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雄人物事跡簡介越短越好50字以內的
**1952年10月14日,在上甘嶺戰役反擊中,他所在的部隊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沖鋒都沒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在拂曉前還奪不下高地,不僅使已奪取的陣地重落敵手,還會直接影響整個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在這關鍵時刻,**參加了攻堅小組.在戰斗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陣亡了,**身上也連中了4槍,他昏了過去.聯合國軍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聯合國軍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當場陣亡.****,河北省懷來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1948年在國共戰爭時期在河北省隆化縣的隆化戰斗中舍身炸碉堡陣亡.**革命烈士,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在一次執行潛伏任務時,不幸被敵人燃燒彈擊中,全身被火焰燃燒,但**為了不暴露目標,影響整體戰斗部署,始終趴在火中,紋絲不動,直至光榮犧牲,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整場戰斗的勝利.。
2.一段簡短的話介紹英雄人物
一段簡短的話介紹英雄人物:
保爾·柯察金
他出身貧寒,拼接著不懈地努力與艱苦的奮斗,終于成長為一名真正的鋼鐵戰士。他有情有義,不是某些冷血孤傲的人。他孤獨徘徊過,但最終還是戰勝了自己,也為別人做出了榜樣
民族英雄文天祥堅強不屈,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詩篇;
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流芳千古;
劉胡蘭從容對鍘刀,大義凜然;
不滿20歲的法國女民族英雄貞德,率兵重創入侵英軍扭轉戰局;
美國之父華盛頓經過艱苦斗爭,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獄中用鮮血寫出《絞刑架下的報告》等故事。
這些英雄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有一顆愛國之心,為了祖國的存亡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的拳拳愛國之心,面對挫折堅強不屈的精神,激勵著他們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
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經濟繁榮,國家富強,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一名學生,我要向這些愛國英雄學習,常懷一顆愛國之心,好好學習,掌握本領,長大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
3.簡潔介紹英雄事跡
劉胡蘭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縣,云周西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劉胡蘭從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學會的幾個字是“**萬歲,**萬歲”。
她積極參加抗戰工作,還組織了婦女參戰隊,為黨,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盤踞在汶水的閻匪軍狗急跳墻,風狂反撲,襲擊了云周西鄉村。
劉胡蘭同志不幸被捕,在敵人面前,她英勇頑強,堅貞不屈。她跨過了戰友的遺體,踏著烈士的血跡從容來到軋刀前,振臂高呼,“鄉親們,敵人的末日不遠了,新中國就要誕生了,中國**萬歲。”
劉胡蘭同志犧牲時,年僅15歲。劉胡蘭同志犧牲后被追認為中國**正式黨員。
**為劉胡蘭烈士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高度贊揚了劉胡蘭同志偉大而光榮的一生,她沒有死,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懷來縣南山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在黨的培養下參加了黨領導的各種抗日活動。1945年**參加了八路軍,他工作積極、做戰勇敢,先后立過四次大功,得過三枚獎章。
1946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戰斗中**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開導火線,與敵人同歸于盡,為勝利開辟了道路。
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我們要學習英雄精神,沿著英雄的道路奮勇前進。**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50年美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朝鮮的戰爭。
1951年20歲的**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上甘嶺戰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射口,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道路,**同志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1935年11月,趙一曼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
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4.抗日英雄的資料
1、張自忠 1891年出生,山東臨清縣人。
1911年入天津政法學堂,后轉濟南政法專門學校就讀。1913年投筆從戎,抗日戰爭爆發后任第五戰區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銜中將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陣亡,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舉行國葬,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2、李家鈺 1891年出生,四川蒲江人,早年畢業于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抗日戰爭中任第一戰區第三十六集團軍中將總司令,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陜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3、郝夢齡 1898年出生,河北藁城縣人,先后入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官學校學校。
抗日戰爭時任衛立煌部中央兵團中將前線總指揮,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線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4、唐淮源 1882年出生,云南江川人。
