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條多岔的道路,太多太多的方向,太多太多的追求,于是便有墜落深淵的悔恨,迷失道路的悲愁;人生是寬闊的大海,太多太多的航向,太多太多的選擇,于是便有驚濤駭浪的危險,擱淺沙灘的煩憂。
面對多重的選擇,面對莫測的人生,有人躑躅不前,有人痛苦萬分,卻有更多的人仰天長笑,義無反顧,“留得青氣滿人間。”
汨羅江畔,走出了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帶長鋏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然后化作歷史長河中一朵不朽的浪花。
浣花溪旁,屹立著杜甫:“窮年憂黎民,嘆息腸內熱。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從歌舞融融的梨園里,李白飄然而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面對兇狠的反動派,魯迅奮筆疾書:“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人生的抉擇重于泰山,而他們卻選得從容,選得坦然。
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對國家、對人民、對正義、對真理的不屈的信念,堅定的理想,道路便在他們面前,一覽無余地展開。
懷著對信義的向往,孟子選擇了“舍生取義”;懷著對真理的追求,布魯諾選擇了“烈火中永生”;懷著對事業的執著,居里夫人選擇了把美麗和生命奉獻給不朽的科學;懷著對愛情的憧憬,林黛玉選擇了“冷月葬花魂”的清高……
汪國真在《熱愛生命》中寫道:“如果你選擇了遠方,那么便只顧風雨兼程;如果你選擇了地平線,那么留給世界的便只有背影。
”因為要實現報國的理想,革命者們都堅定地選擇了“視死如歸”,為要保持自身的高潔與不屈,許多文人墨客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寂寞。
歷史微笑著證明:這由理想作出的選擇崇高而又不朽。
理想是風,牽引著生命的小船到達成功的彼岸;理想是雨,滋潤著人生的大樹結出累累碩果,理想是路標,指引著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作出無愧我心的選擇。
如果你選擇了高山,那么便無愧地做其中一塊堅硬的巖石;如果你選擇了海洋,那么便無愧地做其中一片潔白的浪花;如果你選擇了藍天,那么便無愧地做其中一朵飄逸的白云;如果你選擇了森林,那么便無愧地做其中一片鮮嫩的綠葉。
選擇理想,開拓出屬于自己的藍天,就終會織出大放異彩的流霞一片。
追問
自己寫的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心靈的選擇》議論性散文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