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名帶了五年中考班的語文老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按照我說的做,你這種情況很容易得到改善。
現在距離中考還有一段時間,足夠了。
1. 【現代文】現代文考試,考的并不是讀書量。
不信的話,你可以把試題拿給長輩們做做,看看他們的得分就知道了。
甚至老師們也很少有能把閱讀題做滿分的。
我這么說的時候,你的心應該輕松一點兒了。
這是事實。
那么現代文究竟考查的是什么?說白了,就是閱讀知識點。
比如記敘文(含小說、散文)的六要素、6大行文線索,3大順序,人稱的作用、人物的作用、環境的作用等等很多。
就比如你說你的概括能力比較差,實際就是你最基本的記敘文六要素,特別是事件部分(起因、經過、結果)都沒有搞清楚。
這一項,其實不是你一個學生的問題,這是普遍的問題,因為有很多老師沒有講明白,稀里糊涂的,結果學生在尋找事件的起因,概括事件的經過,總結結果上處在稀里糊涂的狀態。
這是忽略基礎的一個害處。
現在很多學生基本上手里有一份答題術語啥的,為何還考不了高分,很簡單,因為學生根本不理解答題術語是怎么來的,亂套用。
曾經輔導一個學生,平時考試大概70分左右,看完他的試卷,就像罵他。
全是套用術語,根本沒有關心到試題的要求。
人家問人物的作用,你答人稱的作用,這不是扯淡嗎?對不對?
所以,你目前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閱讀理解的每個知識點弄懂,弄清楚術語是怎么來的。
比如人物的作用之一是推動故事情節向前發展。
這個時候,你就要弄清楚人物是怎么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等等。
花一部分事件把這個事情做好,做那么多閱讀題,其實你的讀書量早就上去了,只是缺少了分析能力。
當然這也是普遍的現象。
真正讀書的人,會把一本書讀上十幾遍。
會做題的人,會把一篇文章分析十幾遍。
我強調的是這個,這也是為什么我不愿意讓我的學生搞題海戰術對語文學科,沒有用。
上面的一個學生,我輔導了8個小時,中考考了96分,足足提高了20多分,就是證明。
那么,在掌握閱讀的知識點的情況下,去讀一些經典文章啥的,才會更上一層樓,因為你學會了從哪些方面去賞析了。
2. 【文言文】文言文的核心就是【字】。
什么意思,就是說要把每一個字的釋義搞懂。
然后你才可能去翻譯,去分析評價人物。
面對中考,我們要掌握實詞加虛詞共計約120個就足夠應對了。
當然掌握得更多,就更好了。
具體怎么做,你說課外古文比較難,實際是你的課內基礎還不扎實。
當年,我這么說的時候,我學生不服,我就拿課本的問他,結果錯誤百出。
所以在這方面的學習,就像學習英語單詞一樣,一樣要踏實。
課外選擇難度一點兒的,逐漸找到感覺和自信。
3.【深夜了,我打字手也累了,你讀完后,要是還有什么問題,你可以追問我。
我抽空就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