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葛藟,在河之滸--《詩經·王風·葛藟》
《水滸》講得是水邊的故事,不少人稱頌這是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說,它為那些所謂“造反”者樹碑立傳,并渲染他們豪俠仗義、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壯舉,使他們成為讀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上天無道,替天行道。
水滸的原名叫做江湖豪客傳,它和現在通俗的武俠小說不同。
何謂俠?金庸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水滸第一章喚作--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
施耐庵(據說)稱他們是魔星下凡,作者并沒將他們歸類于俠,而更多稱他們為“好漢”。
“好漢”并不是一個褒義的稱謂。
討饒時,人們常說“好漢饒命”,這和“大王饒命”差不多,是對土匪之流的一種“尊稱”。
比如武松打虎之時,人們并不稱他為“好漢”,而是“壯士”。
金圣嘆稱-李逵是上上人物,寫得真是一片天真爛漫到底。
如果李逵能稱之為天真爛漫的話,這也太可怕了點。
在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他更好吃人肉,別的頭領有時喝點人心肝的醒酒湯,而他不同,他是真真正正的好吃。
與其說李逵天真爛漫不如稱他為缺心眼,他是宋江培養出的殺戮機器,專替宋江干一些不見光的勾當。
在他身上似乎看不到什么豪杰之氣。
大家都知道梁山好漢大多是被逼上梁山的。
這個“逼”很多人都認為是官逼民反,被朝廷奸逆所逼,被暗無天日的世道所逼。
其實不然,大多數竟然是被這些兄弟所逼,被智多星所逼,完全是無所不用其極的。
吳用的奸詐可比宋江,然而 宋江是純用術數去籠絡人,吳用便明明白白驅策群力。
吳用肯明白說自家是智多星,宋江定要說自家志誠質樸。
宋江只道自家籠罩吳用,吳用卻又實實籠罩宋江。
兩個人心里各各自知,外面又各各只做不知。
晁蓋也似乎是死在了宋江之手,偌大一座梁山泊,在權利的巔峰只有陰謀,未見英雄氣。
與李逵的癡,宋、吳的奸,大家更多看好的是豹子頭--林沖。
很多人眼里他除了有些優柔大概沒別的缺陷了吧。
然而還是金才子看的透徹“林沖自然是上上人物,寫得只是太狠。
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
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業來,然琢削元氣也不少。
”很多人會說,這是林沖?我看只說的輕,寡廉少恥是林沖吶!看這一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從休妻便見端倪。
那娘子聽罷哭將起來,說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污,如何把我休了?” 林沖道:“娘子,我是好意。
恐怕日后兩下相誤,賺了你。”
不少人認為這是林沖為妻子著想,不想用待罪之身拖累了她,然而恰恰相反,他的目的是將妻子拱手讓于高衙內,讓高俅不再害他,這樣方能兩不相誤。
再往下看,野豬林里魯智深在生死關頭救了林沖,那么我們看看豹子頭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好兄弟,救命恩人吧。
兩個公人道:“不敢拜師父在那個寺里住持?”智深笑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酒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酒家若撞著那廝,教他吃三百禪杖!”
而林沖在林沖在魯智深走后怎么對兩個官差說的?他說:“這個直得甚么;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呵呵,連義氣也沒了……
替天行道,不是為了拯救,而是為了毀滅。
這即是所謂的天之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沒有英氣,沒有豪氣,也沒了義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百姓指望的不是“水滸中的好漢”,他們只懂得毀滅,建立自己的制度。
靠得是你我,一代代人前赴后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然而天地無心人有心,我以我行證天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急用水滸傳讀書筆記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