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短的革命烈士故事
原發布者:三一建筑
三一文庫()〔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故事〕導語: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美好時代,是革命歷史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以下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跡,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永垂不朽的英雄——**多少個黑夜白晝,多少聲崇敬的贊語,多少個想念你的日子。你以不可磨滅的形象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你那崇高的愛國熱情,已在人們的心里燃起了熊熊大火。追尋你,永垂不朽的英雄——**。展望今天的幸福生活,回首那暗淡無光的昨天,你的尸骨或許已化作塵土和祖國融為一體,你是她堅貞不屈的寫照,你的事跡是后人學習的典范。你壯烈犧牲的那一天,烈日當空,敵軍侵占了391高地,我軍決定奪回陣地,與敵軍展開了一場殊死搏斗。我軍隱蔽在低處,而敵軍居高臨下,很容易發現我們潛伏的軍隊。敵軍憑著地利,占了上風,如果稍有風吹草動,我軍就會暴露目標,這樣一來,作戰計劃就會全部落空。**全副武裝,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就算在他身旁,也很難發現。我軍的炮火接連不斷地轟擊敵方,本想在黃昏時分,潛伏的軍隊殺出去,給敵軍來個兩面夾擊。敵人顯得很膽怯,面對我軍的進攻,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覺察了他們的前沿陣地不安全了,又不敢冒“火”前進,于是就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法寶——放燃燒彈。我軍旁邊的枯草被燒著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開了,猛然看去,**的身上著火了,他的衣服被燒著了,如果他這時采取行動,跳起來,或在地上打幾個滾,火就可以
2.簡短革命烈士的事跡
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號仲明。
四川省簡陽縣(今屬成都市)平安鄉董家河村人。1919年到上海,受愛國反帝群眾斗爭的影響,入大中華紗廠做工,并積極參加工人運動。
1924年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中國工農紅軍早期領導人之一。
大革命時期,1924年3月到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后留校,在教導團任排長。10月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戰斗。
1925年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以及平定軍閥楊希閔、劉鎮寰叛亂的作戰。11月調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后通稱葉挺獨立團)任參謀,并擔任中共獨立團黨支部干事會成員、組織干事。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參加汀泗橋、賀勝橋等重要戰斗。1927年春調任國民革命軍第24師70團1營營長。
5月在河南參加大敗奉軍的上蔡戰役,戰后升任70團團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途中指揮所部參加會昌戰斗。
起義軍在潮汕失利后,與24師黨代表顏昌頤率余部1000余人到惠陽中洞,在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2師(又稱紅二師)第4團,先后任團長、師長兼團長。10月底,在農民武裝配合下,攻占海豐、陸豐縣城,取得海陸豐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勝利。
1928年1月,率兩個團出擊紫金、五華,拔除地主武裝據點,開展土地革命,擴大紅色區域。5月率部與紅4師一起反攻海豐縣城。
7月任中共東江特委軍委委員。同年冬,海陸豐斗爭失利,1929年初離開東江,經香港赴上海。
6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任中共湘鄂西前委委員,負責軍政訓練班的工作。1930年10月任紅4軍參謀長,后調湘鄂邊革命根據地,任教導1師參謀長、獨立團參謀長,中共湘鄂邊特委委員,與王炳南等率部堅持湘鄂邊游擊斗爭,參與指揮湘鄂邊反“圍剿”作戰。
1932年9月,率部掩護湘鄂邊特委機關突破敵軍重圍,到達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據地的江陵、沙崗一帶。10月在“左”傾機會主義者推行的肅反中被誣陷錯殺,時年38歲。
3.革命烈士的事跡
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號仲明。
四川省簡陽縣(今屬成都市)平安鄉董家河村人。1919年到上海,受愛國反帝群眾斗爭的影響,入大中華紗廠做工,并積極參加工人運動。
1924年在黃埔軍校加入中國**。中國工農紅軍早期領導人之一。
大革命時期,1924年3月到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后留校,在教導團任排長。10月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戰斗。
1925年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以及平定軍閥楊希閔、劉鎮寰叛亂的作戰。11月調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后通稱葉挺獨立團)任參謀,并擔任中共獨立團黨支部干事會成員、組織干事。
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參加汀泗橋、賀勝橋等重要戰斗。1927年春調任國民革命軍第24師70團1營營長。
5月在河南參加大敗奉軍的上蔡戰役,戰后升任70團團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途中指揮所部參加會昌戰斗。
起義軍在潮汕失利后,與24師黨代表顏昌頤率余部1000余人到惠陽中洞,在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2師(又稱紅二師)第4團,先后任團長、師長兼團長。10月底,在農民武裝配合下,攻占海豐、陸豐縣城,取得海陸豐第三次武裝起義的勝利。
1928年1月,率兩個團出擊紫金、五華,拔除地主武裝據點,開展土地革命,擴大紅色區域。5月率部與紅4師一起反攻海豐縣城。
7月任中共東江特委軍委委員。同年冬,海陸豐斗爭失利,1929年初離開東江,經香港赴上海。
6月奉中共中央指示到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任中共湘鄂西前委委員,負責軍政訓練班的工作。1930年10月任紅4軍參謀長,后調湘鄂邊革命根據地,任教導1師參謀長、獨立團參謀長,中共湘鄂邊特委委員,與王炳南等率部堅持湘鄂邊游擊斗爭,參與指揮湘鄂邊反“圍剿”作戰。
1932年9月,率部掩護湘鄂邊特委機關突破敵軍重圍,到達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據地的江陵、沙崗一帶。10月在“左”傾機會主義者推行的肅反中被誣陷錯殺,時年38歲。
4.求烈士事跡,越快越好,越簡短越好
多給你幾個吧,自己慢慢挑劉伯堅(1901~1935) 四川平昌人。
曾在法國和比利時勤工儉學。1922年加入中國**,1924年赴蘇聯學習。
1926年回國,黨派他出任西北軍馮玉祥部總政治部主任。1927年后又去蘇聯軍政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在中央蘇區工作,曾當選為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
