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說: 我要告訴你,語文教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
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
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后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
...
葉圣陶說: 閱讀總是‘讀’。
出聲念誦固然是讀,不出聲也是讀,乃至于口舌絕不運動,只用眼睛在紙上巡行,如古人所謂‘目治’,也是‘讀’。
葉圣陶說: 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
最終目的,自能讀書,不待老師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
這樣,他們就能適應社會生存、發展的需要。
葉圣陶說: 在教學中,應該大膽打破教學常規,不唯教材.作文命題的措詞上要盡可能形象具體.命題的形式上,還可以把從現實生活中獲得的素材,移植到童話,寓言或科幻故事中去.
葉圣陶說: 讀書忌死讀,死讀鉆牛角,復孜孜,書我不相屬。
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
葉圣陶說: 從學生的語言發展的諸多矛盾看,讀寫能力的發展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矛盾方面,而促使讀寫能力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是讀寫結合,二是大量讀寫.
葉圣陶說: 教就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
葉圣陶說: 我想,教任何功課,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
假如學生進入這樣一種境界: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豈不是就不需要教...
葉圣陶說: 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
葉圣陶 說: “語文教學的根在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葉圣陶說: 參考要有路徑,思索要有方法
葉圣陶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是集會的首席。
語文教師教學生作文,要是老師自己經常動筆,或者做跟學生相同的題目,或者另外寫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快學生的進步.
葉圣陶說: 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
葉圣陶說: 給指點,給講說,卻隨時準備少指點,少講說,最后做到不指點,不講說。
這好比牽著手走,卻隨時準備放手。
在這上頭,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葉圣陶說: 發現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師的指導,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時在內容的領悟上和方法的運用上,都將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對于以上的嘗試,這是有力的幫助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