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舉兩位愛崗敬業的勞動者的事跡
圖書館愛崗敬業先進事跡--平凡中的奉獻 袁玉鳳愛崗敬業是人類社會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
從大的方面來說,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
從小的方面講,比如我們圖書館,每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崗位都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保障,也是圖書館存在和發展的必需。圖書館要發展,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不斷強大,立于不敗之地,沒有我們每一位同志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不行的。
作為師大人,作為圖書館人,為了學校的前途,為了圖書館的榮譽,做一名愛崗敬業的人,是職業道德對我們最起碼的要求。一、在平凡的崗位工作,很光榮我們都是勞動者,勞動者當然光榮,光榮就來自我們平凡的崗位。
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一個人,一旦愛上了自己的職業,他的身心就會融合在職業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所謂敬業就是用一種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忠于職守,盡職盡責。一所學校沒有人當校長是不行的,一個圖書館沒有人當館長是不行的。
我要說的是,一所學校、一個圖書館,沒有人在每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工作更是不行的。也許想當校長、館長的人很多,但校長、館長只需要一個人,而我們圖書館普通的工作崗位卻需要很多人。
無論你是心甘情愿的,還是不得已而為之,只要是在自己既得的工作崗位上認真負責,盡心盡力,遵守職業道德,這就是一種奉獻精神,就是光榮的。 新賓縣衛生局舉辦愛崗敬業先進事跡報告會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強化愛崗敬業理念,4月18日,縣衛生局邀請省巾幗標兵,市優秀**員、科技帶頭人、十大明星職工、撫順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劉姝娜來我縣作了題為“大海用不滿”的愛崗敬業先進事跡報告。
劉姝娜同志舍小家為大家的高尚情操、對工作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在與會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為廣大衛生系統職工樹立了楷模。此次報告會,在全縣衛生系統掀起了學先進,爭標兵的熱潮,對加強醫療衛生人員愛崗敬業思想教育,提高其工作責任心和思想素質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名人敬業事例
1 居里夫婦的實驗室條件極差,夏天,因為頂棚是玻璃的,里面被太陽曬得像一個烤箱;冬天,又冷得人都快凍僵了。居里夫婦克服了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為了提煉鐳,他們辛勤地奮斗著。居里夫人立即投入提取實驗,她每次把20多公斤的廢礦渣放入冶煉鍋熔化,連續幾小時不停地用一根粗大的鐵棍攪動沸騰的材料,而后從中提取僅含百萬分之一的微量物質。 2“字字看來都是血”:曹雪芹晚年貧病交困,在北京西村時,“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舉家食粥酒常賒”。在這樣的困境中,他仍然勤奮寫作《紅樓夢》,披閱10載,增刪5次,真是“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問世已200余年,成為我國古典文學的光輝巨著,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3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每天黎明即起,堅持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六時的“科學知識講座”。4著名畫家黃賓虹生前每晚必畫,一次可畫8張;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每天觀察天氣,記錄氣象日記。5孫中山在國外流亡時期,經濟十分困難,但他省錢買書,每天必讀,他說:“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6俄國大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寫,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關進牢房,在那里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長篇小說《怎么辦》等一系列作品。
共有六條,請你從中挑選吧!
3.關于敬業的名人事例
只有敬業的人才能成功,從古至今有很多敬業的人,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
1、三尺柜臺任馳聘:張秉貴出生于北京,17歲起在德昌厚食品雜貨店當店員。他常對人講:“我們售貨員要胸有一團火,溫暖顧客心。”他為了苦練售貨基本功和全身心投入柜臺工作,常年住在集體宿舍,每星期休息時才探家一次,一直到退休,30年來從未打破這個規律。柜臺外,他為了把自己的眼變成天平,把自己的手變為秤,把自己的頭腦變成計算器,經常練到深夜,直到眼睛熬紅,手臂不能動彈。柜臺內,張秉貴更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他的微笑溫暖著每一個顧客。張秉貴在百貨大樓售貨30年,接待顧客數百萬人次,從來沒有和顧客慪過氣,吵過嘴,態度始終和藹可親。
2、克勞德從小立大志:克勞德?昂利?圣西門出身于貴族家庭,自幼生活優裕。但他從少年時起就立下大志,決心用知識為人類造福。15歲時,他就囑咐仆人,每天凌晨用這樣的話喚醒自己:“克勞德先生,起來吧,偉大的事業在等待著您。”他用自己所確立的遠大目標激勵自己,幫助自己戰勝了惰性,不斷地投身于自己所創造的事業中去,終于成為杰出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了自己探索的足跡。