1931年任紅軍第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根據地堅持斗爭,擔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在戰斗中受傷被俘犧牲。 帶鐐行 帶鐐長街行,蹣跚復蹣跚, 市人爭矚目,我心無愧怍。
帶鐐長街行,鐐聲何鏗鏘, 市人皆驚訝,我心自安詳。 帶鐐長街行,志氣愈軒昂, 拼作階下囚,工農齊解放。
1935年3月11日,由大庚縣獄中帶腳鐐經大街移囚綏署候審室。 羅世文(1904~1946) 四川威遠人。
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曾任中共川西特委書記、四川省委書記、八路軍成都辦事處主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
1940年在成都被國民黨反動派非法逮捕。1946年10月18日在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被害。
詩一首 故國山河壯, 群情盡望春; “英雄”夸統一, 后笑是何人? ——1946年10月18日臨難前朗誦于白公館 狼牙山五壯士: 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與武器落到日偽軍手中,提著槍縱身跳入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幸免于難。
1978年,宋學義因病逝世,長眠于沁陽市烈士陵園。2005年3月21日,在即將迎來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葛振林病逝于湖南衡陽,至此,狼牙山五壯士中最后一位在世者也永遠離開了人們。
抗日英雄趙一曼 中國**領導人民浴血奮斗的年代,在黨的隊伍里涌現出一大批女性豪杰。昔日東北抗日戰場上便有一位名揚四方的女英烈,連敵偽的報紙也驚嘆于她“紅槍白馬”的英姿。
她就是郭沫若所盛贊的“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 ■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戰士們尊稱她“我們的女政委”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乳名淑端,學名李淑寧,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省宜賓縣北部一個小地主家庭。
她8歲入私塾,10歲時母親按當地舊俗要給她裹腳、穿耳眼,但無論呵斥還是責打,她都堅決不肯。她當著眾人的面洗腳,這在當時被認為有傷風化。
五四運動期間,趙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響。1924年,大姐夫鄭佑芝用通訊的方式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6年夏,她加入**,曾任共青團宜賓地委婦女委員和縣國民黨黨部代理婦女部長。1927年夏,武漢政府**,她轉移到上海,隨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翌年與同學陳大榜(陳達邦)結婚。
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調回國,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處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東北地區工作,更名為趙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陽)、哈爾濱領導工人斗爭。
翌年,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委書記。
1935年秋,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被當地戰士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女政委”。 在游擊區里,趙一曼同群眾關系非常密切。
她患有肺炎,身體虛弱,化名李一超的她,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瘦李”、“李姐”。1935年11月,她率領的部隊被日偽軍包圍,她要團長帶隊突圍,自己擔任掩護,左手手腕中彈負傷。
她在村里隱蔽養傷被敵人發現,奮起迎戰時左大腿骨被子彈打穿,因流血過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爾濱偽濱江省警務廳受刑后幾度昏迷,仍堅貞不屈。
她生命垂危時,日寇擔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進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監視治療。負責看守她的偽滿警察董憲勛和醫院女護士韓勇義,都為她的英勇所感動,又聽她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于是決心參加抗聯隊伍。
在二人幫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爾濱,朝抗日游擊區的方向走。 偽騎警隊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們乘坐的馬車,趙一曼再次被捕。
敵人反復折磨了她一個月,她只是怒斥敵人:“你們可以讓整個村莊變成瓦礫,可以把人剁成爛泥,可是你們消滅不了**員的信仰!” 1936年8月1日,敵人把她押到珠河縣,在公開處決前綁在一輛馬車上游街示眾。她一路唱著《紅旗歌》,沿途許多群眾感動得流淚,就義時年僅31歲。
5.烈士英雄的故事短一點,200多字
狼牙山五壯士 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余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岳、平西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蕩”。
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余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某部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
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后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他們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余人。
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
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一直堅持戰斗到日落。面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幸免于難。
6.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短80字左右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民家里。
因為這一年是農歷“庚辰”年,給他取了個小名叫“庚伢子”。 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爭時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
雷鋒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家里很窮,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手里,這血海深仇,我永遠銘記在心。” 雷鋒的爺爺叫雷新庭,以租種地主田地謀生,整年辛苦勞作,但仍無法維持家人的生計,最后身染重病,臥床不起。
