體被拋入荒山溝,形成多處“萬人坑”。目前,鶴崗市的東山萬人坑建設已初具規模,這是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另外,趙尚志烈士紀念館、狼窩二戰展覽館、紅軍紀念碑等也都從不同的側面記述了抗日戰爭。
4.宗教文化
鶴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教徒最多,信奉基督教、佛教、道教教徒也不少,宗教氣氛濃厚。其中,普陀山宗教文化風景區位于普陀山中部,擁有全國東南西北中五方普陀中的北普陀寺,影響較大。另外,三寶寺、露天大佛、露天觀音等也較有名。
除此而外,鶴崗市近年在少數民族文化、煤炭文化、知青文化、黃金文化和俄羅斯猶太文化等方面也進行了一些開發建設,這些建設規模不大,尚未形成較大影響。
2.鶴崗的歷史
鶴崗市地處北國邊陲,雖然開發較晚,但歷史文化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
1.遠古遺存 鶴崗地區遠古就有人在此居住,世代傳承,創造了極具地方色彩的文化。鶴崗俗稱“鶴立崗”,取鶴立山崗之意。
傳說在上古時期,一群美麗的仙鶴來到這個山青水秀的地方,飛落山崗,繁衍生息,鶴崗因此得名。“鶴立崗”滿語含義為“養鹿場”,所以,鶴崗又有“鹿城”之稱。
不只有美麗的傳說,在鶴崗這塊土地上還發現了不少遠古遺址、遺跡,如黑頭山原始社會遺址、東山包原始村落遺址、鲇魚哈小山遺址和富力石斧、峻德石斧等。 (注:這里所說的鶴崗俗稱“鶴立崗”沒有完全講述清楚,是先有上古傳說以漢文得名,還是根據滿文音譯而得名,或者恰巧漢文應對了滿文的音調? 鲇魚哈小山遺址我無從而查,不知與寶泉嶺農場四隊是否同址。
如果同址,我們的第二故鄉堪稱歷史悠久哈。特別希望王朋老師能進一步挖掘這段史實。)
2.遼金文化 鶴崗這塊富饒的土地上早就有人類居住,商周時期肅慎人在此居住,這是見于文獻記載的黑龍江地區最早居民。兩漢時期,肅慎人的后裔被稱為挹婁;到北朝時,稱為勿吉;唐朝時稱為靺鞨。
唐時屬河北道黑水都督府轄區。遼金元明清時期,生活在這里的是女真人,遼屬東京道烏隈于厥部;金屬上京胡里改路;元朝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指揮司管轄;清朝屬黑龍江督軍管轄。
民國時期,鶴崗地區屬黑龍江省湯原縣管轄。目前,鶴崗地區發現了邵家店古城、奧里米古城遺址、永生金代(平民)古墓群等遼金文化遺存。
(注:肅慎,挹婁,勿吉,靺鞨((音mò hé)為同一系民族,為女真人先世。先秦稱肅慎,兩漢稱挹婁,魏晉稱勿吉,隋唐稱靺鞨,是后世滿族一脈相承的祖先。
奧里米古城遺址就在綏濱附近,歷史上蘿北、綏濱一帶曾在遼金時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非常繁榮,后突然一夜之間文明消失。) 3.抗日文化 鶴崗是一座依煤而立的資源型城市。
1914年開始發現煤田,1918年開始開發煤礦,始稱興華礦山,簡稱興山。1932年8月,日本侵占礦山,開始長達十余年的野蠻開采,他們不顧人民的死活,采取“要煤不要人”、“以人換煤”的政策,瘋狂掠奪。
十余年來,大批的礦工被打死、餓死、病死、累死,死后尸體被拋入荒山溝,形成多處“萬人坑”。目前,鶴崗市的東山萬人坑建設已初具規模,這是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
另外,趙尚志烈士紀念館、狼窩二戰展覽館、紅軍紀念碑等也都從不同的側面記述了抗日戰爭。 4.宗教文化 鶴崗地區信奉伊斯蘭教教徒最多,信奉基督教、佛教、道教教徒也不少,宗教氣氛濃厚。
其中,普陀山宗教文化風景區位于普陀山中部,擁有全國東南西北中五方普陀中的北普陀寺,影響較大。另外,三寶寺、露天大佛、露天觀音等也較有名。
除此而外,鶴崗市近年在少數民族文化、煤炭文化、知青文化、黃金文化和俄羅斯猶太文化等方面也進行了一些開發建設,這些建設規模不大,尚未形成較大影響。
3.對鶴崗的簡單介紹作文
我的家鄉---鶴崗,是個煤城,產煤的地方.名山上蒼松翠柏林立,名山的那一條河像一條銀白色的絲帶穿城而過,把家鄉打扮得像一位亭停玉立的少女。
聽大人們說,過去鶴崗是一個非常貧窮落后的小城市,只有坑坑洼洼的土路,還非常窄,每逢下雨,街道一片汪洋,人們無法行走,道路兩旁也只是一些低矮的平房。店鋪里的貨物少得可憐,每天下午五點左右街上的行人就很少很少,顯得非常冷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給家鄉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新建了商店、醫院、書店、學校、老年活動中心等,一幢樓房拔地而起,新修的柏油公路寬闊平坦。每逢節假日,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商店里的貨物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到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家鄉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一個“解放思想,發展經濟”的熱潮正在興起。新建的兒童公園像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城市東北角,那里有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綠樹鮮花。