3、祖國的事業高于一切:陳金水出生于錢塘江畔,從氣象學院畢業后,他只身來到青藏高原,單槍匹馬建起了世界上最高的氣象觀察站。這里的環境十分惡劣,終年積雪,空曠無人;由于低壓,他吃不到煮熟的飯;由于寸草難生,他吃不到新鮮的蔬菜;由于缺氧,他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然而,陳金水絲毫沒有動搖他獻身祖國氣象事業的決心,在這里一蹲就是30年,印證了他的一句肺腑之言:我的一切屬于祖國的氣象事業。
4、超越生命的壯舉:1996年1月26日,中央軍隊授予李國安“模范團長”榮譽稱號,并給他頒發一級英模獎章。時年50歲的李國安,在內蒙古邊疆戰斗了35個春秋。1994年,他不顧醫生的勸阻拖著重病之軀,腰扎15厘米寬的“鋼圍腰”,忍受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奔波4個多月,長驅2.48萬公里,終于換來了8000里邊防的詳細水源分布,22萬字的邊疆水文地質調查報告,填補了國家空白。任團長5年,他率領給水團轉戰160萬公里,打出的水,可解決128萬城市人口或256萬農村人口用水。他們在被視為無水的沙漠戈壁找到了水,在北緯40度以北開創了我國冬季成井的先例……創造了我國水利史上的一系列奇跡。
5、名人的每一天: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每天黎明即起,堅持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六時的“科學知識講座”;著名畫家黃賓虹生前每晚必畫,一次可畫8張;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每天觀察天氣,記錄氣象日記;孫中山在國外流亡時期,經濟十分困難,但他省錢買書,每天必讀,他說:“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俄國大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寫,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關進牢房,在那里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寫出了舉世聞名的長篇小說《怎么辦》等一系列作品。
6、臨終前還在工作:愛因斯坦,臨終前幾小時還在工作。當朋友問他有什么事時,他回答:“我只希望還有若干小時的時間,讓我能夠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7、名人的最后時刻: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是自然科學基本定律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者。門捷列夫年過七旬以后,由于積勞成疾,雙目半盲,但他依然奮斗不息。他每天從清晨開始工作,一口氣寫作到下午5點半,6點吃“中飯”,飯后又繼續寫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清晨5時,門捷列夫因心肌梗塞坐在椅子上去世,面前的寫字桌上,是一本本寫完的著作。他死去時,手里還緊握著筆。
4.愛崗敬業小故事200字
在荷蘭,一個初中剛畢業的青年農民在一個小鎮找到了門衛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60年。
在這個清閑的崗位上,他沒有悠閑,而是選擇了打磨鏡片,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的專注和細致,技藝超過了專業水平,磨出的復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專業人士都高,借助他磨的鏡片,他終于發現了當時世界還不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
他獲得了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英國女王親臨小鎮去看望他。他老老實實地把手中的鏡片磨好,不僅成為了科學家,而且,因為專注和勞動,也確保了健康,他活了90歲。
這人的名字叫萬"列文虎克。
5.愛崗敬業,埋頭苦干的各行各業先進模范人物有哪些
1、陳娜,女,漢族,1983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師。
她以先進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在校級、市級、國家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文科組一等獎第一名的佳績,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天津市優秀**員、天津市最美女教師等稱號。她勤于鉆研教學方法,樂于創新“第二課堂”。
她以學術研究為基石,以教學工作為陣地,將學術理想與教育理想合二為一的教學風格,深受學生認可。她知行合一、學思并重,以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的高尚情懷和勤奮嚴謹、自樹樹人的切實行動彰顯著高校青年教師的善美風采。
2、黃凱,男,漢族,1988年6月出生,中共預備黨員,上海鐵路局上海客運段滬薩車隊列車長。2010年,他來到要求最嚴、標準最高、環境最艱苦的滬薩車隊參加工作。
工作中他善于鉆研,勤于思考,為了更好的服務旅客,他在班組內創建了“天路服務研討小組”,推出了“旅途五保健操”“降壓保健操”“三穴位按摩法”等特色服務,并制定了針對藏族旅客的“滬薩四情服務”,受到社會一致好評。多年來他帶領班組青年安全運送旅客達1300萬人次,連續多年榮獲全路紅旗列車、上海市民族先進集體等榮譽。
他把列車作為發揮光與熱的沃土,立足本職崗位,心系廣大旅客,勇于擔當奉獻,用先鋒模范行動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3、惠若琪,女,漢族,1991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女排、江蘇女排隊長。
她曾多次受到傷病侵襲,更是兩次接受心臟射頻手術,但是她毫不畏難,笑面挑戰,經過自身的不懈努力,最終戰勝病魔,并帶領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上勇奪桂冠。在今年的全國女排聯賽中,身為隊伍核心的她,與隊友精誠合作,奮勇拼搏,為江蘇女排奪得了建隊以來的第一個全國冠軍。
作為中國女排新一代的領軍人物,她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以堅強的意志、頑強的作風以及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影響著廣大青少年,在傳播正能量的同時,也擴大了排球運動的影響力。90后的她完美詮釋了“為國爭光,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無愧于新時期傳承中國女排精神的擎旗手。
