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學手抄報內容50字資料
寫科學手抄報內容的思路是突出科學,目的是給大家普及科學常識。
范文:
1、航空航天手抄報料
天空,一個讓人無限選想的地方,一個讓人似乎永遠猜不透的神秘地方,就埋在我的心底那顆神奇的種子里,我有一種感覺,太空那個地方對我來說好親切!我似乎感覺到了太空那種令人向往的氣息,多么美好!多么自在無限的宇宙。
2、人類科技手抄報資料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明顯,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新的形勢必然會呼喚新的思路與對策,必然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導素質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作為教育者應時時關注社會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オ?我們的學生究竟能依靠什么素質應對未來?為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教師應以素質教育為己任,努力培養兼有各種技能的綜合型人オ。
3、科學帶給我無限的快樂
我愛探索,我也愛發現。我更愛科學,生活中的種種事情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現代的科學技術飛速地發展,給人的生活帯來了不少的樂趣,帯來了不少的便捷,更給人的生活帯來了很多的好處。
作為現代的中小學生,我們更該走近科學,去探索新知科學的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要認真學習科學愛科學讓科學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4、海因里希·赫茲與無線電波的發現(1888年)
1888年,在德國一個黑暗的實驗室里,一顆微弱的火星的出現預示著空前重要的技術革命的開始。31歲的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在實驗室里建立了一個電路,該電路在實驗室的一角蹦出了一顆火星,然后他看著這朵火星引起房間另外一邊另外一顆火星的出現。
赫茲因而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電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以光速傳遞----正如15年前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通過數學運算得出的預計一般,從那個時候開始這些電磁波成為了今天全球廣播、電視和電子通訊網絡的基礎。
5、米切爾森-莫利實驗(1887年)
如果你開車以7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一條公路上行進,一輛汽車以70公里/小時的速度迎面而來,兩輛車之間的相對速度是多少?很簡單:140公里/小時----這是常識。然而在1887年,兩位美國物理學家艾伯特·米切爾森和愛德華·莫利發現這種“常識”不適用于光束。
們試圖檢測到“以太”的存在。以太被認為是一種充滿了宇宙的流體,光波因此可以在真空中旅行。他們并沒有發現以太的存在,但是在實驗中,他們發現光速是恒定不變的。這個發現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2.科技手抄報資料(簡單的)
科技小知識 插頭小常識 為什么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大多用三線插頭?三線插頭與三相插頭有什么區別? 三相電器指三根不相同的火線,它們每兩根線之間的電壓都是380伏,一般用于動力系統,多見于工業用電。
而家用電器一般采用單相電源供電,其三根線分別是火線、零線(中性線)和地線,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伏,所以這不是三相電,它的插頭和插座也不是三相插頭和三相插座,地線為的是保障安全。 具有降壓作用的水果 山楂;山楂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
可選野山楂10粒(鮮品為佳),搗碎加糖30克,水煎常服,有良好的降壓、健胃作用。 香蕉;香蕉含有多種維生素,能清熱降壓,可常食。
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克,煎湯服也有效。有條件的取適量香蕉花煎水服,療效更佳。
荸薺;有清熱降壓的作用。可用鮮荸薺(洗凈、去泥)、海蜇(洗去鹽分)各30~60克,煮湯,日分3次服。
既能降壓又可化痰止咳。 菠籮: 常食菠蘿能加強體內纖維蛋白的水解作用,對高血壓水腫、血栓形成等有改善血循環,消除水腫炎癥的良好作用。
烏梅:富含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對高血壓頭暈失眠、夜難入睡,可取烏梅3枚加冰糖適量開水燉服,有降壓、安眠、清熱生津作用。
蘋果:內含蘋果酸、枸櫞酸、維生素A、B、C等10種營養素。常食蘋果可改善血管硬化. 科學飲乳小常識5則 喝牛奶有益健康,但不少人在喝奶方面還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現介紹一些科學飲乳的小常識。
1.晨起空腹喝奶不宜。因為人體空腹時胃腸蠕動快,牛奶中營養物質往往來不及被吸收就匆匆進入大腸。
此外,大口喝奶的方法也不足取,因為這樣會減少在口腔中和唾液混合的機會,不利于消化吸收。喝牛奶前最好先吃些餅干、糕點等,或邊吃點心邊喝牛奶。
2.晚上喝奶更有利。科學研究發現,人體中的鈣代謝會有一個特殊的規律:晚間尤其是午夜之際,血漿鈣含量會出現一個"低谷",迫使機體通過調節機制調運一部分骨骼中的鈣來補充。
這樣,血液中的鈣雖暫時得到維持,但骨骼中鈣卻有減少。牛奶中含鈣豐富,因此臨睡前喝杯牛奶,可補償人體夜間對鈣的需求。
3.牛奶不宜加糖煮沸。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在高溫條件下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發生梅拉德反應,生成一種新化合物--果糖基氨基酸。
這種物質非但不能為人體消化吸收,反而影響人體健康,牛奶最好新鮮飲用,如太冷稍稍加熱即可。 4.不喜牛奶可飲酸奶。
對牛奶有"反感"的人大多患乳糖不耐癥,這些人可嘗試飲用酸奶。酸奶中的乳糖含量大大降低,但幾乎保留了牛奶所有的營養,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內能存活繁殖,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并提高免疫力。
酸奶中不含抗菌素,易消化吸收所以能空腹飲用。 5.酸奶不能加熱飲用。