綠色的草坪上、樹蔭下有石椅、石凳,供人們茶余飯后憩息。公園還有滑梯、轉椅、秋千,這里是孩子們的天地。
當夜幕降臨、月兒冉冉升起的時候,公園里一片寧靜。家鄉,我愛你,這里不僅有我童年的腳印,少年的快樂,更有我對未來的憧憬。
家鄉,我向你保證,我一定要學好本領,將來用我勤勞的雙手把你建設得更加美麗。我的家鄉——鶴崗來自費爾教育。
點這里回到頂部。
4.鶴崗市的變化歷史
鶴崗原為湯原縣下的一個小鎮,俗稱鶴立鎮。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擬于此鎮設置鶴立縣,后因種種原因未遂。
此地是隨著煤炭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自民國三年(1914年)曹鳳陽在此發現炭層后。民國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請,并獲得了采掘權。民國七年1918年)開始開采,同年譽軍鮑貴卿以及財政廳長,實業廳長等人,以個人名義投資,成立鶴崗煤炭礦有限公司,并計劃擴大礦區,鋪設一條從礦山到松花江岸的輕便鐵道。
民國八年(1919年)六月劉尚清(黑龍江省財政廳長)任總辦。民國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礦山站(一名石頭河)到蓮江口鐵路竣工,民國十六年(1927年)二月開始營業。九·一八事變后,建立偽滿洲國,于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設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此后。鶴崗煤礦由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經營。隨著煤炭開采業的不斷擴大,此地迅速發展起來。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偽滿洲國實行行政機構改革之際。由湯原、蘿北兩縣析置鶴立縣,隸屬三江省管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撤銷三江省,鶴立縣劃歸合江省所轄。
解放后,鶴立縣升置市,名為興山市。
1951年改興山市為鶴崗市,后為黑龍江省所轄。
1906年(清光緒三十工年)黑龍江省開始出放“鶴字段”毛荒。1916年清丈完畢。此時在今鶴崗附近出現數十個墾荒村落。1918年(民國7年)沈松年與孫丙午等人合資15萬元成立興華煤礦公司,開發石頭河地方煤礦。1926年鶴崗鐵路開通,煤礦發展。1929年3月,鶴崗煤礦公司駐礦事務所設街基管理員管理街政事務,從此礦山設治,名興山鎮。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軍侵占興山湖,1938年日偽將興山鎮改治興山街,隸屬湯原縣。1939年改隸鶴 立縣。日本侵略者為了加強殖民統治,1941年5月將興山街改為特翰街。還駐有日本憲兵分隊、日本關東軍守備以,設“鶴崗刑務署”、“鶴崗矯正輔導院”兩所監獄。1944年二月興山街改稱鶴崗街。抗日戰爭勝利后,**、民主政府接管鶴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興山市,先后隸屬鶴立縣、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興山市改稱鶴崗市,為松江省轄市。1954年鶴崗市為黑龍江省轄市。1958年鶴崗市劃歸合江專署領導。1966年鶴崗市改由省直轄。
1980年4月24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鶴崗市東風區、躍進區,設立南山區;撤銷鶴崗市群力區、反修區,設立東山區;紅衛區更名為興山區;紅旗區更名為興安區。
1987年11月6日,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縣、綏濱縣劃歸鶴崗市。
5.有什么鶴崗歷史變遷的事件
你好,尊敬的百度知道用戶朋友,,很高興為你解答問題!