云南將武堂畢業,抗日戰爭中任第二戰區第三軍中將軍長,1941年5月12日在中條山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 5、陳安寶 1891年出生,浙江黃巖人,保定軍校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九戰區第三十二集團軍第二十九軍中將軍長,1939年五月,在江西反攻南昌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6、王甲本 1901年出生,云南富源人,畢業于陸軍大學軍官班,抗人戰爭中時任第九戰區第十九集團軍第七十九軍軍長,1944年九月七日,在湖南東安山口鋪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7、武士敏 1892年出生,河北懷安人,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專門學校學習,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二戰區第十四集團軍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1941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沁水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將他的烈士墓重新安放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園。
8、馮安邦 1894年出生,山東無木隸人,第四十二軍軍長,1938年十一月三日,在大別山戰役中,轉戰襄陽被日機炸傷后犧牲,國民政府按上將陣亡撫恤。 9、佟麟閣 1891年出生,河北高陽人,1911年投筆從戎,曾代理察哈爾省主席兼任抗日同盟第一軍長,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二十九軍中將副軍長,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10、吳克仁 1894年出生,吉林吉安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中任第六十七軍中將軍長,1937年十一月九日,在上海會戰中犧牲。 11、趙登禹 1898年出生,山東菏澤人,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二十九軍第一三三師中將師長,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12、黃梅興 1904年出生,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二六四少將旅長,1937年八月十三日在上海會戰中開始的頭一天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13、蔡炳興 安徽合肥人,黃埔軍校畢業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一一0旅少將旅長,1937年八月二十六日在上海羅店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
14、張本禹 1889年出生,安徽人,抗日戰爭中時任第十三軍四師十二旅少將副旅長,1937年八月十二日在北平南店口作戰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15、梁鑒堂 1897年出生,河北蠢縣人。
1920年東渡日本學習,抗日戰爭中爆發時任第三十三軍第六十九師二0三旅少將旅長,1937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作戰犧牲。 16、姜玉貞 1893年出生,山東菏澤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三十四軍第六十六師一九六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十一日在山西原平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17、楊 杰 1896年出生,河北容城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一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十一日晚在上海北岸與日本作戰中犧牲。 18、劉家麒 1894年出生,湖北武昌人,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五十四師少將師長,1937年十月一十六日在山西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19、鄭廷珍 1893年出生,河南人,抗日戰爭中時任獨立第五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十六日在山西南懷化東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20、龐漢楨 1901年出生,廣西靖縣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寧分校畢業,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七軍一七-0師五一0旅少將旅長,1937年在上海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追認為革命烈士。
21、秦 霖 1900年出生,廣西桂林人,廣西陸軍講武堂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七軍一七一師五一一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上海戰役做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空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22、官惠民 1906出生,廣東曲江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九十師二七0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上海戰役中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23、劉眉生 1905年出生,貴州遵義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五一0團長,在1937。
5.抗日戰爭時期英雄人物故事簡短的
1、趙一曼1936年8月1日,日軍將她押往珠河。
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游街示眾”。此時,趙一曼犧牲之前,面對敵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萬歲”的口號。
當趙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門外的草坪中央時,幾個軍警的槍口對準她。一個日軍軍官走到趙一曼跟前問:“你還有什么話要講嗎?”趙一曼怒視著,把手中的紙卷遞過去說:“把這些話傳給我家鄉的兒子!” 日軍官看過字條,向軍警們猛一揮手,罪惡的子彈射進趙一曼的軀體,犧牲于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縣)小北門外,年僅31歲。
2、楊靖宇1938年初,楊靖宇帶領軍直屬隊從桓仁北上到輯安縣老嶺山區開展游擊戰,發動了對通(化)輯(安)線鐵路老嶺隧道工程現場的攻襲戰。3月,奇襲老嶺隧道,使敵人的交通線陷入癱瘓。
4月,指揮1軍教導團巧襲太平溝警察所。6月,接連兩次襲擊通輯鐵路土口子隧道工程現場第11、12號老嶺河橋梁子等地,燒毀了偽警察所,炸毀了隧道、橋梁工程,消滅了工地上的日軍,解救了中國勞工。
3、**1948年5月初,**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對方部隊事先在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筑的暗堡被稱為“模范工事”。
同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斗中,因部隊受阻于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沖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托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
