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發現種挑花心木的人沒有按規律澆水,感到很奇怪,種樹人說的一番話使作者明白了一個道理。
本文通過記敘種樹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沒有規律的事,說明了人在艱苦環境中要自立自強,克服依賴性,學會生存的道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不經歷一番風雨,小樹苗不能長成參天大樹;不經歷一番磨煉,我們也不能成為棟梁之才。
感悟種樹人與眾不同的種樹方法,我們將收獲長大成才的寶貴經驗。
拓展資料:
①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
有兩點奇怪:一是來的時間不確定,隔三差五,或十幾天來一次;二是澆水的量也不確定,時多時少。
這句話為后文作者探明原因埋下伏筆。
②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樹木的“不確定”在文中是指沒有規律地澆水,可以聯想到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干旱、風雨等惡劣的天氣與環境。
人的“不確定”是指人的生活中不可預料的坎坷、磨難、曲折。
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的人,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③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因為種樹人來的目的就是讓樹木適應環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經得起風吹雨打的鍛煉,學會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扎深根,茁壯生長。
如種樹人所愿,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說明他種樹成功了。
《桃花心木》是當代散文家林清玄創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從描寫桃花心木的形狀寫起,寫到桃花心木樹苗和種樹人,再寫作者觀察種樹人種樹的現象,最后寫作者與種樹人的談論。
引出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道理,點明了文章的主旨。
全文語言親切自然,文筆恬淡清新,娓娓道來,由事入理,融理于事,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意味無窮。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桃花心木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