現代史上
第一件是1949年11月24日,興山市改稱鶴崗市,為松江省轄市。1954年鶴崗市為黑龍江省轄市。
第二件是1958年鶴崗市劃歸合江專署領導。1966年鶴崗市改由省直轄。
第三件是1980年4月24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鶴崗市東風區、躍進區,設立南山區;撤銷鶴崗市群力區、反修區,設立東山區;紅衛區更名為興山區;紅旗區更名為興安區。
第四件是1987年11月6日,**批準(國函[1997]177號)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縣、綏濱縣劃歸鶴崗市。
祝你天天快樂,如有不足,可以繼續追問,如果滿意請采納,謝謝,O(∩_∩)O~。
6.介紹鶴崗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2006年以來,鶴崗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通過在兩縣六區的轄區內,廣泛進行走訪調查,開展“非遺”項目的調研和挖掘,四年來,通過不斷地努力和認真的整理,到目前共整理出非物質文化資源15個。目前, 整體工作在順利有序地進行,已成功申報并被確立為省級“非遺”名錄 1項“陳祟敬評書藝術”。市級名錄2項“陳祟敬評書藝術”,“龍江酒業傳統釀造技藝”, 南山區區級名錄1項“民間祖傳剪紙技藝”。
省級的 陳祟敬評書藝術
評書由鶴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申報。評書《武林劍俠》由民間故事《九義十八俠》演繹而來,是藝人陳崇敬在師傅陳同運早年所演評書《九義十八俠》基礎上編撰而成,后起名為《武林劍俠》。陳同運演出的評書《武林劍俠》共分四套,有《珍珠燈傳奇》、《西北奪寶》、《血濺宮延》等,共800回。故事以明嘉靖年間皇宮失寶燈為由,引出主人公陸小鳳、馬清風等人受宮延指派,在王爺朱載唇指領下,在民間江湖尋寶,最后擒拿朱成豪、嚴嵩等奸黨,保護御王爺隆慶帝順利登基。陳崇敬說唱的《武林劍俠》屬民間清口,評書長篇,其在北方流傳的百余年中不斷演繹發展,極富地域性色彩。
只找到這些 。。。。。。。。。。.
