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新課標考試大綱已經出來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新課標版)新鮮出爐。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主要依據,從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等方面,具體規范了高考試題的要求。
語文:寫作要有獨到見解
考綱變化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高考《考試大綱》語文學科與2012年的大綱相比沒有變化。
這表明,今年的語文試卷結構和試題設置將會按照近三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試新課標卷的體式命制,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將繼續保持平穩態勢。
復習建議
2012年課標卷將論述類文本閱讀由一直考查的社會科學類文章變為自然科學類文章,這提示考生今年要兩者兼顧,復習時不可偏一。
建議考生平時不僅要多閱讀文學、歷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文章,還要關注自然科技類文章。
從近幾年高考詩歌閱讀來看,情感考查是基礎也是常態。
從選擇詩詞的題材內容上看,以情景交融的寫景抒懷、借事感懷類作品為多。
題目類型和題量固定,兩道題共11分。
高考主要考查詩歌的語言、意象、意境、人物形象、主旨內容、思想感情、藝術手法等。
建議考生要在平時練好“內外功”,多讀詩歌鑒賞類文章,做一些典型的練習題。
閱讀題仍將采用文學類文本閱讀與實用類文本閱讀選做的方式來考查。
新課標卷文學類文本三年來一直是小說,實用類文本一直是人物傳記。
2010年的《雜交水稻之父》、2011年的《下筆不覺師造化》與2012年的《謝希德的誠與真》都是人物評傳,題目都著重分析人物行為原因,評價人物品質價值,重在考查篩選信息并概括以及對文本相關內容做出探究的能力。
但對散文、人物訪談、新聞報道等的復習不能舍棄。
縱觀近年來的高考作文,大多數都關注人文素養,目的在于讓學生養成優良的品德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考生在平時學習中除了積累必要的語文素材外,還要培養自己的人文精神,對事情要有獨到新穎的見解。
數學
訓練五大能力
培養兩種意識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高考《考試大綱》數學學科與2012年考試大綱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今年數學高考試題的命制將按照“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則,將知識、能力和素質融為一體,全面檢測考生的數學素養。
在能力要求上,著重對考生的五種能力和兩種意識進行考查。
五種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立體幾何中有關三視圖的問題注重考查學生對空間形式的觀察、分析、抽象的能力。
從這幾年高考試題來看,三視圖問題幾乎年年出現,并且難度上也有逐年遞增的趨勢。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要舍棄事物的非本質屬性,揭示其本質屬性;概括是把僅僅屬于某一類對象的共同屬性區分出來的思維過程。
很多高考試題,特別是考生覺得比較困難的問題,往往是因為沒有把題目中所給出的文字語言進行抽象概括轉化為相應的數學問題,所以對考生的思維造成一定困難。
推理論證能力:對于圓錐曲線和導數的壓軸大題、證明定點定值或者求取值范圍的問題,如果能夠提高推理和論證的能力,可能會猜出結果,從而為證明問題提供準確的方向。
運算求解能力:這里的運算能力不僅指根據公式法則進行正確運算,還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運算技巧。
例如,解析幾何中如果能利用好韋達定理,強調整體運用的意識,往往能簡化運算。
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應該學會及時調整。
例如,在導數解答題中對代數式合理變型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數據處理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統計案例中,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對統計概率問題的考查比較注重聯系實際,考生要學會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從中抽取對研究問題有用的信息。
兩種意識
應用意識:考生應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通過解決數學問題來解決實際問題。
創新意識:從2012年高考數學試題來看,試題比較靈活,這種靈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創新,很多題目所考的知識點考生生都很清楚,可是形式上一旦新穎了,考生做題的難度就加大了。
考生備考時面對一些新信息問題應好好研究。
另外,考生應仔細閱讀考綱,明確哪些公式是需要記憶的,哪些是不要求記憶只要求應用的,例如球、棱柱、棱錐、臺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就是需要了解的;對于積化和差、和差化積、半角公式不要求記憶,但要求能夠利用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進行推導;線性回歸方程的系數公式只要求能根據給出的公式進行求解即可。
