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馮小剛的電影《芳華》怎么評價
馮小剛的《芳華》講的是一代人的青蔥回憶。對于年輕的一代也許感觸并沒有那樣深刻,但是他也是代表著上個年代的前輩們深刻的青春。馮小剛的《芳華》雖然在評價上有好有壞,但是足夠豐富。馮小剛作為導演,他的《芳華》是基于他年少時的朦朧認知,是他所感動和珍惜的點滴。也是大多數人的感同身受。作為一個個人指導的作品,馮小剛已經盡量做到大眾的共鳴。他擅長的共情和感情渲染有豐富的融揉進這部作品中去。雖無法概括所有人的年少,但也做到了經典和懷舊。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芳華》,他不被人放映在電影院中,卻在每個午夜夢回中回溯。《芳華》不吭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任何作品都是。但它能做到了讓看過它的人回憶起自己的那些年,回憶起那些最可愛的人,回憶起曾經,總不會是一件壞事。它讓那些過了自由自在的年齡的人們感慨萬千,一場電影過后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聽著一首《絨花》,和身邊的朋友聊聊,直至所有謝幕。
但是不得不說,即使是馮小剛,也有不擅長的地方。而他也確實狡猾的很。《芳華》是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的題材,他不敢表述太多個人意愿,只能在小背景下,斷斷續續的敘說,跳過敏感隱晦的細節,將一切感慨歸為了青春。
最為創作者只是鋪陳敘述的載體,卻沒有載上更加細膩的情感。所有的情感源自于觀眾心中的《芳華》,而電影《芳華》僅僅是個媒介,像個走馬燈吧那個時代斷斷續續的播放,你所感悟的便是你的,但不是他馮小剛說的。這就是他聰明之處吧。
2.如何觀賞,評價電影《芳華》
《芳華》無論質量上如何評判,都能感受到馮、嚴二人對于文工團時代的留戀,以及想要努力把這個故事講得飽滿真摯的誠意,從這個角度來說,《芳華》是2017華語片中值得尊重與細細品味的電影。但誠意并不代表著這部作品的盡善盡美,相反,由于馮小剛過于努力地想把它呈現好,往里面添加了太多主題,使電影十分滿溢,再加上敘事節奏上的緩慢與混亂,整部片子被拖的冗長無比,觀影趣味性也大大降低,尤其是從黃軒飾演的劉峰被下放之后,由于線索分散開來,導致幾條主線都沒有講好。
馮小剛一直以來習慣的都是單線敘事,但在《芳華》中真正的線索人物蕭穗子,主要的表述情感的方式都在旁白當中,對她本身的印象除了陳燦的情感之外再無其他,而何小萍、劉峰等人物也隨之淡化,使得這出群像戲看似塑造了很多角色,但真正深入人心的卻基本沒有,影片寄托的情感也就只能浮于表面了。
《芳華》值得肯定的有演員們的表演,黃軒、苗苗、鐘楚曦等人對于大銀幕來說,還是處于新人階段,這樣的選擇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會成為流量明星當道的大環境中的一股清流,定會帶給觀眾眼前一亮之感;而用不好就很容易破壞故事整體的融洽性,繼而變得支離破碎,但馮小剛用《芳華》證明,幾位演員的表現清純自然,富有活力與青春氣息,到了后面的年齡跨度部分,也較好地詮釋了各自的角色。
《芳華》注定是一部難以蓋棺論定的作品,它的藝術性以及對于時代的思考與當下娛樂至死的思潮是相互沖突的,可能確實需要一點時間,來漸漸發現到它當中的長處與不足。但它的誠意是毋庸置疑的,在2017年末,可以看到這樣的一部影片,也算是一種告別與懷念。它最大的意義還是在于,用心呈現的電影和故事,即使經過了再多的磨難和挫折,觀眾也一定能夠感受得到。需要這樣的作品,歡迎這樣的作品。
3.芳華觀后感
看了《芳華》,走出電影院的時候,心里五味雜陳,雖說人類的悲歡并不能相通,我們無法體會到上個世紀人們的悲歡,但我想有一點一定是相通的,那就是人性。
電影里黃軒扮演的劉峰,是個典型的悲劇式人物,而他悲劇的源泉,竟是因為太善良。他一個人包攬了文工團里所有的臟活累活,去北京接受表彰的時候大包小包拎回來的全是戰友爸媽托捎過來的東西,吃餃子永遠吃破的,別人問他還笑嘻嘻的說:我不吃誰吃啊。