7.鶴崗的交通歷史
鶴崗原為湯原縣下的一個小鎮,俗稱鶴立鎮。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擬于此鎮設置鶴立縣,后因種種原因未遂。 此地是隨著煤炭業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
自民國三年(1914年)曹鳳陽在此發現炭層后。民國五年(1916年)由沈松年等人向政府提出申請,并獲得了采掘權。
民國七年1918年)開始開采,同年譽軍鮑貴卿以及財政廳長,實業廳長等人,以個人名義投資,成立鶴崗煤炭礦有限公司,并計劃擴大礦區,鋪設一條從礦山到松花江岸的輕便鐵道。 民國八年(1919年)六月劉尚清(黑龍江省財政廳長)任總辦。
民國十五年(1926年)十一月自礦山站(一名石頭河)到蓮江口鐵路竣工,民國十六年(1927年)二月開始營業。九·一八事變后,建立偽滿洲國,于康德元年(1934年)五月,在此設立滿洲炭礦株式會社,此后。
鶴崗煤礦由滿洲炭礦株式會社經營。隨著煤炭開采業的不斷擴大,此地迅速發展起來。
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偽滿洲國實行行政機構改革之際。由湯原、蘿北兩縣析置鶴立縣,隸屬三江省管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撤銷三江省,鶴立縣劃歸合江省所轄。 解放后,鶴立縣升置市,名為興山市。
1951年改興山市為鶴崗市,后為黑龍江省所轄。 1906年(清光緒三十工年)黑龍江省開始出放“鶴字段”毛荒。
1916年清丈完畢。此時在今鶴崗附近出現數十個墾荒村落。
1918年(民國7年)沈松年與孫丙午等人合資15萬元成立興華煤礦公司,開發石頭河地方煤礦。1926年鶴崗鐵路開通,煤礦發展。
1929年3月,鶴崗煤礦公司駐礦事務所設街基管理員管理街政事務,從此礦山設治,名興山鎮。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軍侵占興山湖,1938年日偽將興山鎮改治興山街,隸屬湯原縣。
1939年改隸鶴 立縣。日本侵略者為了加強殖民統治,1941年5月將興山街改為特翰街。
還駐有日本憲兵分隊、日本關東軍守備以,設“鶴崗刑務署”、“鶴崗矯正輔導院”兩所監獄。1944年二月興山街改稱鶴崗街。
抗日戰爭勝利后,**、民主政府接管鶴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興山市,先后隸屬鶴立縣、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興山市改稱鶴崗市,為松江省轄市。
1954年鶴崗市為黑龍江省轄市。1958年鶴崗市劃歸合江專署領導。
1966年鶴崗市改由省直轄。 1980年4月24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鶴崗市東風區、躍進區,設立南山區;撤銷鶴崗市群力區、反修區,設立東山區;紅衛區更名為興山區;紅旗區更名為興安區。
1987年11月6日,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縣、綏濱縣劃歸鶴崗市。
8.鶴崗的名勝古際
鶴崗是個新生城市名勝古際非常少,但是位于鶴崗北部80多公里的蘇北縣名山鎮是中俄邊境旅游勝地,隔江相望的是俄羅斯的是俄羅斯猶太自治洲,這里有國家一類口岸蘇北口岸,有國門、國界碑、中俄會晤廳、了望塔等邊境設施供您游覽。
乘船游中俄界江,俄羅斯猶太州的風光近在眼前。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名山島面積0.53平方公里,金沙鋪筑、草木馥郁,鳥久花香,生態環境保護極佳,生長著樺、柳、榆、楊等多種闊葉樹林。
令人稱奇的是島上的二類保護植物水曲柳樹大多捉對而立,比翼生長,被人們戲稱為“情侶樹”。島上還存著狐貍、黃鼬、松鼠等許多珍貴小動物,常有水禽候鳥棲息島上。
全島景色十分迷人。有金沙灘浴場,有俄羅斯及猶太人風情園。
猶太人風情園是黑龍江省沿邊口岸線上唯一可獨覽兩國三域風情的地方,在這里揭開世界上最神秘、最聰明、最富有的猶太人的面紗,體驗猶太人風情,使您浪漫無限。名山鎮中俄互市貿易區可使您親身體驗與俄羅斯人做生意的樂趣。
