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了對愛人的愛與等待還有包容。
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明知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
擴展資料:
創作特色:
第一,余秋雨先生在寫作散文之前,就已經是一位學貫中西、著作等身的大學者。
一切能夠用學術方式表達清楚的各種觀念,他早已在幾百萬言的學術著作中說清楚。
因此,他寫散文,是要呈現一種學術著作無法呈現的格調,那就是白先勇先生贊揚他的那句話:“詩化地思索天下”。
他筆下蘊藏的“詩化”靈魂,是“給一系列精神悖論提供優美的儀式”。
第二,余秋雨先生寫作散文前已經有過深厚的人生體驗。
他出生在文化蘊藏深厚的鄉村,經歷過十年浩劫的家破人亡,又在災難之后被推舉為廳局級高校首長,還感受過辭職前后的蒼茫心境,更是走遍了中國和世界,把這一切加在一起,他就深知中國的穴位何在。
因此,他所選的寫作題目,總能在第一時間震動千萬讀者的內心。
即使講歷史、講學問,也沒有任何心理隔閡。
這與一般的“名士散文”、“沙龍散文”、“小資散文”、“文藝散文”、“憤青散文”有極大的區別。
第三,余秋雨先生在小說、戲劇方面的創作,皈依的是歐洲二十世紀最有成就的“通俗象征主義”美學。
誠如他在《冰河》的“自序”中所說:“為生命哲學披上通俗情節的外衣;為重構歷史設計貌似歷史的游戲”。
更大膽的是,《空島》的表層是歷史紀實和懸疑推理,而內層卻是“意義的彼岸”。
這種“通俗象征主義”表現了高超的創作智慧,成功地把艱深的哲理化解在人人都能夠接受的生動故事之中。
參考資料: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余秋雨我在等你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