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發生沖突。
中印邊境在沉寂了一些天之后,于2017年8月15日清晨在拉達克地區除了發生肢體沖突外,還互擲石塊攻擊對方,據說有6名印度兵的面部被石頭砸傷。
印度媒體對此事大肆炒作,號稱打退了中國的入侵云云。
結果,記者問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人直接回應“不了解”。
那么,中印在該地區到底有沒有發生“石塊”沖突?印度又為何此時高調炒作?中國又為何不置可否?這背后到底是怎樣的邏輯?這又預示著什么呢?
事實上,從中國外交部8月2日發布《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開始,中國就沒給自己留任何后路,8月3日至4日24小時內6次警告和奉勸實際上就是中國最后的“善言”。
可惜,印度沒有聽懂,也沒想聽懂。
此后,中國一直在和美國較量,處理朝鮮半島、南海問題。
在處理半島和南海問題的同時,中印都在干著兩件事:一是向邊境增兵,強化邊境軍事能力;二是進行外交戰,爭取不丹和尼泊爾的支持。
雖然,軍事上雙方還未分出勝負,但在爭取不丹和尼泊爾支持方面,印度已經輸了。
不丹,沒有明確表示站在印度一邊,不承認洞朗地區是中不爭議領土,這讓印度無可奈何;尼泊爾讓印度更加抓狂,不但提前聲明不在中印之間選邊站,尼總統還說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這實際上就是站在了中國立場上。
印度一直以來控制的兩個國家,沒有一個站在印度立場,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與此同時,印度也未爭取到西方國家的廣泛支持,除了媒體進行了中立的報道外,西方政府當中也就美國說希望和平解決云云。
中國對印軍保持了極大的克制,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沒有底線,印度就可以為所欲為。
中國已經向世界澄清了事實,發表了立場文件,壓根就沒有留下讓步的退路,何況在領土問題上也沒什么可退的。
現在,中國的每一次容忍和應對,實際上都是不斷拉高中印“對賭”的成本,不斷升高的對賭成本將意味著印度一旦退縮損失會更大,而中國不可能退,到一定程度印度若繼續不退,必然出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中印邊境是否會發生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