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說家是指法國的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
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
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對后世產生極大影響。
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
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惟妙惟肖,令人讀后回味無窮。
1880年發表第一個中篇小說《羊脂球》,此后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
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后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
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
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
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凡卡》《套中人》《假面》《牡蠣》《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乞丐》《彩票》《小公務員之死》《名貴的狗》等,中篇小說《六號病房》《草原》,劇本《萬尼亞舅舅》等。
歐·亨利(O Henry,1862——1910),又譯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國短篇小說家,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最后一片葉子》、《二十年后》等。
1862年9月11日,歐·亨利生于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曾當過銀行職員、藥劑師等。
1896年2月,歐·亨利因受到盜用公款的指控入獄,后逃亡洪都拉斯。
1898年再次入獄,期間開始發表作品。
1902年,歐·亨利移居紐約,成為職業作家。
1910年6月5日,歐·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國紐約去世。
歐·亨利與契訶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之譽。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莫泊桑與誰和誰被稱為三大短篇小說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