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生》 悟生命
教導處 姜愛杰
寒假正是讀書的好時光。
拿到新鮮出爐的2010年《每周一讀》,我迫不及待的翻開目錄,欣喜的發現我和女兒的寒假親子閱讀的選本《窗邊的小豆豆》也收錄在本冊之中,除此之外勃蘭克斯的《人生》也是我非常熟悉的,因為這是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散文。
談到人生,我不由得想起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的一句話:“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對于生命,薩拉用“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來比喻,冰心用“一條江河、一棵小樹”來比擬。
而勃蘭兌斯的的比喻更新奇,這篇散文以“高塔”“地洞”“廣闊領域”和“工場”為喻,從不同的角度、視野,描述三類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況,表達了作者對人的生命本質和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深刻理解,表達了她對生命珍愛的情感以及讓一生過得更有意義的信念和志向。
對于人生這個話題,屈原曾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曹操曾賦詩“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我們該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是挖掘坑道的人,但是卻要像阿基米德這樣的科學家、腦力工作者為了研究教學而忘卻生命,尋找教育深處埋藏的“礦物”,并樂此不疲地做學生前行的領路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不是征服遼闊領域的人,卻要像愷撒大帝、秦始皇等軍事家、政治家為了開拓素質改革領地而四處“冒險”,開墾教育廣闊塵封的疆土,并精力充沛地做高效課堂的踐行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不是在工場勞作的人,但卻像愛迪生等發明家、工藝師、設計師為了“瑣屑”生活而專心細致,鉆研教育空間固定的延伸,并持之以恒地做科研陣地的探索人。
我認為只有這樣的教育工作者,才真正稱得上“老師”,他的人生的每一步都滿載著學生和學校,他的人生的每一個臺階都點綴著熱愛和珍惜。
冰心在《談生命》中的有這樣一段話:“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動的一定會成為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長成參天大樹,但不生長的種子一定會成為空殼。”在前進的道路中,我們或者會遇到湍流,或者會遇到荊棘,或者有懸崖峭壁,或者有險灘暗礁,可是因為心中有珠穆朗瑪峰,所以自然不懼險阻艱難。
也許,人生千千萬萬次風雨的搏擊,為的就是能夠在最高峰展翅翱翔。
各位同仁,讓我們認真走好每一步,用辛勤和果敢面對生命的每一次挑戰,成就一個大寫的人!
讀勃蘭兌斯的《人生》感悟
總務處 楊才斌
一個人的一生,需要我們不斷地去解讀,需要我們不斷地去領悟。
人生,伴人的出生而始,隨人死去而終。
走過了生命中五十多個春秋的我,對人生多少有些膚淺的認識,我不敢說人生是什么,只能說人生像什么。
人生,仿佛一份考試卷,需要用一生去解答;人生,好象一段征途,需要用一生去跋涉;人生,猶如一場戲劇,需要用一生去演繹…… 每個人自降生的那一刻便開始詮釋人生的含義,但青春難再,苦難多多,曾引得多少英雄折腰?人生一瞬百年,哪堪去去還還,又使得多少豪杰扼腕?但這短暫的人生依舊可以如流星、如煙花般璀璨絢爛。
王勃僅二十余年的人生中就留下了《騰王閣序》千古名篇,聶耳也在不到三十年的人生中奏響了中國人民心中的吶喊,莫扎特在三十五年的時光中留年了許多不朽之作……
比起這些英年早逝的天才,我們的人生或許會長些,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說不定某天我們也會離開這個世界,雖說人生的長短不能為我們操控,但生命的質量、人生的價值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的人追求平淡安逸,有的人追求新奇刺激,有的人渴望無為無過,有的人渴望聲名顯赫。
世界觀、價值觀的差異導致人們的追求不同,也帶來了生命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的差距。
但人各有志,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與自己志同道合,但千萬要記得方向,不要在人生的岔道口誤入歧途。
當然,人生不可能是波瀾不驚、一帆風順的,不遇挫折的人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人生,不見坎坷的人生也算不得真實的人生。
倘若真有如此“平”的人生,到頭來恐怕也只剩“煩”了。
經風雨方能見彩虹,歷嚴寒才得梅花香,破風浪終得登彼岸,忍磨礪終能顯鋒芒。
人生路漫漫,我們不會獨自走完。
或親人、或朋友、或師長、或愛人,或是更多擦肩而過的路人,會陪伴我們走過一段或長或短的路途。
他們會分擔我們的哀愁,分享我們的快樂,給予我們莫大的支持和幫助。
但沒有人可以與你一同走完全程,自己才是自己最忠誠的伙伴。
百態人生,人生百態。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不單從美好的事物中,丑惡的事物有時甚至啟發我們更多。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理固宜然。
我們不能幻想求得真善美的極至世界,只能在良莠相伴、善惡相隨的現實中尋找心靈的凈土。
當我們可以從丑中看到美,從惡中尋到善,從禍中辨出福,從苦中品出甜,我們的人生也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讀勃蘭兌斯《人生》有感
教導處 李延亮
第一次讀勃蘭兌斯的文章,說實話讀了兩三遍,讀不太懂。
靜下心來,學習了些“導讀”,再讀,理解上逐漸有些眉目了。
他把人生比做高塔。
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就像是一步一步攀登高塔一樣,先易后難。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面對蒼穹,叩問心頭,人生是什么?這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
屈原吟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表明他堅貞的志向,曹操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以發其人生苦短的慨嘆。
對于遠古的人,人生是一部撲朔迷離的神話: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皆成滄海桑田,神話注解。
對于政治家,人生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關危塞,龍樓鳳閣;阿房宮冷,銅雀名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盤中。
對于文學家來說,人生是萬宏不息的鴻篇巨制:楚辭漢賦,關曲曹夢;李杜詩歌,韓柳文章,皆成絕版經典,千古傳唱。
對于農民來說,人生是一方凝重的田園:暮云春樹,滄桑幾度;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贏得稻花飄香,糧粟盈倉。
對于學子,人生是一曲寒窗數載,苦讀成名的歌:懸梁刺股,映雪囊螢;鑿壁偷光,程門立雪,換來金榜題名,振國興邦。
冰心說,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但不流動的一定會成為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長成參天大樹,但不生長的種子一定會成為空殼。
活著,是生命的一種形式,珍惜才是對生命最有價值的修飾,珍惜自己,你就能挾卷滾滾沙石,快樂勇敢地奔流,投進大海溫馨博大的懷抱;珍惜自己,你就會從地下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小樹,聽到黃鶯的歌唱。
人生是寂寞的,猶如寂然無聲的荒野;人生是永恒的,猶如奔流不息的逝水;人生也是輝煌的,如果我們轟轟烈烈地走過一生。
讓我們走好每一步!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讀人生(勃蘭兌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