4、王二小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貌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明白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5、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明白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
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6.求 中國英雄人物 簡介 故事 100~150字左右
蘆蕩小英雄(圖1) 微山湖,蘆葦叢,這里本來就是孩子們釋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
一天,日本鬼子要從蓮花鎮給土地廟據點的敵人補充一批槍支。我區委接到這個情報后,立即派區武裝小分隊老馬去小魯莊組織民兵,中途截擊敵人,奪取槍支。
放鴨的小牛把送槍的鬼子和偽軍引誘到蘆葦叢里的蛤蟆灣,老馬和民兵們一舉殲滅了敵人。 小鐵頭奪馬記(圖2) 騎馬奔馳是許多孩子的向往,當一名小騎兵躍馬揚刀多威風啊,何況小鐵頭奪的是鬼子隊長的馬呢! 日本鬼子到劉家莊來搜捕八路軍傷員,兒童團員小鐵頭決定去報告八路軍騎兵連。
路遠來不及,他大膽的奪了鬼子隊長的大紅馬,奔向騎兵連駐地。敵人出動自行車隊猛追,小鐵頭催馬過營地,闖崗樓,渡運河,把敵人引進騎兵連的埋伏圈一舉殲滅,小鐵頭最后也成為一名英勇的小騎兵。
7.愛國英雄人物的故事簡短精
楊振寧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不忠:楊振寧先生在祖國最困難的時候毅然加入美國籍,父親勸說也無效,不肯歸國效力。
拿到諾獎的志得意滿的楊因為買不到長島的房子耿耿于懷(最后還是屈居在教授區買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國籍,為此事楊的父親到死也沒有原諒他,是為不孝。
不仁:在祖國富強時,又在與某名牌大學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國頤養天年,自從回國以來,東走走、西逛逛,忙著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實實做工作。 不義:竊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諾貝爾獎,還倚老賣老的將名字寫在李政道的前邊,并出書丑化李政道;杜夫人剛剛過世,大一的基礎物理剛開課不到半個學期,就一心想著上帝的最后一個禮物。
想想學位畢業7天,不顧美國阻撓毅然回國的鄧稼先,為中國的國防核工業嘔心瀝血,年僅52雖因放射性影響身患癌癥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國,從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和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為了在中國發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來成為建立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北京譜儀和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骨干;1982年當我國高能物理事業舉棋不定的關鍵時刻,他幫助我國選擇了一個既先進又符合國情的BEPC方案,并成為當今世界上在c-τ物理研究能區唯一的高亮度電子對撞機,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結果。 想想剛剛過世的陳省身先生,生活儉樸、出錢出力、培養弟子、嘔心瀝血,一心祖國科學事業,真泰山北斗。
身為科學家,應當規范言行,樹學人之楷模; 從一些以往的傳記回憶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楊在人品上不及李正道,也不及大多數解??輕而同時獲獎,可以推知李更有創造力,而楊此后卻經常糾纏于論文署名的事情,從中國社會傳統可以知道,大概楊年長處于領導地位,而具體的事情大部分由李來完成(很難想象李不干什么事卻去搶年長又干許多事的楊的功勞),奧本海默也調和不了。 楊在得獎后首先訪問了臺灣,李同情紅色中國,兩人漸行漸遠。
此后中美解凍楊回國見到老同學鄧稼先竟然鼓動他到美國,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那時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鄧稼先說過,我不會在楊面前透露在干什么,因為楊何等聰明,只要我一說,他就可以推斷中國原子彈研究進展程度),**熱情的請楊回來為祖國效力,竟被他以國內物理水平太差而一口回絕。而李、丁肇中訪問大陸后積極為國內引進先進設備,親自安排人才培訓,造出了正負電子對撞機(受到楊的反對好像認為太浪費錢)、加速器、阿爾法磁譜儀等世界領先科技,李還積極幫助建立兩岸骨髓庫;即使李遠哲這個現在認為是親獨分子,78年到大陸訪問安排他參觀景點,他卻說時間緊張先看科研單位,80年代不辭辛苦為大連物理化學所引進了當時國內還沒有的部分先進的分析儀器。
而楊呢,只看到他在到處演講,唯恐人們不知道他除了第一個華人諾獎外還有一顆赤子之心,到處與各地官員會面(好像與現今搞“學術政治”的科學家有某種相似),也沒聽說捐助什么項目,不管是物理的還是人道的,倒是很會節約他自己的錢財,80年代經楊推薦到美國學習的物理苗子,其中有一個居然人格分裂殺了好幾個同學,真是“慧眼識英才”。50年代沒回來現在回來定居,領取“上帝最后的恩賜”,名利雙收,果然是學到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佩服佩服。
鄧稼先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
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發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
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
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后,鄧稼先仍堅持回…… 1986年,國內公開報道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名字,當年大漠上騰起蘑菇云的謎底終于揭開。
當人們以感激的心情來頌揚這位功臣時,他卻平靜地辭世而去。黨和國家授予他的“五一”勞動獎章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卻永遠閃耀著光芒。
21歲便在學生運動中擔任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26歲在美國成為“娃娃博士”;取得學位后第九天便毅然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
在戈壁大漠中,創造出世界上研制氫彈的最快速度。 臨終前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只要這世界上還有中國人,就會有人記得岳飛文天祥,就會有人記得――鄧稼先!!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些輝煌的名字: 兩彈一星元勛: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院士 兩彈一星元勛:中國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冶金學家吳自良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學泰斗錢學森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學家彭桓武 同時讓我們也記住一個名字,美國人楊振寧,他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國英雄人物資料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