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是懂秋的,在他眼中,秋天毫無寂寥之義,卻飽含“勝春朝”之色,因為秋天是成熟的,是熱鬧的收獲的季節,秋天也是壯美的,有“排云之上”的氣魄。
還有一些現代詩歌描寫晚秋的,也不錯的。
這一場秋天作別的路走了多遠,晚秋走過歲月的小橋,從城市走進村莊,帶著款款的涼意也走進了我們人們心靈的小站,駐留在我的文字深處,而讓我在這個晚秋的時節獨念!
在離別之時,又一陣晚風吹過,我默不作聲,低頭無語,只是深深的感嘆道: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仔細品味著秋雨,讓我們走進秋天的街道吧!街道兩旁,原先枝葉茂盛的大樹,仿佛都失去了它應有的色彩。
天空透著淡淡的銀白,下著細如牛毛的綿綿秋雨。
綿綿秋雨慢慢的下著,流進了大地;流進了小河;流進了長江;流進了人的心中。
又是秋風颯爽的一天,我站在窗戶前,默默地看著窗外飄落的紅葉,好似一團又一團的小火花從天而降,美麗至極。
小橋湖畔,曾經的楊柳依依挽留不住歲月的腳步,在季節的身前悠悠轉身,將滿懷清愁傲慢的丟入秋水,唯留一份鉛華落盡的素淡。
秋水長天共一色,那一灣秋水,如柔美的女子,未施粉黛,卻是靜美而安然,這樣的秋色,明媚著視野,帶著蕭瑟,卻是燦爛了心境。
晚秋了,太陽懶洋洋地掛在天上,像個老公公露著笑臉在打瞌睡。
晚秋的清晨,窗外秋景迷人而憂郁。
一夜間秋天細雨的洗禮,一切都很濕潤,清新。
一片霧氣蒙蒙,像夢境一般,霧氣像幔紗,裊繞著我這顆多愁的心。
自離開故鄉,第一次感受到故鄉般晨霧中的美景。
太陽一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
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一樣蒼白無力。
雖說入秋已久,但今年盛夏酷暑那整天泡在臭汗中的滋味,那隨手一摸,一手滾燙的感覺卻刻骨銘心,似乎盛夏的余威還遲遲不退卻。
雖然秋天的花草樹木都漸漸地枯黃,也沒有春夏時節的峋麗多彩,可我還是特別偏愛晚秋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