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節的童謠
一、《中秋節》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
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二、《月姐姐》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打麥場邊屋檐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一不留神摔地下,連聲喊痛叫媽媽。云里月姐說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三、《中秋月亮掛夜天》中秋月亮掛夜天,我追月亮田野間。想問月亮哪里去,月亮沖我眨眨眼。
水中月亮平平扁,我戲月亮池塘邊。擊破月亮滿塘星,月亮一會又變圓。
月亮躲在云里面,我在月下蕩秋千。月亮出來笑一笑,秋千蕩到白云邊。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
四、《月光光》月光光,照谷場,谷場上,農人忙。今年稻谷收成好,家家戶戶樂陶陶。
五、《中秋夜》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擺果餅,燒線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紅柿,切蛋黃,賞罷月亮入夢鄉。乘火箭,月宮逛,看看嫦娥和吳剛。
2.中秋歌謠 短的 急
拜月娘
拜月娘 拜月 好頭毛 好嘴齒
大是兄 細是地 月娘仔
你不可給阮割耳
童謠
月亮光光 騎馬燃香
東也拜 西也拜
月婆婆 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買賣
不賺多 不賺少
一天賺三大元寶
椅仔姑
請你八月十五來坐土
土腳起 鉸蓮花 繡蓮子
蓮子燴 姑仔今年你幾歲
三歲三 穿白衫 滾烏邊
穿繡裙 繡荷包
荷包腰肚圍 穿色褲滾青邊
也有花 也有粉
也有胭脂給你姑仔點口唇
也有鉸刀尺 也有花粉鏡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來顯圣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餅/大餅勿吃吃小餅
小餅勿吃吃香稃/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拜月娥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樹
婆娑樹上掛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葉葉興旺生好子
月娥出來免災星/家中添財又添丁
(浙江松源)
全家拜月
八月初一/太平初一/月到中秋/全家拜月
寶塔燈/照照天地/花下藕
藕絲連連/紅石榴
榴開見子/團圓餅
夫妻同偕到老/和家和睦團圓
(拜月時女子在前,男子于后,身體略偏。也有“男不拜月”之說。 傳說拜的是月中吳剛。是日,還要摘下端午時掛的鐘馗像掛上紫微天官像。)
中秋夜
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
擺果餅/燒線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紅柿/切蛋黃/賞罷月亮入夢鄉
乘火箭/月宮逛/看看嫦娥和吳剛
月餅我愛吃
月餅圓又圓/ 咬一口/香又甜/教我如何不想念
盼中秋/等月圓/月餅端上我心歡
不等爺奶慢/不管弟妹玩/我先把上一快解解讒
啊/月餅好好吃個遍/ 管它肚子愿不愿
月姐姐
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
打麥場邊屋檐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連聲喊痛叫媽媽。
云里月姐說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月光光
月光光,照谷場,
谷場上,農人忙。
今年稻谷收成好,
家家戶戶樂陶陶。
月餅
月餅月餅真好吃
冬過愛吃大月餅
中秋佳節賞月圓
冬過自在月餅中
3.關于中秋節的小兒歌
中秋月亮掛夜天,
我追月亮田野間。
想問月亮哪里去,
月亮沖我眨眨眼。
水中月亮平平扁,
我戲月亮池塘邊。
擊破月亮滿塘星,
月亮一會又變圓。
月亮躲在云里面,
我在月下蕩秋千。
月亮出來笑一笑,
秋千蕩到白云邊。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
月光光
月光光,照谷場,
谷場上,農人忙。
今年稻谷收成好,
家家戶戶樂陶陶。
拜月娥
月娥姐,月明明
月中有株婆娑樹
婆娑樹上掛紫微
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
枝枝葉葉興旺生好子
月娥出來免災星
家中添財又添丁
中秋夜
中秋夜,亮光光,
家家戶戶賞月忙。
擺果餅,燒線香,
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紅柿,切蛋黃,