另外,大綱明確提出要了解在圓錐中截取圓錐曲線的相關定理,考生應予以關注。
英語: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考綱變化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考試大綱》英語學科與2012年的《考試大綱》相比,在考試內容和要求、時間、分值、題型題量等方面都沒有發生變化。
詞匯量要求仍為3500左右(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考試說明中對詞匯量進行適當調整,但是不得低于2500個單詞;同時,應該制定計劃,在一定時間內分期、分批增加至3500個單詞)。
基于考生的實際情況,《考綱說明》將《考試大綱》附錄詞匯表單詞量壓縮到了3000個左右,作為高考命題的詞匯范圍,并為命題需要增加了個別帶星號的、僅要求考生知道其意思的單詞。
《考試大綱》中對考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聽力,閱讀理解,寫作)考查標準無變化。
試卷形式、結構以及參考試卷等均無變化,說明2013年全國課標版試卷的命制將在總體上和思路上與2012年高考試卷保持一致。
2013年高考英語考試的題型仍包括聽力、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寫作四大類型,分別考查考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及英語聽、讀、寫幾方面的能力。
復習建議
從2012年高考試題來看,考生應對英美西方文化進行深入了解。
建議考生多看原版英文報紙,認真總結近三年英語考試真題中涉及西方文化的內容。
物理
選擇題答題難度降低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高考《考試大綱》物理學科要求與2012年幾乎相同,必考內容與選考內容中各部分知識的具體要求和掌握程度沒有變化。
選擇題標明單選多選
今年高考物理出題形式有一項重要變化,即在物理的選擇題部分增設了“在指導語中明確給出單選和多選題的題號”的要求,這一要求的提出下調了物理選擇題的答題難度,考生應有效利用注明選擇題是單選題還是多選題這一信息,優化選擇題解題策略。
同時,這一變化也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二輪備考復習增設了指導性意見,即選擇題材料的提供要有針對性,以便利于考生形成優化的選擇題解題策略。
夯實基礎領會解題思路
針對物理高考大綱的變化,考生復習時應著眼于基礎知識,把時間用在領會教材和習題中的基本解題思路上,做透基本物理模型、夯實物理基礎。
考生要特別重視對于良好解題習慣和解題規范的訓練,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分,提高得分率。
化學
重視變化的示例題型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高考《考試大綱》化學學科考試目標要求與2012年完全一致,這也說明化學學科試題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
關注考綱示例題型變化
幾乎每年化學學科的示例題型都會將上一年度各地高考試題的優秀題型吸收進來,對示例題型進行調整,今年也不例外。
與2012年相比,今年題型示例中的例7換成了2012年新課標試題的第27題,例8換成了2011年新課標試題的第26題,例11換成了2012年新課標試題的第28題,這三道題都是有關圖表類的試題,都在考查考生“接收、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標中所著力強調的,老師和考生要對這類試題給予充分的重視。
盡早選擇選考模塊
化學考題提供三個模塊的試題供考生選擇,從《試題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模塊的難度差異,從時間成本角度分析,選考模塊的選擇應在考試之前進行。
充分利用高考真題
考生應在研讀歷屆考題的過程中發現命題人員的命題思路和考試重點;對以往高考試題的認真歸納整理,形成階梯思路和模式,是沖刺階段的重要任務。
生物
個別知識點有微調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高考《考試大綱》生物學科與2012年相比,有個別知識點進行了微調。
更加突出胞吐作用
“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變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其中無論出入還是進入都包含了跨膜和非跨膜兩大類,既然又變回“出入”,那么原來常考的考點以分泌蛋白為代表的胞吐作用依然是考試內容,甚至是更加突出胞吐作用。
考生在復習的時候,對這方面的知識要更加注意,應及時做更多的拓展。
理解常識與理論的聯系
“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變為“細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其區別在于重點又放回到了原來的考查衰老特征、凋亡原因、凋亡與壞死的區別及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等方面。
除了讓考生關注健康、關愛自身以外,更要求考生理解這些生活常識與生物學理論知識的緊密聯系。
“其他植物激素”要求提升
“其他植物激素”的考試要求從“”提升到“”。
說明考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要求不可停留在知識表面上,要做更多的拓展,加深對各種植物激素的理解。
“生態環境”拓展為“環境”