4、李峰,男,漢族,1983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飛行部二分部機長。日本大地震,他是第一個執行航班任務的人;在東航北京,他是每年飛行時間最多的機長;每當有重大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沖在最前面。
在2011年3月日本地震后,李峰主動請求執行第一班飛赴日本執行救援任務,接回滯留日本的旅客。他還主動參與了汶川地震救援、歷年兩會及奧運等重大航班保障任務。
作為北京飛行部組建之初的一名飛行人員,李峰時時處處以大局為先,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年飛行990余小時,在保障飛行安全的同時,還主動舍棄個人休息時間協助分公司完成生產調度工作。 5、連李輝,男,漢族,1989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建三局南方公司廈門經理部工程師。
大學畢業時被評為云南省優秀畢業生,參加工作后,他立足平凡崗位,常年奮戰在中國建筑重點項目攻堅第一線,苦干實干,創新突破,多次攻克重大工程難題,牽頭的“提高弧形飄帶施工一次合格率”方案在全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大賽中被評為全國一等獎第一名,所帶領團隊也被評為“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多項質量攻關成果獲得全省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省級金獎、銀獎,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一項,是系統內最年輕的國家一級建造師之一。
參考資料:人民網 - 2017年全國愛崗敬業好青年。
6.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事跡
愛崗敬業模范事跡材料
xx一個80后組工干部的代表,他認真負責,愛崗敬業,對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勞任怨,不辭勞苦,從未因家事請過一天假;他謙虛謹慎,公道正派,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優秀組工的深刻內涵。
敬業奉獻,是他的組工情懷
組織部門工作壓力大、強度高,往往一項工作沒完成,第二項、第三項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飯”,不管怎樣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都從沒耽誤過。為了較好的應對臨時任務,他經常利用休息日和節假日,主動加班加點,從未抱怨過。
春節期間為摸準全縣基層、基礎工作的現狀,他和同事連續奮戰一周,起草調研材料,當家家戶戶團聚時,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倒頭就睡,早已把過節忘在了腦后。妻子分娩,他在加班,醫生說:“他是個不稱職的丈夫、不合格的父親”;家里裝修房,他白天上班,晚上打掃家,鄰居抱怨:“半夜吵得不讓人休息”……逐漸地,家人由不解到無奈,由無奈到理解,直至此刻為了給他騰時光干工作,都習以為常的支持他。[由整理]
年初,xx接任研究室主任,應對工作任務量大、人手少的實際,他經常貪晚起早甚至通宵達旦地加班,從不叫苦叫累,始終默默地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較為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勤學肯干,展示了青春活力
從事信息工作以來,他就把搞好宣傳作為愛好。為了盡快進入主角,透過網上查資料、實踐中積累摸索、向老同志虛心求教等方式,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提高工作潛力。短短三年他從一名幫忙干部,轉變為業務骨干、科室主任;從進部之前的門外漢,成為了大家公認的“業務通”和“多面手”。
不管寫什么材料,要寫就寫精,這是他對自我的要求。正是靠著這種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態度,刻苦鉆研、踏實肯干的熱情,信息調研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三年來,撰寫信息200多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62篇,其中《中組部組工信息》采用4篇,省、市委組織部內刊采用35篇,23篇文稿在《中國組織人事報》、《河北**員》、**員新聞網等報刊和網站刊發。8篇黨建經驗做法被省電臺、市電視臺報道。個性是中央創先爭優簡報刊發的《康保縣建立“四個窗口”扎實推進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等6篇信息受到縣委書記批示。
起草的文件、講話等材料達60多萬字,撰寫的創先爭優活動、黨委換屆工作等匯報材料多次受到中組部、省、市組織部領導的好評。用心參與了北京市大興區流動黨委組建、張家口市駐京流動黨委赴康考察、慶祝建黨90周年等多起大型活動的策劃,個性是參與組織的“對標右玉建設壩上生態強縣”專題活動,受到了省、市組織部領導的批示肯定。在村官聯誼會籌備、村官刊物《青春印跡》創辦、組織系統調研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嚴謹正派,是他的律己準則
組織工作的程序就是原則,缺少哪一項程序,往往就容易在哪一個環節出問題。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認真執行《干部任用條例》、《考核工作細則》的各項規定,不跑風漏氣、不弄虛作假,用自我的言行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維護了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始終牢記和模范踐行公道正派的要求,嚴格執行組工干部“十個嚴禁”,把公道正派作為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體現和落實在工作生活中。他始終以堅強的黨性,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我為組織工作負責、奉獻、爭光的要求!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員工愛崗敬業的簡短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