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色家書讀后感怎么寫
傳承是繼承革命精神的基因
——讀紅色家書有感
“繼我志呵!繼我志呵!”這是革命先烈王器民臨刑前寫給妻子的遺言,臨終前不忘囑咐妻子繼承自己遺志,引導兒子繼續革命事業。誦讀《紅色家書》,我在品讀中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崇高的革命情懷,永遠懷念、牢記他們的遺愿與囑托,傳承革命先烈的紅色基因,在傳承中不斷汲取力量。
傳承為黨為國的忠誠。“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切聽之”,這是先烈劉伯堅犧牲前寫給諸位兄嫂和妻子的家書。在這里我看到了革命先烈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和不離不棄的忠誠本色,學習到了革命先烈對黨絕對忠誠,永遠信任組織、永遠相信組織、永遠依靠組織的堅定信仰。作為新時期的**員,應該傳承為黨為國的革命忠誠,做到當組織信任的時候,不浮躁;當組織考驗的時候,不氣餒;當組織需要的時候,不驕傲。永遠堅定執著追理想,一心一意跟黨走,一心一意為黨為國謀奉獻。
傳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敢于擔當是**人的政治本色。在誦讀《紅色家書》過程中,我看到了諸如“我決心向培養著教育者貢獻全部力量,雖赴湯蹈火而不辭”、“此身純為被壓迫者犧牲,非有絲毫個人企圖”、“把全部愛我的精神,灌注在我們的事業上”、“我們愿流盡最
后一滴血”等一往無前的革命擔當。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華民族正處于走向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名**員,我將不斷學習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意識,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擔負起一名**員的責任。
傳承敢為人先,不懼犧牲的膽魄。“革命”意為重大變革,泛指重大革新,“革命精神”也就是指敢于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是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品讀《紅色家書》,我體會到了革命先烈“加入**是為工農無產階級謀利益”、“謀中華民族之解放”、“死可以,變節是不可能的”、“鍘刀下也絕不變節”的敢為人先、不懼犧牲的膽魄。回首過去,革命先輩以吃苦在前、沖鋒在前的艱辛歷程,譜寫“敢為人先、不懼犧牲”的時代烙印,展望未來,我們正在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需要的就是“敢為人先、不懼犧牲”的膽魄。通過品讀《紅色家書》,我深深地被先烈們“敢為人先,走在前列”的過人膽魄所折服,作為一名**員,我將以傳承先烈精神為奮斗目標,結合工作目標,拿出“敢為人先、不懼困難”的勇氣、膽識和魄力,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一份力量。
一封封家書感人肺腑,一句句宣言震撼心靈。品讀《紅色家書》不僅令我的思想得到了凈化,也令我的黨性修養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同時也假發了工作熱情。**人是革命
意志的繼承者,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的重任,作為**人的一員,我們要始終保持為黨為國的絕對忠誠,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保持敢為人先、不懼犧牲的膽魄,立足平凡崗位,爭取做出不凡的事跡。
2.讀史硯芬家書的讀后感
早上起來,央視關于“一封手寫的‘紅色家書’讓家人安心”的安徽霍山汛情新聞格外引人注目、引人傾聽。
因為“6月30普降暴雨”,汛情嚴重,“交通、電力、通訊全部中斷”,在外的親人那種因為無法聯系家人、無法了解情況的焦急可想而知。霍山縣太平畈鄉黨委政府考慮到鄉親們“在外無法聯系家人親戚,十分擔憂”,因此于7月2日手寫一份文件微信轉發,告知大家“我們正積極開展救災核實工作”,“截至目前暫無重大地質災害,無人員傷亡”,“請各位放心、安心”,“并相互轉發告知”。
這是一封特事特辦而手寫的“紅色家書”,這是一封被網友廣泛轉發、傳閱、點贊的“紅色家書”,這是一封讓人讀后倍感溫暖、感動、踏實和放心的“紅色家書”,這是一封見證我們的黨和政府時刻牽掛人民、一心為了人民、竭誠服務人民的“紅色家書”。內容不長卻猶如“定心丸”一般的“紅色家書”成為了及時溝通信息的橋梁和紐帶。
這封“紅色家書”讓我們更加直觀的明白了“設身處地、推心置腹、以心換心”等詞匯蘊含的暖暖能量、拳拳摯愛和脈脈溫情。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無數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手書的慷概激昂、震撼人心的“紅色家書”一樣,和平時期、信息時代出現的這一封家書也是“紅色”的,因為它包含了黨的領導、人民政府和干部對汛期災民的及時的牽掛、關愛和救助,包含了對災民在外親人的信息溝通、安慰和鼓勵。
3.紅十字家書讀后感怎么寫
紅色家書讀后感每到雙休日的下午,我喜歡搬張凳子坐在陽臺伴著舒緩的音樂看看書,樂得自在。
只是這一回,手中捧著的是偶然得到的《紅色家書》,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卻一字一句像針扎著我的心。《紅色家書》雖然只是收錄了當時戰爭期間五十多份普通人的家書,牽連三十多戶家庭,但是每個字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動著我們。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用于此書的背景再貼切不過。《紅色家書》書中描繪的是眾多革命戰士背后關于愛情,關于親情,關于友情的一系列感人故事。