賞罷月亮入夢鄉。
乘火箭,月宮逛,
看看嫦娥和吳剛。
中秋節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
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
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餅
大餅勿吃吃小餅
小餅勿吃吃香稃
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月姐姐
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
打麥場邊屋檐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連聲喊痛叫媽媽。
云里月姐說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全家拜月
八月初一,太平初一
月到中秋,全家拜月
寶塔燈,照照天地
花下藕,藕絲連連
紅石榴,榴開見子
團圓餅,夫妻同偕到老
和家和睦團圓
4.節日的兒歌
1、《傳統節日》
春節鞭炮徹夜響,
元宵湯圓個個圓;
清明時節雨紛紛,
端午家家粽子甜;
七夕鵲橋來相會,
中秋游子把家還;
重陽佳節敬老人,
除夕全家人美滿。
2、《新年到》
新年到, 放鞭炮,
噼噼啪啪真熱鬧。
耍龍燈, 踩高蹺,
包餃子, 蒸甜糕,
奶奶笑得直揉眼,
爺爺樂得胡子翹
3、《元宵節》
廣場上,真熱鬧,
擺滿元宵原材料。
你搓搓,我按按,
大家動手做元宵。
比一比,賽一賽,
元宵游戲多好看。
4、《清明謠》
清明三月時,嫩餅夾滸苔。
上山去掃幕,祖先不忘記。
親堂伯叔共兄弟,
相招相邀到墓邊。
有的鋤雜草,有的添土庀;
有的擺果子,有的插花枝。
叔公互相講故事,
以前生活真艱辛,
珍惜今天好日子。
5、《端午謠》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
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
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6、《中秋節》
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八月十五月正高,月亮婆婆過生日。
甜月餅、紅柿子、蘋果香蕉紫葡萄。
送給婆婆過生日,婆婆對著我們笑。
7、《重陽節》
紅葉飄,黃葉飄,藍天高高白云繞。
九月九,重陽節,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登上山頂四下瞧。
5.關于中秋節的又短又深動的童搖
拜月娘 拜月娘 拜月 好頭毛 好嘴齒 大是兄 細是地 月娘仔 你不可給阮割耳 童謠 月亮光光 騎馬燃香 東也拜 西也拜 月婆婆 月奶奶 保佑我爹做買賣 不賺多 不賺少 一天賺三大元寶 椅仔姑 請你八月十五來坐土 土腳起 鉸蓮花 繡蓮子 蓮子燴 姑仔今年你幾歲 三歲三 穿白衫 滾烏邊 穿繡裙 繡荷包 荷包腰肚圍 穿色褲滾青邊 也有花 也有粉 也有胭脂給你姑仔點口唇 也有鉸刀尺 也有花粉鏡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來顯圣 中秋拜月歌 月亮亮/吃大餅/大餅勿吃吃小餅 小餅勿吃吃香稃/吃了餅/風調雨順 吃了稃/生活步步高 拜月娥 月娥姐/月明明/月中有株婆娑樹 婆娑樹上掛紫微/紫微星出保子星保夫星 保男保女接宗支/枝枝葉葉興旺生好子 月娥出來免災星/家中添財又添丁 全家拜月 八月初一/太平初一/月到中秋/全家拜月 寶塔燈/照照天地/花下藕 藕絲連連/紅石榴 榴開見子/團圓餅 夫妻同偕到老/和家和睦團圓 (拜月時女子在前,男子于后,身體略偏。
也有“男不拜月”之說。 傳說拜的是月中吳剛。
是日,還要摘下端午時掛的鐘馗像掛上紫微天官像。) 中秋夜 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 擺果餅/燒線香/大家一起拜月亮 分紅柿/切蛋黃/賞罷月亮入夢鄉 乘火箭/月宮逛/看看嫦娥和吳剛 月餅我愛吃 月餅圓又圓/ 咬一口/香又甜/教我如何不想念 盼中秋/等月圓/月餅端上我心歡 不等爺奶慢/不管弟妹玩/我先把上一快解解讒 啊/月餅好好吃個遍/ 管它肚子愿不愿 月姐姐 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中秋月,凈無暇,圓如鏡子照我家。 打麥場邊屋檐下,照著地上小娃娃。
娃娃牽手同玩耍,轉個圈兒眼昏花, 一不留神摔地下,連聲喊痛叫媽媽。 云里月姐說他傻,引得大家笑哈哈。
月光光 月光光,照谷場, 谷場上,農人忙。 今年稻谷收成好, 家家戶戶樂陶陶。
月餅 月餅月餅真好吃 冬過愛吃大月餅 中秋佳節賞月圓 冬過自在月餅中 臺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 睡眼朦朧,恍若夢中; 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6.有關中秋節的歌曲有哪些
有關中秋節的歌曲有:《但愿人長久》、《十五的月亮》、《十五的月亮圓又圓》、《中秋月兒圓 》、《相約在月圓時節》。
