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青春的勵志故事:
一、愛因斯坦
本世紀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童年時并不顯得聰明,3歲時才學會說話,父母因而認為他是一個傻子。
上學后,有位老師對他父親說:“你的孩子將是一事無成”,甚至勒令他退學。
16歲時,他報考蘇黎世大學,又因成績差而名落孫山。
但他并不恢心。
通過勤奮學習,成了杰出的物理學奠基人。
曾有青年問他是怎樣成功的,他寫下了這樣一個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奮學習、工作,Y代表好的學習方法,Z代表少說廢話)。
二、薩科齊
法國總統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身于法國巴黎的一個移民家庭,從小就遭受別人的歧視和嘲笑。
10歲那年的一天,他騎著自己心愛的山地車在郊外瀟灑地穿梭。
正當他得意時,幾個小孩攔住他,一把奪過他的山地車,猛地摔在地上,還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外來的小崽子,不配騎山地車!”
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道:“我不是想成為總統,而是我必須成為總統。
”15歲時,因家庭貧困,薩科齊告別了學校。
以后的幾年間,他放過羊,當過樂隊號手,做過泥瓦匠,糖廠工人等。
他哭過,泄氣過,但從沒有退縮過。
后來,他通過半工半讀考上了巴黎政治學院。
結業后,又與校友一起做生意。
在生意場上打拼了10年后,他毅然離開,走上了從政之路。
1983年,年僅28歲的薩科齊當選巴黎郊區訥伊市市長。
2007年5月,在法國總統大選中,薩科齊勝出,當選為新一任法國總統。
他也終于圓了心中的總統夢。
三、韓斡
韓斡是歷史上有名的畫家,他小時候在長安一家酒店當伙計。
韓斡每天都能看見飲酒客人的坐馬,對馬從心底里產生熱愛的情感,并有把馬的形態畫出來的強烈愿望。
于是他就抓緊空隙時間,用竹棍在泥地上練習。
他依據腦子里的原始素材,
加以發展,再對照實物涂點飾染。
天天練,月月練,一絲不茍畫的馬匹體態優美,神氣生動 ,人們交口稱贊。
后得到王維資助,韓斡拜曹震為師。
長期刻苦練習,加上名師指點,韓斡如虎添翼,他的繪畫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發揮,成了和曹震齊名的畫家。
四、歐陽修
歐陽修 4 歲時,父親去世了。
家里生活極其貧窮,母親供不起歐陽修識字讀書。
歐陽修買不起書,就經常到李家 (
藏書豐富)去借。
為了能借到書,他陪李家的小朋友一起裁衣、玩耍。
每當借到一本新書,他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讀起來,常常是通宵達旦。
碰到好文章,連抄帶背。
就是靠這股精神,歐陽修成了文學史上的一代名家。
五、鄧亞萍
鄧亞萍是乒乓球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選手,她5歲起就隨父親學打球,1988年進入國家隊,先后獲得14次世界冠軍頭銜;在乒壇世界排名連續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成為唯一蟬聯奧運會乒乓球金牌的運動員,并獲得4枚奧運會金牌,其中包括單打和與喬紅組合的雙打。
童年的鄧亞萍,因為受當時體育教練父親的影響,立志做一名優秀的運動員。
但是她個子矮,手腳粗短,根本不符合體校的要求,體校的大門沒能向她敞開。
于是,年幼的鄧亞萍跟父親學起了乒乓球,父親規定她每天在練完體能課后,必須還要做100個發球接球的動作。
鄧亞萍雖然只有七八歲,但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練,基本功更加扎實,便在自己的腿上綁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換成了鐵牌。
經過不懈的努力,鄧亞萍取得了出色的成就,改變了世界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列舉兩個名人青春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