愛情,親情,友情,我想,我最在乎的是親情。《紅色家書》中,八路軍戰士馮庭楷含著熱淚給家里寫了一封長信。
信中寫道:“災難深重的中國少衣無食者,不僅咱一家,弟這幾年來正是為了自己,為了這饑寒的一群,奔波奮斗。……媽媽,我們應擦干自己的眼淚。
我萬一不幸為人民戰死,那也無須乎哭。你看,疆場上那些死尸,哪一個不是他媽媽的愛兒?”在這封家書中,袒露了一個戰士的情懷:思念親人,但又無私無畏。
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犧牲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天津解放前夕,青年學生杜峻舍小家,顧大家,毅然參加人民解放軍,并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
他不僅用忘我的工作實踐了自己的誓言,還鼓勵弟弟妹妹們學好文化,服務人民,報效祖國。他在寫給弟弟妹妹的家書中說:“我加入革命隊伍純粹是要為人民服務。
顧這一面,可就把家的那一面失去了。有這里,我要求你們替我多做點吧,在父母面前要聽話,要好好求學,將來要給人民服務的,沒學問是不成的。”
在他的影響下,幾個弟弟妹妹都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終身為人民服務的理想。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有許多**脫穎而出,他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中華民族,換得大地陽光燦爛,這就是我們現在過上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記了什么叫英勇、堅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
我要感謝《紅色家書》,它為我樹立了榜樣,它使我對人生價值有了嶄新的理解,它將促使我成為一個勇敢頑強的人。讀到他們的事跡,我無法自已,在他們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愧疚。
有時會為學生上課不認真,成績不理想而泄氣,感到這樣的學生好不了了;有時遇到不順心的事或小挫折,便想放棄。
4.革命家書摘抄
、關于養生
養生六事,一曰飯后百步,一是將睡洗腳,一是胸無惱怒,一是靜坐有常時,一是習射有常時,一是黎明吃白飯一碗不沾點菜。此皆聞諸老人,累試毫無流弊者。 養生以戒惱怒為本。
既戒惱怒,又知節嗇,養生之道,已盡其在我者矣。
二、關于為學與讀書
為學四字:一是看生書宜求速,不多閱則太陋;一是習字宜有恒,不善寫則如身之無衣,山之無木;一是作文宜苦思,不善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 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缺一不可。
無論何書,總需從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亂翻幾頁,摘抄幾篇,而此書之大局精處,茫然不知也。
5.寫家書心得1000字左右
我總對那帶著古老氣息的信箋充滿著別樣的好感,羊皮紙質的 ,微微泛黃,碳素墨水在上邊朦朧地暈開。
輕輕撫過,指肚上傳來 些許粗糙的質感,就仿佛觸摸到寫信人當時的心情似的。 每一封家書,都是一個情感豐富的靈魂。
它們以自身作為媒介 ,跋山涉水,遠渡重洋,不懼怕風吹雨打,不流連沿途美景,一心 從遙遠的一方奔向更遙遠的另一方。只因它知道,遠處有一顆渴望 的心在與它相印相吸,它奔向那兒,只為將遠隔千山萬水的人兒心 靈相系。
每一封家書,都是一位閱歷無數的旅人。它們走過哪里,就會 帶來哪里的氣息。
信封入手,先別忙著拆開,閉上眼睛,用你的靈 魂和它對話,你就會感受到:淡雅香郁的水芙蓉味道,它似乎是去 過西湖吧;然而又有凜冽清澈的融雪泉水香氣,定是經過了玉龍雪 山;最后它一定是穿過了十里桃林,否則怎會惹得滿身桃花香? 每一封家書,都是一段厚重磅礴的歷史。從字里行間,你都可 以感受到,它訴說著親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影射出家族的跌 宕起伏,成敗興衰。
一封封家書,一代代流傳,最終累積沉淀下來 的,是多少輩子孫成長的心路歷程,是多少個時代更替的豪情壯志 ,它們是最無瑕的琥珀,最純粹的精華,是最最寶貴的財富。 它可以洋洋灑灑,也可以短小精悍;它可以是你百般無賴時書 寫的長篇流水,無稽之談,也可以是你靈光乍現時的一點點感觸, 一絲絲詩意。
它不一定非得以白紙黑字的形式表現,它甚至可以是一片蓮瓣 ,一葉青竹,一粒葵籽,一顆雨花石。無論它是什么,它所蘊含的 都是寄信人最本真最美好的感情。
只要它被裝進信封,封好口,蓋 上郵戳,它就變成了一封家書。它的使命便是將這份最本真最美好 的情感,傳遞到寄信人至親至愛的人手中,與之分享。
于是當那人 看到它時,眼前一亮,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意映卿卿如晤”。
家書一封,便勝卻人間無數。 我是多么渴望能有這樣一封令我魂牽夢繞、苦苦等候的家書啊 !它能每年準時送到,能讓我日日在家門口翹首盼望。
等家書到手 ,又能使我欣喜若狂,急不可耐,卻又生怕撕壞了信封,于是又強 壓著小心開啟。而書信內容不過只需寥寥幾筆,上言加餐飯,下言 長相憶。
足矣。 然而事實上我卻是連一封家書也沒有收過的。
只因我生在當下 ,生在這個科技發達,通訊便利,人情冷漠的年代。我只能一次又 一次地清理我那因眾多無聊的、毫無意義的短信而充斥爆滿的收信 箱,每次到最后都只剩下一片空。
于是只有手機在我手上發出無情的冷光,照進我的雙瞳,照見 一個寂寞的靈魂,一位疲憊的旅人,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和一顆卻 仍在守候的心靈。
6.紅色家書的內容簡介
家書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十分厚重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它集文學、史學、美學、書法、禮儀、郵政、包裝、紙張等文化元素于一體,是我們中華民族凝聚力和親和力的體現。