喝酸奶主要吃它的營養和活菌,如酸奶加熱,人體只能喝到營養卻失去了有生物活性的乳酸菌,因此不要加熱后飲用。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
由于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
20世紀70年代以后,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5790萬千米,是日地距離的0.387倍,水星赤道半徑約為地球的2/5。
水星沒有空氣。水星外觀同月球十分相像,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環形山。
億萬年前可能發生過火山活動,星面上現在可見幾處貌似火山熔巖形成的平原地區,還到處遍布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水星上有一個巨大的同心圓構造,半徑約有1300千米,它位于水星北緯30度西經195度,由于特別酷熱,就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卡路里盆地”。
水星表面還有100多個具有放射狀條紋的坑穴,還有大量三四千米高的斷崖,有的長達數百千米。 水星的密度與地球接近。
它的中心可能是一個與月球大小相近的鐵鎳組成的核心,也有一個磁場,但其強度只是地球的1/100。水星軌道速度為48千米/秒,每秒比地球還快18千米。
繞太陽公轉一圈的速度也最快,只要88個地球日,還不到地球的3個月,水星就是1年了。不過,水星的“日”很長,水星自轉1圈將近58.65個地球日,也就是說水星的1天是地球的近兩個月,在水星上的1年里,只能看到兩次日出和日落。
水星和金星一樣沒有一顆衛星。
3.科技手抄報內容資料
華羅庚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但他寧肯另起爐灶,離開數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與復分析。
早在4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復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煉自己.
50年代中期,華羅庚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所謂“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量要不斷提高。1978年他在中國數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表,晚評價。”
后來又進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這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即科學工作要經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價值,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 觀規律。”
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論導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
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
愛因斯坦是劃時代的大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國烏爾姆鎮,在瑞士度過青年時代。1900年畢業于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后即失業。經過兩年的努力,才在伯爾尼的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貢獻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1909年他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被邀請回到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臺,愛因斯坦因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就首遭迫害,被迫遷居到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在普林斯頓逝世。
愛因斯坦的一項開創性貢獻是發展了量子論,他的標志性事業是他的相對論。他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確立之后,愛因斯坦開始致力于引力理論的研究。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有重大影響的是他的宇宙學理論。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察》,這篇論文宣告了相對論誕生。
他曾說:“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系來思考和觀察事物。”他的宇宙學研究,體現了這種反對迷信的精神。
4.關于科技小報的內容
神舟二號,全新亮相:
神舟二號雖是第二艘無人飛船,但卻是中國第一艘正樣飛船,也可以說是載人飛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種技術狀態與載人時基本一樣。飛船在軌飛行7天后返回地面。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的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各種儀器設備性能穩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數據,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航天知識:
6月18日 14:22 中國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開發。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個個超大型企業正在迅速成長。中國長得高了,長得壯了。不再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那種積貧積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種貧困落后!而今日早晨神六飛船的成功的發射升空,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航天飛機的資料:
航天飛機是有翼、可重復使用的火箭動力航天飛行器。它由輔助的運載火箭發射脫離大氣層,作為往返于地球與外層空間的交通工具。航天飛機結合了飛機與航天器的性質,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飛機。航天飛機的翼在回到地球時提供空氣煞車作用,以及在降落時提供升力。航天飛機升入太空時跟其他單次使用的載具一樣,是用火箭動力垂直升入。因為機翼的關系,航天飛機的有效載荷比例較低。20多年的使用發現,為保證航天飛機的可靠性所必需的代價過高,已近于被淘汰的邊緣。
5.科技手抄報內容
1,科技節原名為科技文化藝術節。
科學技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翻開科學技術的發展史,我們看到的,也是一部人類社會的文明史:從猿人的餐風露宿,到現代人的星際旅行;從古代的烽火傳訊,到現在的互聯網絡;從遠古的鉆木取火,到今天新型能源的充分利用……人類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無不得益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無不得益于對科學技術的掌握。
如今科技已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它給人們帶來了物質生活的便捷和精神生活的愉悅。
可以說,是人類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類,人類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可以加一些跟科學有關的名言名句),2,畫一些與科學有關的 其實畫鉛筆 風車 彩虹 地球模型也可以 (其他的,想怎么畫怎么寫都可以,只要不偏題就行)。
6.科技手抄報內容100字左右
科技手抄報 1、水運儀象臺建于北宋末年,由吏部尚書蘇頌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儀器,是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中國古代的偉大科技成就。
2、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及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 3、人類文明的曙光——火。
4、人類最早的遠程武器——弓箭。 5、人類最早的工具——石器。
6、中醫中藥對世界最偉大的貢獻是其防病治病的實踐技術。 7、中國是數學古國,《九章算術》、《數術九章》是古代數學名著。
8、中國還是天文學古國,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太陽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國家。 9、在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四大發明,中醫中藥、10進位值制、赤道坐標系、雕版印刷術新四大發明之外,瓷器、絲綢、金屬冶鑄、深耕細作等影響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國古代發明還可以列舉出許多。
7.科技手抄報內容,短一點的
媽媽曾給我出過這樣一個謎語:“南陽諸葛亮,穩坐中軍帳。排下八卦陣,單捉飛來將。”這則迷語告訴我們:蜘蛛專吃活的東西,難道它不吃死的東西嗎?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做了實驗。
我從墻角處捉來一只小蜘蛛,把它放進一個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蓋有玻璃,便于觀察)。沒等蜘蛛織網,我又撿來一只死的小蟲、一只死蒼蠅,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隨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為了徹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蒼蠅,第二天,我又來到盒子前觀察,看到死昆蟲、死蒼蠅還在原來的地方,可盒子角處多了一個網,蜘蛛在網上安靜地趴著。這時,我想:昨天死蒼蠅、死昆蟲沒被吃掉是不是因為沒有網呢?于是,我又將死蒼蠅拿起來輕輕地放在網上,可蜘蛛還是一動不動,緊接著,我又用筆輕輕地觸動了一下網的邊緣,咦,蜘蛛好像有了反應,開始向顫動的方向爬去,我把筆收回,網停止了顫動,信號斷了,它就停了下來,不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我又用筆尖觸動網上死蒼蠅的身體,網開始顫動,蜘蛛就開始向這邊爬來,我又把筆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樣,過了一會兒,蜘蛛又向網中心爬去。噢!我終于明白了:原來蜘蛛是靠網的顫動來產生感覺的,靠織網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為了證實蜘蛛靠網的顫動產生感覺,我又做了實驗。將筆尖放在網上死蒼蠅的身上,長時間的顫動,網的震動越來越大,蜘蛛產生的感覺好像也越來越強烈,蜘蛛便匆匆地趕過來,等蜘蛛碰到蒼蠅,我將筆尖收回,只見蜘蛛尾部很快噴出黏乎乎的絲將蒼蠅捆住,接著又看著蜘蛛的背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吸食蒼蠅,不一會兒,網上就剩下一個完整的空殼了。這個實驗證明蜘蛛吃動的昆蟲。
我們探密小組又到圖書館、書店查閱了大量有關蜘蛛的書籍。其中《普通動物學》一書中寫道:蜘蛛為食肉性動物,其食物大多數為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但口無上顎,不直接吞食固體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當昆蟲等動物觸網時,會用力在網上掙扎,使網絲顫動而使蜘蛛很快發覺,蜘蛛便順著縱向絲向獵物爬去,用蛛絲包裹獵物,固定于網上,先用螯肢內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獲獵物體內,將其殺死,再由中腸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獲物的組織中,很快將其分解為液汁,然后吸進消化道內,最后吃剩下的體殼,就被完整的棄留在蛛網上了。這些充分證明:飛來的昆蟲使蜘蛛網顫動,網顫動會使產生感覺,蜘蛛產生感覺就會將獵物捕獲,因此,證實了蜘蛛只吃活動物,而不吃死的昆蟲。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科技小報內容資料大全簡短(科學手抄報內容50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