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的生長過程
玉米的生長過程可以分為播種,發芽,開花,長成果幾個過程。
播種需要把玉米放到一個比較潮濕濕潤的土地里面,這樣有助于它很好的發芽,而且也可以讓玉米更快的抽出嫩芽來。發芽大約在一個星期左右,小芽就開始破土而出,剛開始長出來是嫩嫩的,黃黃的,經過幾天的沐浴陽光之后,開始變成綠色,并且開始一節一節往上長。
開花大概是在50天左右,玉米開始開花,并且長出玉米花絲,同時它也出現了雄花粉,這個是有助于后面結果的。結果大約一百天左右,雄雌受精后,玉米開始長出來玉米棒,并且玉米的花絲也會慢慢的脫落,然后長成一個很結實的玉米棒,并且有外皮將它包裹,可以保持水分。
2.玉米的生長周期最短是多少天
從播種到新的種子成熟,叫做玉米的一生。
它經過若干個生育階段和生育時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一)生育階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態特征、生育特點和生理特性,可分為3個不同的生育階段,每個階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時期。
這些不同的階段與時期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密切的聯系。 1.苗期階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種至拔節的一段時間,是以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
本階段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育較快,但地上部莖、葉量的增長比較緩慢。為此,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四苗”要求,為玉米豐產打好基礎。
該階段又分播種椚?鍍諍腿?鍍跅拔節兩個時期。 a.播種——三葉期 一粒有生命的種子埋入土中,當外界的溫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氣條件較適宜時,一般經過 4?/FONT>6天即可出苗。
等到長到三葉期,種子貯藏的營養耗盡,稱為“離乳期”,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土壤水分是影響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澆足底墑水對玉米產量起決定性的作用。
另外,種子的大小和播種深度與幼苗的健壯也有很大關系,種子個大,貯藏營養就多,幼苗就比較健壯;而播種深度直接影響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壯,據試驗,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遲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葉期——拔節 三葉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玉米從自養生活轉向異養生活。
從三葉期到拔節,由于植株根系和葉片不發達,吸收和制造的營養物質有限,幼苗生長緩慢,主要是進行根、葉的生長和莖節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澇不怕旱,澇害輕則影響生長,重則造成死苗,輕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發育和下扎。
2.穗期階段 玉米從拔節至抽雄的一段時間,稱為穗期。拔節是玉米一生的第二個轉折點,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就是葉片、莖節等營養器官旺盛生長和雌雄穗等**官強烈分化與形成。
這一時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莖稈墩實的豐產長相,以達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3.花粒期階段。
3.玉米的生長周期有哪幾個階段
玉米的生長周期有三個階段:苗期階段、穗期階段、花粒期階段。
1、苗期階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種至拔節的一段時間,是以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 本階段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育較快,但地上部莖、葉量的增長比較緩慢。
為此,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四苗”要求,為玉米豐產打好基礎。該階段又分以下兩個時期。
a、播種——三葉期 一粒有生命的種子埋入土中,當外界的溫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60%左右和通氣條件較適宜時,一般經過48個小時,即>6天即可出苗。 等到長到三葉期,種子貯藏的營養耗盡,稱為“離乳期”,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階段。
這個階段土壤水分是影響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澆足底摘水對玉米產量起決定性的作用。 另外,種子的播種深度直接影響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壯,據試驗,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遲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b、三葉期——拔節 三葉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玉米從自養生活轉向異養生活。從三葉期到拔節,由于植株根系和葉片不發達,吸收和制造的營養物質有限,幼苗生長緩慢,主要是進行根、葉的生長和莖節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澇不怕旱,澇害輕則影響生長,重則造成死苗,輕度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發育和下扎。 2、穗期階段 玉米從拔節至抽雄的一段時間,稱為穗期。
