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與沅州》從《桃花源記》和讀書人尋桃源洞切入,敘述外人向往桃花源,桃花源人卻不以為然。
然后娓娓敘述桃源城里的各種風雅軼事,描寫了嫖客的風流和妓女的辛酸,以及煙草貿易和各地五花八門的特產。
還有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夫:小劃子的舵手、攔頭工人和小水手,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辭賦里的香花香草:屈原與湘水的關系及與人情相配的芷草,沅州城門上的血跡和當年那場守城兵與請愿青年的沖突。
上岸的客人自去尋客棧,水手則順便去尋快樂。
展現了一幅幅恬淡幽遠的湘西風情畫。
擴展資料:
《桃源與沅州》是《湘行散記》其中的一篇。
《湘行散記》是中國著名作家沈從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這個版本并不只湘行散記,一共有三部分:湘行書簡、湘行散記、新湘行記。
《桃源與沅州》是1934年作者回故鄉湘西時作的游記。
展現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風土人情,以及勞動人民的悲慘生活和自發的抗爭。
語言清麗,風格雋永,具有濃厚的鄉土色彩。
作品一方面擁有追求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散文作品所不具有的自由,可以由此洞悉作者當時的處境以及內心的矛盾苦悶;另一方面,在水火刀兵三災六難中保存下來的書信,更是對歷史以及作者所創作的小說、散文的一個有力佐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湘行散記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湘行散記桃源與沅州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