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常說“不動筆墨不讀書”,一語道破讀書與摘錄筆記的緊密聯系
閱讀小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而摘錄筆記則是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輔助手段。
指導小學生寫好“我的摘錄筆記”有助于良好習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習作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摘錄筆記指導;習慣【Abstract】Person often say “motionless the pen and ink don't study”,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to study with excerpt notes of close *g small is a student to obtain knowledge of an importance path, but excerpt notes then help the primary school living an exaltation read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mportance assistance * instruction primary school living to write good“my excerpt notes” contribute to good habit of development, study stir up of interest, workbook level of exaltation.
【Key words】The primary school living to excerpt notes instruction;Habit
在北師大版的教材中,從四年級開始,學生將有個新的學習方法接觸,即學習寫摘錄筆記。
四年級上冊從第一單元開始,在“語文天地”的“日積月累”中,安排了“學寫摘錄筆記”,從第四單元開始,變為“我的摘錄筆記”。
主要目的是通過記摘錄筆記這一途徑,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積累知識、提高習作等能力。
小學生做好“我的摘錄筆記”,既有助于知識的理解、記憶、積累和梳理,又是北師大版教材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對于語文學科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在四年級第一學期開學,我就要求小學生每人準備一本高新量的摘錄本,每天學習完后進行課文的摘錄,并把這一活動同我校開展的“書香校園”活動結合起來,使之達到課內外結合,課上課下互補的效果。
摘錄的內容可以是重點詞句、生字新詞、有用的信息資料和精彩的句子 (尤其加強對各類修辭手法運用好的句子,關聯詞語運用恰當的句子,歇后語、名言警句的積累)。
如學習本冊課本后,對有些單元中出現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語等特殊句式進行歸類整理。
摘錄有用的信息資料是所有課程應該學會使用的方法,什么事情都是萬事開頭難,在剛開始這近一個月“我的摘錄筆記”訓練中,小學生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摘錄筆記很完整,不僅每天摘錄下課文中好詞好句,還要摘抄一些課外他們認為好的語句。
但是對于學習習慣較差,甚至懶惰的孩子來說,每天的摘錄筆記完全是應付老師的任務,沒有認真的完成,只是在課文中隨意摘錄下幾個詞語或者句子。
由于這是個新的學習方法,在剛開始我要求并不太高,只能讓小學生循序漸進的摘錄。
我也每天堅持的認真批改,對于優秀的摘錄筆記加以表揚,并且讓全班同學傳閱,學習。
比如我班有位同學就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如“我的摘錄筆記”大致有如下分類: “詞語薈萃”、“佳句廣場”、“美文欣賞”、 “遠離錯別字”、“學法一得”、 “名言警句屋”、“開心一笑”等。
并且,幾乎每一頁都有個性化的裝飾圖案,在特別有價值的內容或是知識掌握的薄弱點前,還用“☆”號標明,作為摘錄的重點。
同時對于摘錄筆記做得不好的小學生給予必要的指導。
另外,在本冊書中,我發現有許多丁丁冬冬的吐白,在傳遞一些學習的方法,尤其是摘錄筆記這方面,更有指導性作用。
冬冬的話提示了一個綜合性的學習內容:運用學過的方法獨立識字學詞、運用學過的漢字知識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白檢、互檢。
這個學習我覺得應由學生獨立合作完成,我們應該放棄出大量練習題讓孩子做的方法,這樣不是好辦法,既浪費時間,又無的放矢。
讓孩子在摘錄筆記中自己找同音字,形近字,這樣既能夠復習鞏固,又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我覺得這樣做很好,每天這樣堅持,那還用得著我們老師在期末出大量的區別形近字的題海嗎! 摘錄有用的信息資料,是所有課程應該學會使用的學習方法。
因為我們是小學語文學科,摘錄的重點在語言材料。
并且學寫摘錄筆記又是一個新的學習方法,在一段時期的摘錄筆記訓練中,我發現在課堂上,有些學生只動腦不動手,一堂課下來沒留下片言只語,而另外一些學生則事無巨細,整節課都忙于摘錄,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有失偏頗。
前者失之于“疏”,沒有留下學習的痕跡,不利于之后的復習、鞏固和提高;后者失之于“密”,丟棄了應有的思考時間,影響了聽課質量和效率。
面對學生摘錄筆記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怎么樣才能讓孩子的摘錄筆記不知是摘錄,而能用起來呢?怎么才能讓孩子的摘錄筆記落在實處呢?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經驗。
1. 通過做摘錄筆記,培養良好的習慣,掌握自主的方法 老師在布置作業時,經常布置讓學生預習課文,讓學生自己做做預習,隨意性較大,學生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就是勾畫生字詞,標出 自然 段等等,學生對新課的理解深淺不一,無法了解學生的預習狀況。
自從在班上開展學寫摘錄筆記后,學生的預習就有了進步,我通過批改摘錄筆記,在教學時也做到了心中有數。
因此,結合一段時間的學生學寫摘錄筆記,我對的學生預習做了以下要求。
(1)抄寫本課的生詞。
(學生可以自己拼讀拼音,掌握讀音,通過查字典,自己讀懂字意)
(2)摘抄文中的詞語。
(包括學習課后的生字、文中的好詞)
(3)摘抄句子。
(包括:優美句子,重要句子,感人句子)
(4)質疑。
(對課文內容的不理解、文中出現的詞不理解等)
(5)我的收獲。
(談談你對課文讀后的啟發何感想等。
經過一段時問的訓練,學生完全掌握了這樣的預習方法,通過長期做摘錄筆記,積累了不少的好詞佳句,并能靈活運用到習作中去。
另外,學生在學習新課或自己閱讀課外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學生能運用工具書,查資料等方法,自行解決遇到的疑難問題,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自學方法,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小學生如何做好“我的摘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