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睡了的小草,如今蘇醒了!立在太陽里,欠伸著,揉她們的眼睛。
萎黃的小草,如今綠色了!俯仰惠風前,笑迷迷地彼此向著。
不見了的小草,如今隨意長著了!鳥兒快樂的聲音,“同伴,我們別得久了!”
好濃的春意呵!可愛的小草,我們的朋友,春帶了你來么?你帶了她來呢?
出處:出自當代詩人朱自清的《小草》。
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靜”的景物寫活了,例如:《春》寫“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了”。
一個“鉆’字,就表現出了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再加上“偷偷地”修飾,狀其小知小覺出現,生動的表現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給寫活了。
在《松堂游記》寫道:“好了,月亮上來了,卻又讓云遮去了一半,老遠的躲在樹縫里,像個鄉下姑娘,羞答答的”。
從前人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作者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姍姍來遲而又被云半遮的月亮,喻為害羞的鄉卜姑娘。
讓人感覺情趣無窮。
在《小草》中,“睡了的小草,如今蘇醒了!”完完全全將小草擬人化書寫。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于江蘇省東海縣(今連云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
1916年中學畢業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
1934年,出版《小草》《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
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縱觀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史,“五四”時期的散文成就對現當代散文的創作影響最大。
而這一時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則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備受推崇的是那些寫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繪自然風光的部分,以真摯的情意、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象構成了濃郁詩情及漂亮繽密的藝術風格。
秦淮河的燈月交輝,畫舫凌波,與游覽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諧調,而山歌妓賣唱引起的悵惘、矛盾、幻滅等情思,意使“清艷的夜景也為之減色”。
寫景則融情于景,敘事則化意入事,這正是朱自清散文的動人之所在。
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基礎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