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魯達一次在茶坊吃茶,結識了史進,因久聞其名,便請他到酒樓喝酒。
他們在途中又遇到史進的開手師父李忠,便邀請李忠一同前去。
三人來到潘家酒樓,剛剛開始喝酒,便聽到隔壁閣子有女子哭泣。
魯達詢問原因,卻得知是民女金翠蓮被惡霸“鎮關西”強娶后拋棄。
而所謂的“鎮關西”,卻是狀元橋下殺豬賣肉的鄭屠。
2、落發文殊院
魯達一路東去,半個月后抵達代州雁門縣。
當時,渭州府已發下海捕文書,并懸賞一千貫,畫影圖形,要各處州府捕捉魯達。
雁門縣也有張掛榜文。
魯達去看榜文時,恰巧遇到已定居當地的金老,被金老拉走。
他這才知道金翠蓮已成為當地富戶趙員外的外室,便隨金老來到金翠蓮家中,并結識了金翠蓮的丈夫趙員外。
趙員外又將魯達請到自己的莊中,熱情款待。
3、大鬧桃花村
智真長老修書一封,讓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投奔自己的師弟智清長老,并贈送他四句偈言,稱“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
魯智深離開五臺山文殊院,在山下鐵匠鋪打了一條水磨禪杖、一口戒刀,便取路往東京而去。
他“夜住曉行”,半個月后來到桃花山,因錯過了宿頭找不到客店,便到山下的桃花村劉太公家中借宿。
4、火燒瓦罐寺
魯智深不久又路經瓦罐寺,入寺化緣討食。
當時,瓦罐寺已被云游和尚崔道成、道人丘小乙強占。
他們不但趕走了寺中原有的和尚,還擄掠婦人到寺中淫樂。
魯智深便與崔道成、丘小乙打斗,卻因腹中饑餓,打了不到四十合便抵擋不住僧道二人的聯手,只得落荒而逃。
他一直逃到幾里外的赤松林,正好遇到史進在林中“剪徑”,得以兄弟重逢。
5、倒拔垂楊柳
魯智深又行了八九日,終于抵達東京城。
他來到大相國寺,求見住持智清長老,拿出了智真長老的書信。
智清長老在信中知道了魯智深的過往,擔心魯智深會在寺中攪亂清規,便將他打發到酸棗門外岳廟附近的菜園子做“菜頭”。
魯智深成為最低一級的職事僧。
擴展資料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花和尚。
他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后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
三山聚義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
他在征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后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
魯智深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經典人物形象之一,其事跡如“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通過評書、戲曲等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拳打鎮關西”一節更入選中小學語文教材。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魯智深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水滸傳》中魯智深的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