(1)乘船游界江:由名山碼頭乘上游船可在中俄界江——黑龍江中一覽兩國風光,俄十月區內獨具特色的“木克楞”民宅和幽靜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2)蘿北口岸:是國際客貨運輸一類口岸,1993年經國家批準正式開關,過客過貨各兩個通道,除可直接對俄過客過貨外,還可進行江海聯運,直達日本海各國家。
1999年經國家批準開通了客貨公路運輸延伸通道,中方車輛可進入俄境內400公里,俄方車輛可進入中方境內100公里。夏季可乘車擺渡直接進入俄境內旅游,各季封江后,車輛可直達俄猶太州各地。
(3)國門、國界碑:在名山黑龍江畔有一處現代建筑風格的“H”型國門,國門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和閃閃發光的國徽,是我國國有尊嚴的象征。“H”是鶴字的拼音字頭,寓意該國門在鶴崗境內,從施轉樓梯登上國門城樓,可俯瞰滾滾的黑龍江和俄羅斯阿穆爾捷特十月區全貌。
國界碑為黑龍江省段235號界碑,碑身高約1.5米。呈方柱型,堅固的基石、醒目的國徽給人一種莊重威嚴而又神圣的感受。
(4)中俄會晤廳:建于1985年,位于蘿北名山江巖,面積360平方米。為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正確及時處理涉外事件,打擊邊境地區走私、販私和其它違法犯罪活動,防止人、畜非法越境,維護邊境地區安全穩定,駐蘿北邊防部隊在這里通過雙邊會晤,解決矛盾,溝通情況,為增時中俄兩國友好關系做出了不懈努力,特別在對俄貿易和開展旅游活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會晤廳閑置時間通過工作人員引導,游人可進入會晤廳參觀或在中俄兩國國旗的圓桌前攝影念。 (5)中俄互市貿易區:位于蘿北名山鎮東部,實行境內關外封閉式管理政策。
俄方公民可持簡化手續進入此貿易區。貿易區的主要活動項目有:商品交易、餐飲、娛樂、旅游觀光等。
中國公民可自由進出互市貿易區,在這里既可以購買到別具特色的俄羅斯及猶太人的商品,又可以親身以體驗與外國人做生意的樂趣。 (6)名山島了望塔:位于名山島至高處,是為保衛國家安全而設置的觀察設施。
塔高29米,塔上可同時容納50余人。登上塔頂,俄方情況一覽無余。
(7)名山島金沙灘浴場(水上樂園):是黑龍江水長期沖積形成的灘涂,沙質細軟、顏色金黃,是夏季嬉水的極好場所,餐飲、健身、娛樂設施齊全,備有太陽傘、帳篷、充氣墊、救生衣和泳衣和泳帽等品。浴場背后有大片繁茂的柳樹林,大有海南林風貌。
江中暢游、沙灘浴日、柳下乘涼,讓你盡享回歸大自然之美。 (8)名冊島度假村:名山島設有十幾處供游人度假休閑的別墅區,建筑風格多姿多彩,服務風格各異,休閑娛樂設施一應俱全,飲食有南北各種風味小吃,有現捕現烹的黑龍江特產“三花五羅魚”。
在避暑度假旺季,這里召開中小型會議、集體度假野游、家庭休閑、情侶渡蜜月的理想場所。 (9)名山島猶太人風情園:仿照以色列猶太建筑的傳統風格設計,建筑面積1200多平方米,薈翠了猶太民族的的優秀思想和文化。
設有近200平方米的歌舞餐廳和各種餐飲娛樂包房、客房,聘請猶太廚師、猶太歌舞團和猶太服務小姐進行表演和服務,可接待會議和團隊游客。身臨其境,您可盡情欣賞猶太人美麗多情的狂歡舞姿;品味鋒太人獨特的美味佳肴;領略猶太人詼諧幽默的藝術情趣等。
(10)名山島俄羅斯風情園:是仿俄羅斯都市歐洲建筑風格及鄉村“木克楞”民居為一體的建筑群,面積1500多平方米。內設俄斯民俗文化展覽飲館、俄式面包房、俄式餐廳、的式歌舞廳、俄式客房。
聘請俄羅斯面包師、歌舞團和服務小姐為您表演和服務,使您不必到俄羅斯就可以領略到地道正宗和風情萬種的俄羅斯風情,并可以購到正宗的俄民間工藝品等小商品。 (11)名山島龍王廟:相傳東海龍王敖廣的小兒子黑龍投胎人間后,在東海北岸的大江里與危害百姓的一條兇惡的白龍進行了殊死搏斗,在百姓的幫助下終于趕走了白龍,兩岸人民過上了太平生活,因此百姓把這條江叫黑龍江。
為了這個美麗支人的傳說,后人在名山島上建造了一座龍王廟,一年四季都有人到此供奉香火,既表示對黑龍的拜謝,又祈禱風調雨順,康泰平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鶴崗百年歷史簡短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