家書又是古往今來人們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在溝通思想、表達情感方面具有其他交流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家書是寫信人真情實感的流露,《紅色家書》中所表現的更多是真、善、美的東西,其中所蘊含的熱愛黨、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辛勤勞動、艱苦奮斗、崇尚科學、親情和諧等等理念,與****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極為吻合的;幾乎每一封家書都包涵親情、修身、齊家、禮儀、教化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許多家書通篇閃爍著追求真理、公平正義、誠信友愛、無私奉獻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光輝,這與和諧社會對于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要求也非常一致。
因此,編輯整理優秀家書,大力弘揚家書文化,不僅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紅色家書》共分為反哺義、雎鳩緣、手足親、舐犢情四部分,收錄了五十余封紅色家書(其中大部分家書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三十多個家庭愛黨愛國愛家的故事,為我們提供了一套生動活潑的思想道德教育讀本。
從他們留下的紅色家書中,我們獲得的不僅是銘記,還有奮進的力量。家書里記載的主要是互報平安、家庭之間的點滴小事,其中穿插著寫信人之間思想情感的變化,實實在在,觸手可及。
通過一封封直指心靈的家書、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張張昂揚向上的老照片,讓大家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懂得,不論他的崗位多么平凡,每一個犧牲的烈士都是共和國的基石,每一個普通的**員都是祖國建設這部機器上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英雄不是高不可攀,榜樣就在身邊。1946年4月25日,八路軍戰士馮庭楷含著熱淚給家里寫了一封長信。
信中寫道:“災難深重的中國少衣無食者,不僅咱一家,弟這幾年來正是為了自己,為了這饑寒的一群,奔波奮斗。……媽媽,我們應擦干自己的眼淚。
我萬一不幸為人民戰死,那也無須乎哭。你看,疆場上躺著的那些死尸,哪一個不是他媽媽的愛兒?”在這封家書中,他袒露了一個戰士的情懷:思念親人,但又無私無畏。
之后不到半年,他便英勇犧牲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一個革命者,影響一家人。
天津解放前夕,青年學生杜峻舍小家,顧大家,毅然參加人民解放軍,并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他不僅用忘我的工作實踐了自己的誓言,還鼓勵弟弟妹妹們學好文化,服務人民,報效祖國。
他在寫給弟弟妹妹的家書中說:“我加入革命隊伍,純粹是要為人民服務。顧這一面,可就把家庭那一面失去了。
在這里,我要求你們替我多做點吧,在父母面前要聽話,要好好求學,將來都要給人民服務的,沒學問是不成的。” 在他的影響下,幾個弟弟妹妹都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終生為人民服務的理想。
7.紅色經典讀書心得怎么寫
點亮心中一盞明燈———《林海雪原》讀后感在眾多紅書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是曾經我和爸爸一起觀看過的電視劇,但《林海雪原》這本書是我第一次閱讀,帶著以往的回憶我翻開書.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后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斗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書中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斗智斗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書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么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觀看過《林海雪原》的電視劇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后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對他們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為著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為著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無論在多么危急的情況下,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著地追求著,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也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便會對自己的前途、要走的路感到迷茫,徘徊不定,成為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被擊倒的,不會因中途的失敗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細細品味《林海雪原》一書,發現它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