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用他的筆,寫出了這兩個青年人的命運,《家》是一部分,三激流還有《春》、《秋》,看完了《家》,我有極大的興趣去看另外兩本書,我想知道覺新的結局,是悲劇還是正劇,我知道永遠不會是喜劇的,覺新的命運在那個年代里是不會有美好的結局的。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滿溢著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
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如巴老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即便文章有著一個沉重的主題,字里間仍表現了青年人所特有的活力、困惑和斗志。
“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么地方去!”“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
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
書里的人物,埋在不同類型社會中培育,不同色澤思想的澆灌、照射下生長。
而有著一層溫室護罩的我們,卻是脆弱的,有時甚至喪失了可怕的斗志
通過《家》,我可以詳細的了解舊社會種種不盡人意的制度和不可磨滅的悲慘歷史。
看到小說人物的不同遭遇和命運,不禁讓我又悲又喜。
我深深感悟到今天幸福生活的過渡是怎樣一個漫長的歲月。
我要向那些為新生活而犧牲和付出的人們敬意。
《家》中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于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么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沖下去,千萬別像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
就像序言里所說,生活并不是悲劇,而是一場搏斗,我們為的是去征服它。
《家》讀后感
當讀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為了覺民,覺慧的勝利而歡;還是為了琴,鳴鳳的大膽而喜;或者是為了瑞玨,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爺的專制受到了打擊而歌……總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難以用言語闡述。
參考資料:百度文庫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關巴金的家的讀后感和句子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