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所作的散文,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
八國聯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少年中國說》寫于1900年,正在戊戌變法后,作者梁啟超流亡日本之時。
那年是庚子年,當時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爆發了義和團愛國運動。
帝國主義聯合起來,組成八國聯軍,勾結清政府,鎮壓義和團運動,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當時八國聯軍制造輿論,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
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著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任何列強三日內就可以滅亡中國”,散布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戊戌變法失敗迫使梁啟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沒有就此放棄變法圖強的努力,到日本的當年就創辦了《清議報》,通過媒介竭力推動維新運動的繼續。
當時帝國主義制造輿論,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
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濫言,也糾正國內一些人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說》。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少年中國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少年中國說全文(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