拔節是玉米一生的第二個轉折點,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就是葉片、莖節等營養器官旺盛生長和雌雄穗等**官強烈分化與形成。 這一時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
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莖稈墩實的豐產長相,以達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3、花粒期階段 玉米從抽雄至成熟這一段時間,稱為花粒期。
玉米抽雄、散粉時,所有葉片均已展開,植株已經定長。 這個階段的生育特點:就是基本停止營養體的增長,而進入以生殖生長為中心的階段,出現了玉米一生的第三個轉折點。
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葉片不損傷、不早衰,爭取粒多、粒重,達到豐產。 擴展資料 在玉米的一生中,由于自身量變和質變的結果及環境變化的影響,不論外部形態特征還是內部生理特性,均發生不同的階段性變化,這些階段性變化,稱為生育時期,各生育時期及鑒別標準如下。
(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約2cm的日期。 (2)三葉期:植株第三片葉露出葉心2-3cm。
(3)拔節期:植株雄穗伸長,莖節總長度達2-3cm,葉齡指數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雌穗進入伸長期,雄穗進入小花分化期,葉齡指數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雄穗進入四分體期,葉齡指數60左右,雄穗主軸中上部小穗長度達0.8cm左右,棒三葉甩開呈喇叭口狀。 (6)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5cm。
(7)開花期:植株雄穗開始散粉。 (8)抽絲期:植株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2cm左右。
(9)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體積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漿狀,亦稱灌漿期。 (10)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狀后至糊狀。
(11)蠟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蠟狀,用指甲可以劃破。 (12)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現黑色層,乳線消失,并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和光澤。
一般大田或試驗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進入該生育時期為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玉米。
4.玉米成長過程
玉米的生長過程:苗期、穗期、花粒期。
1、苗期。從種子出苗到拔節的一段時期,是玉米生根、長葉、分化莖節的營養生長階段。
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保證一播全苗、苗齊、茁勻,促進根系生長,培育壯苗。2、穗期。
是指玉米從拔節到雄穗開花,也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并進階段。該期既有根、莖、葉旺盛生長,也有雌雄穗快速分化發育,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果穗數、果穗大小和每穗粒數的關鍵時期。
促進根系健壯發達、莖稈粗壯、中部葉片寬大色濃、迅速封行是這一時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3、花粒期。
從雄穗開花到籽粒成熟為止,也稱生殖生長階段。玉米的籽粒產量主要是這一階段的光臺產物形成的。
加強田間管理,保證肥水供應,保證正常開花、授粉、結實,最大限度地保持綠葉面積,延長灌漿時間,防災防倒,爭取粒多、粒大、粒飽、高產是該階段的中心任務。?擴展資料:播種規格1、玉米的產量來源于對光能和地力的利用,在一定范圍內,葉面積系數越大,光能利用率越高,產量也越高,因此,合理密植才能高產。
種植密度須從品種、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條件等多種因素考慮。玉米株型有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
平展型品種宜稀植,一般畝植3000~3500株。緊湊型品種宜密植,一般畝植4500~5500株。
2、玉米播種方式主要有等行距和寬窄行兩種。等行距種植規格是行距75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在17~20厘米,平展型品種株距在25~30厘米。
寬窄行種植規格是寬行140厘米,窄行40厘米,緊湊型品種株距15厘米左右,平展型品種株距20厘米左右。目前我省推廣種植的鮮食玉米株型為緊湊型,適宜密植,一般畝植3500~4000株。
種植方式主要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70厘米,窄行40~50厘米,株距30厘米。
5.玉米成長階段
玉米生長發育的過程可分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
1、苗期:指的是從出苗到拔節的時期,該期以營養生長為主,以根系建成為中心。出苗是從播種到種子發芽,在大田中有 50%的出苗,幼苗高 2 厘米的時期。
2、穗期:是指從拔節到抽穗的時期。該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是生長最為旺盛的時期。
該期又可劃分為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小喇叭口期。拔節期是幼穗分化時,在靠近地面的地方用手可以摸得到有 2~3厘米的莖節的時期。
大喇叭口期是棒棒葉開始抽出,但尚未展開,形成新葉叢生,上平、中空,狀如喇叭,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在上部展開的葉片和尚未展開的葉片間可以摸得到富有彈性的小穗的時期。3、花粒期:是指從抽穗到結實的時期,是以生殖生長為中心,籽粒建成的階段。
包括了抽雄期、散粉期和結實。玉米全程用肥可以使用“沃葉套餐水溶肥”,科學施肥,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