“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變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其區別在于環境的范圍要比生態環境更廣,還包括城市、農村、工礦區等社會環境。
更加強化了自然與社會的聯系,要求考生學會用自然規律解釋、解決一些社會環境問題,所以考生在復習的時候要重視這方面的訓練。
政治: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綱變化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考試大綱》政治學科的“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2012年一致,從考綱中的試題結構、題型和分值看,近兩年基本一致。
這意味著2013年的政治高考題可能要延續2012年的試題模式和風格。
復習建議
近些年的高考命題,都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
2012年政治學科高考題,以基礎知識為載體,注重考查學生能力結構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層次性。
2013年高中新課程高考命題素材的選取體現生活化和時代性,注重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意在培養考生辨識事物性質,探尋現象成因的能力,進而幫助其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考生應著重掌握主干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多聯系現實生活中一些如大學生就業問題、“房叔房姐”現象、航天、環保等熱點問題來進行復習。
考生要把握好題目中設問信息涉及的行為主體、知識范圍、具體問題等,根據設問中的這些指導語或限定詞解答題目;材料信息的獲取與解讀要注意不同素材的呈現特點,如事例類材料、引言類材料、圖示類材料等,其信息呈現方式不同,解讀方式也就各不相同;選項信息解讀要根據選項本身的正誤、指向性、選項之間的關系來決定選項的取舍。
歷史:抓好主干知識提高信息解讀能力
考綱變化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考試大綱》歷史學科與2012年的《考試大綱》相比變化不大,說明2013年我省高考歷史學科命題將繼續保持穩定。
考試試卷結構及其突出主干知識的總體命題思路仍將保持不變;強化學生的史料研讀能力和依據史料及所學知識重新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也將保持不變。
復習建議
考生下一階段備考應該抓好基礎和主干知識,熟讀歷史教材。
必修一《政治文明歷程》重視以下知識: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特點、雅典民主政治特點、英法美代議制民主制、近代西方文明對中國造成沖擊等。
必修二《經濟成長歷程》:古代經濟結構特點、商品經濟中的貨幣經濟、近代經濟結構的變化及其對中國思想和政治近代化的影響、工業革命、近代經濟政策變化、新中國經濟建設。
必修三《精神文明》中國傳統主流思想演變中儒家思想、西方人文精神、中國思想近代化。
考生應依據《考試大綱》規定的考試范圍,采用編年史體例打通教材橫向關節,重新整合教材,形成對同一歷史階段歷史特征的明確認識。
近幾年來黑龍江考卷歷史試題材料題的閱讀文字量越來越大,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通過強化訓練提高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地理:將側重考查各種“圖能力”
考綱變化
2013年全國新課標版《考試大綱》地理學科與去年《考試大綱》相比略有變化:強調了“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在“考核目標與要求”中刪掉了2012年的三個不同的水平層次;在“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發展變化”后面增加了“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在“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來論證和解決地理問題”中,刪去了“能夠體現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考試范圍與要求”中刪去了“第四部分即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義務教育的地理課程內容”并刪掉了題型示例部分。
復習建議
考生復習時應避免過于重視考綱中考[微博]試范圍與要求而忽視考綱中能力要求。
此階段考生應采取專題復習為主,加強對知識的重組、提煉、加工、升華,針對學習中的薄弱點、空白點、結合點、重難點做一些針對性訓練。
注重同類題型的歸類、整理和延伸。
要針對個人能力做有針對性的訓練,題目不在多,重在典型性和針對性。
要認真熟讀各類地圖(坐標統計圖、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區域圖、政區圖等),特別是教材中的地圖,掌握讀圖方法和技巧,重視地圖、圖表、圖文之間的有機聯系和相互轉化,訓練從圖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識圖、填圖、繪圖、用圖和析圖的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求2013年高考新課標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