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一天,我們全家到蕩口去游玩,一進大門就充滿了節日的氣息,一路上張燈結彩,非常熱鬧。
小鎮上的房屋都是古典建筑,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墻壁,木制的窗戶,暗紅的大門,仿佛讓我回到了過去。
我們邊看邊聊,不知不覺走到了石橋上,清澈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好像在訴說自己的故事。
遠遠望去一只小船正在航行,船上有兩位老人,一位老人正滑動船槳,控制方向向前駛來,另一位老人手持漁網,聚精會神的注視著河面,好像在等待時機準備捕捉一條大魚呢!
此景不禁讓我想起了馬致遠寫的古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不過這里風景優美、古色古香,處處濃濃的新年氣氛,卻無冷漠暗淡的感覺,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既平靜又舒適,真想好好停下來觀賞一下沿途的風景。
另外小鎮上還有各種各樣的地方美食,時時飄出陣陣香味,讓我垂涎欲滴,恨不得都能一飽口福。
更令游客們駐足不前,流連忘返。
表示
蕩口古鎮
沒去過,給你一篇其他的范文
一踩上周莊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
一登上周莊的烏篷船,就到了水鄉人家了。
正是煙雨空蒙的天氣,衣裳濕漉漉的,眉毛、頭發也在不知不覺中潤濕了。
繞著水鄉人家的,都是河汊;抱著周莊水鎮的,都是湖水。
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
周莊依偎在淀山湖、白蜆湖、南湖和澄湖的懷里,像從湖里滋生出的一片荷葉。
周莊河汊上有供游人租用的烏篷船。
近看,那船是實在的。
遠看,可就融化在細雨無痕的煙雨中了。
只有坐到船上,才算知道水鄉。
船兒款款地貼著人家的窗根兒搖,穿過一個橋洞,又穿過一個橋洞,風景明明暗暗,船兒咿咿呀呀。
忽然,船兒打了一個橫,竟然進了人家的院子,說是“沈廳”。
船娘和沈廳的熟人打著招呼,沏茶的聲音都能聽得見。
水鎮,水鄉人,遠客,一下子就成了一個溫馨的整體,一個很大的家。
沈廳有一種很柔媚的說法,“轎從前門進,船從家中過”。
沈廳是江南首富沈萬三的宅子。
沈廳是簡樸的,全沒有高深的氣勢,然而它卻安頓過一代巨賈。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
沈萬三是深諳此理的,卻仍沒躲過錢財的暗害,到如今空余一座偌大的宅子。
煙雨中的周莊,更有故事。
那故事也如周莊的煙雨一樣,朦朧而又神秘。
在周莊,真好;在烏篷船上,真好。
一顆浮躁的心,沉穩了,在水中融掉了。
濕漉漉的水霧滋潤著肌膚,澀苦的舌根蕩漾著甜絲絲的水波。
粉墻黛瓦和小橋流水構成的周莊,船的梭織連成的周莊,是一種禪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總讓人有一種安寧和平的感覺,讓人隨便想要想些什么就會想到什么,讓人散開心中的積郁。
周莊,周莊,水做的小鎮,水做的骨肉。
然而,周莊并不是世外桃源,周莊也有歷史。
平靜泰然的周莊,也藏著說不盡的滄桑。
周莊水域,春秋時已有記述,北宋元年得名周莊。
兩千五百多年的舊事,九百歲的高齡,該會有多少風風雨雨的侵擾啊。
可是,在周莊的粉墻上、拱橋上,人們是見不到記載滄桑變化的碑刻和文字的痕跡的。
周莊不把滄桑寫在臉上,甚至不掛在心上。
如此不動聲色地面對滄桑,歷盡滄桑卻不動聲色,該是大師級的修煉吧?
風雨就是風雨,周莊就是周莊。
無論廟堂之上、朝野之間怎樣的人來人往、云起云飛,周莊人創造的溫馨、寧靜、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寧馨中所包容的博大和深刻,卻是永恒的。
船兒在水上漂著,我在船上躺著。
我懷抱著周莊煙雨,周莊煙雨懷抱著我。
心在溫柔的周莊里軟了,化了。
在周莊面前,詩朋,酒侶,名士,富豪,官宦,一切都是匆匆過客,惟有水鎮人家創造的水鎮永恒,周莊永恒。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游蕩口古鎮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