到年關,地主前來逼債,要雷家在年前還清租債,雷新庭無力償還,悲憤交集,在過年的鞭炮聲中被活活逼死。 父親雷明亮,參加過**領導的湖南農民運動,當過自衛隊長。
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國民黨的毒打,造成內傷和殘疾,回到家鄉后邊養病邊種地勉強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傷勢更加嚴重,翌年秋天終于死去。
哥哥雷正德,十二歲時外出當了童工,在繁重勞動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癆(肺結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機器旁,軋傷了胳膊和手指。
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當了童工,由于勞累過度,肺病加重,又無錢醫治,沒幾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為饑餓而死去。
雷鋒6歲的時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媽媽兩個人。雷鋒的媽媽也是一個受盡折磨的苦命的人。
她是鐵匠的女兒,生下來幾天,由于過于貧窮,父母沒能力撫養,就把她送進長沙一家育嬰堂,簡家塘一個姓楊的婦女把她抱回家撫養,6歲時把她送給雷家做了童養媳。后來,雷鋒的母親被地主唐四滾凌辱而自盡。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
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并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雷鋒趕忙捂住傷口,忍住疼,兩眼瞪著地主婆,心想:“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從此,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
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
同年夏,鄉政府的黨支書供他免費讀書,后來加入少先隊。 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后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雷鋒在武漢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團。
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遼寧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
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伙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舍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人民武裝部)表明參軍的決心。
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過硬和有經驗技術,最后被破例批準入伍。參加人民解放軍后,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任班長。
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范共青團員。
1960年11月入黨,并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職。
因公殉職后,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1日, **題詞:“學習雷鋒做**的好戰士。”
1963年3月5日,**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此后,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雷鋒學習的熱潮。
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
老一輩革命家**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作詩歌頌雷鋒: 有眾讀毛選,雷鋒特認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階級觀清楚,勞動念樸純。 螺絲釘不銹,歷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
7.革命烈士精簡介紹要五六個50字左右
在烈士墓前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里的樹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樹木就代表著一位位戰士,贊揚了他們就不屈服,為了革命的斗爭事業,寧愿犧牲自己的偉大精神,他們就像這些樹,無論經歷多少嚴寒酷暑,都還是一動不動的屹立著。
沒有人能動搖他們堅強的意志,他們是偉大的,崇敬的,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著一份份的忠誠。
他們拼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著,他們沒有松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我熱愛他們,我贊揚他們,我崇敬他們。
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愿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愿做茍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圣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 在我的眼里,他們是光明的象征,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著這些革命先烈,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在后再繼續工作——建設祖國,你們安歇吧!我會努力去做的,我敬愛的烈士們。
我熱愛烈士,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我將永遠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
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著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
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革命先烈們,你們看到了嗎?在當前這個繁榮昌盛的時候,我們青少年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你們高興嗎?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們莊重宣誓:“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厚望,將再度繼承你們的事業,我將用自己滿腔的熱血,來好好的熱愛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出另一個燦爛的明天。 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對我有幫助156回答時間:2009-4-2 17:36 | 我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先烈戰士簡短(簡短的革命烈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