廚房豬跑了這種事都來找劉峰。就連最后晉升的機會,他都可以拱手讓人。
上司為他惋惜,他竟然憨笑著說:我覺得戰友比我更需要這個機會!正是因為有了上面種種來者不拒的行為,文工團的人從來不感謝劉峰的奉獻,反而打心眼里認定:劉峰就應該是好人,劉峰做這些就是理所當然,他不做誰做?劉峰的善良,在他們的眼里一文不值。這也奠定了這個老好人的悲劇,當他因“猥褻事件”被發配邊遠地區的時候,除了同病相憐的何小萍,沒人站在他這一邊。
電影里嚴歌苓的一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劉峰的“悲劇”: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說到底,就是劉峰的善良“害了他”。
自古以來,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特別是這個專挑軟柿子捏的社會,善良好像變成了一個很多人不愿意去觸碰的詞,它不再和優秀的品質關聯,反而容易變成別人欺負你的理由。
4.電影芳華諷刺了什么
電影芳華諷刺體制,諷刺這個社會,諷刺命運,諷刺人性。
從一開始,文工團人的做派,性格,人性,就體現出來,完全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片子從一開始揭露了一群高干子弟欺負一個低層社會來的女孩何小萍。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芳華》故事源于2013年馮小剛和嚴歌苓的一個約定——因為兩人都曾在文工團服役,成長的年代也差不多,所以約好創造一個貼近親身經歷的文工團故事。2016年4月嚴歌苓寫完了初稿,當時這本書還叫《你觸摸了我》,5月份馮小剛導演就已經決定按照小說來挑選演員。
在電影名字上,嚴歌苓提供了幾個名稱《好兒好女》、《青春作伴》、《芳華》等,最終馮小剛選中了《芳華》,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5.電影芳華,你們看了是什么感受
恰當遠離自私自利、口蜜腹劍、陽奉陰違、反復無常之陰惡小人,對待此種人能一刀斃命就一刀斃命,要不然就離心離德敷衍完事。
盡量挨近一些濟困扶危、以誠待人、心口如一、說一不二之仁惠正人,這樣你不知不覺中也會受他們所影響感染,變得活躍進步,成為謙謙正人。”嚴歌苓說,這部芳華是馮小剛的命題作文,但她自己也沒徹底依照要求寫。
熱情、夸姣的芳華回憶之外,人道,帶來了更深入的抵觸點。夸姣確實絢爛,但在紛繁復雜的人物聯系中,更讓人深省的,是那些穿越年代照舊見效的交際規矩。
由于,人道不會變。感謝各位觀看。
6.電影芳華劇情解析
《芳華》是由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嚴歌苓編劇,黃軒、苗苗、鐘楚曦主演。
該影片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影片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
樂于助人、質樸善良的劉峰(黃軒 飾),和從農村來,屢遭文工團女兵歧視與排斥的何小萍(苗苗 飾),“意外”;離開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團,卷入了殘酷的戰爭,在戰場上繼續綻放著血染的芳華。他們感受著集體生活的痛與暖、故人的分別與重逢,還有時代變革之下,每個人的渺小脆弱和無力招架。
而昔日的文工團戰友蕭穗子(鐘楚曦 飾)、林丁丁(楊采鈺 飾)、郝淑雯(李曉峰 飾)、陳燦(王天辰 飾)等人,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每個人的命運大相徑庭,擁有著出人意料的人生歸宿……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