1、《但愿人長久》詞:蘇軾(宋) 曲:梁弘志 演唱:鄧麗君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十五的月亮》作曲:石鐵源、徐錫宜 作詞:石祥 原唱:董振厚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你)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我)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你)在家鄉耕耘著農田,你(我)在邊疆站崗值班。啊豐收果里有我(你)的甘甜,也有你(我)的甘甜;軍功章啊,有你(我)的一半,也有我(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我(你)孝敬父母任勞任怨;你(我)獻身祖國不惜流血汗 我(你)肩負著全家的重任,你(我)在保衛國家安全 啊!祖國昌盛有你(我)的貢獻,也有我(你)的貢獻;萬家團圓,是你(我)的心愿,也是我(你)的心愿。啊!啊……也是我(你)的心愿3、《十五的月亮圓又圓》演唱:有為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圓圓的月亮掛天邊 我捧起無家可歸的小燕子,燕子和我一樣沒有了家園 燕子啊燕子快快看,解放軍的叔叔來到咱身邊 為我抹去眼角的淚,洗清滿是泥土的臉 叔叔抗洪不知疲倦,就像爺爺講述的當年,講述的當年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圓圓的月亮掛天邊 我懷抱無處可去的小燕子,沒有了學校愁容滿面 燕子啊燕子抬頭看,陽光雨露化甘泉 叔叔為我做奉獻,阿姨為我送溫暖 幫我們建起新學校,校園的紅旗又迎風招展,迎風招展 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圓圓的月亮掛天邊 月光融進我心愿,月光融進我心愿 愿祖國大家庭幸福團圓,我愿祖國大家庭幸福團圓 幸福團圓,幸福團圓4、《中秋月兒圓 》詞:丁當 曲:李凱 演唱:蘇世一 月兒圓月兒圓,月兒的臉盤像花顏 孩兒盼孩兒盼,孩兒的心房如花瓣 月光如水水如天,天邊炊煙飄過肩 外婆菜肴美又鮮,碗中月兒圓又圓 今夜好夢來敲門,夢中溜進廣寒宮 身上滿是桂花香,嘴角掛上月牙彎 月兒圓月兒圓,月兒的臉盤像花顏 孩兒盼孩兒盼,孩兒的心房如花瓣 月兒圓月兒圓,月兒的臉盤像花顏 孩兒盼孩兒盼,孩兒的心房如花瓣 月光如水水如天,天邊炊煙飄過肩 外婆菜肴美又鮮,碗中月兒圓又圓 今夜好夢來敲門,夢中溜進廣寒宮 身上滿是桂花香,嘴角掛上月牙彎 月兒圓月兒圓,月兒的臉盤像花顏 孩兒盼孩兒盼,孩兒的心房如花瓣 月兒圓月兒圓,月兒的臉盤像花顏 孩兒盼孩兒盼,孩兒的心房如花瓣 孩兒盼孩兒盼,孩兒的心房如花瓣5、《相約在月圓時節》填詞:任志萍 譜曲:關峽 演唱:宋祖英 我心中彌漫太久的飛雪,是為那寒風中的痛別 咫尺天涯兩個世界,濃濃的云霧將我隔絕 難忘那苦寒的年月,讓期待的心靈冷卻 多少次與你相約,卻走不出漫漫長夜 分隔的淚水在身后凝結,歡聚的春風融化了冰雪 再一次與你相約,相約在月圓時節 經歷風風雨雨的歲月,相聚的期盼從沒有泯滅 花開花謝月圓月缺,百年的夢幻已化作喜悅 歌聲在星空中跳躍,讓笑臉在淚花中重疊 再一次與你相約,就在那月圓時節 分隔的淚水在身后凝結,歡聚的春風融化了冬雪 再一次與你相約相約,相約在月圓時節 相約在月圓時節。
7.關于中秋節的簡單搞笑的兒童腦筋急轉彎
中秋謎語: 1、中秋歸來(打一詞牌名) 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 3、中秋菊開(打一成語) 4、明月照我還(打一明代人名) 5、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6、寂寞嫦娥舒廣袖(打一舞蹈術語) 7、華夏共賞中秋月(打一旅游用語) 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語) 9、清風拂面中秋夜(打一四字常用語) 10、一輪明月掛中天(打一四字股市術語) 11、舉頭望明月(打一中藥名) 12、中秋月餅(打一電腦名詞) 13、中秋別后重團圓(打一影片名) 14、中秋望月(打一《紅樓夢》詩名) 15、中秋過后又重陽(打一鄭板橋詩句) 答案是: 1、八歸 2、月季 3、花好月圓 4、歸有光 5、賞光 6、水袖 7、觀光 8、花好月圓 9、明月清風 10、日漲盈虧 11、當歸 12、軟盤 13、第二次握手 14、賈語村的,《對月寓懷》: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15、一節復一節。
8.中秋節的傳說.由來.故事或者兒歌只要簡單的答案,謝謝了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
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
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 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