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近代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合稱,后泛指湖南全省。
瀟,指湖南省境內的瀟水河;湘,指的是橫貫湖南的河流,湘江。
“瀟湘”一詞始于漢代。
到唐代中期,“瀟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
自宋以來,人們多以“三湘”代指湖南。
瀟湘有三解:
1、單指湘江,古稱湘水,瀟有形容水深而清的意思。
2、瀟水和湘水的合稱,因瀟、湘二水均在湖南境內,也泛指湖南地區。
3、古鎮名,五代時置,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因當時瀟湘二水合流處而得名,亦稱瀟湘關或湘關口。
擴展資料:
出自:《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于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原文節選: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文:
我觀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水流,浩浩蕩蕩,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
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
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
雖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峽,向南面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引申——林黛玉: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身魂,榮府幺女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
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
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10歲師從賈雨村啟蒙。
外祖母賈史氏疼愛幺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寢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
與11歲的賈寶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賈母打點,自視地位在三春之上,實則只是隔一代近親,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個送宮花而很不愉快。
11歲時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
12歲時,賈元春省親后,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里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