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精彩情節:
在書中,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為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
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
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后,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系,
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
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
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后,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
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著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
她把學習比做攀登奇山險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點進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漸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藍天的深處、希望的頂峰!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梁!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劃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
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
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
該書的前半部分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則介紹了海倫的求學生涯。
同時也介紹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等等。
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
此外,本書中收錄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倫·凱勒的自傳作品,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杰作”。
3、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女作家和殘障教育家。
1880年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
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為她的導師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讀書和說話,并開始和其他人溝通。
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是影響世界的偉大女性之一。
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主要作品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師》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精彩情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