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能取火嗎?
早在1600多年前,我國晉代學者張華在《博物志》一書中記載了用冰取火的方法。這種方法曾經拯救了一支南極探險隊。這支探險隊由于丟失了火種,全體隊員面臨著寒冷、饑餓和死亡的威脅,有一個聰明的隊員想起了一個好辦法:他用冰磨成一個凸透鏡,把陽光聚集起來,點燃了引火物,從而使全體隊員得救了。冰可以取火,水也可以取火。找一個舊燈泡,取出燈絲架,裝滿水,這樣就做成一個凸透鏡。在陽光下,使焦點對準一張紙片,過一會兒紙片就會燃燒起來。冰一般存在于O℃以下的環境中,給人以寒冷的感覺。可以用它來冷卻食物或制成冷飲,如冰鎮汽水、冰鎮啤酒之類。冰還可以用來引火、取暖,你大概不清楚吧。用“冰”取火,這絕不是天方夜譚,絕不是夢想。早在18世紀,人們就開始探索用冰取火的方法。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小說《哈特拉斯船員歷險記》中,就有用冰取火的描寫。南極考察隊的隊員們,在丟失火種的情況下,他們面對寒冷和饑餓威脅,開動了腦筋,終于用“冰”重新取得了火種。人們常聽說鉆木取火,而用冰是如何來取火的呢?這就是涉及到物理中幾何光學的原理了。光通過兩種媒質的界面時,要發生折射。凸透鏡(會聚透鏡)是一種光學元件,它對光有會聚作用。讓一束平行光通過凸透鏡,光線會聚焦點,即平行光聚焦法。從而使熱量集中到焦點上。如果在焦點處放些易燃物質,易燃品就會燃燒起來。“鉆冰”取火,就是利用凸透鏡對光的會聚作用。人們取大小適度的一塊冰,首先將冰磨制成一凸透鏡。然后,利用太陽光找到冰凸透鏡的焦點,便可利用此冰凸透鏡引燃火種。這就是所謂“鉆冰”取火的奧妙!同學們,如果你手邊有一放大鏡(凸透鏡)可以利用太陽光,采用平行光聚焦法,試一試能把一白紙燒黑點燃嗎?能用冰磨制一塊凸透鏡嗎?你能“鉆”冰取火嗎?親自試一試。
為什么能用冰取火?
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我國晉代學者張華在他寫的一本書里說,把冰塊削成圓形,中間厚四周薄,向太陽舉起來,在圓冰下邊的光斑上,放上容易著火的東西,可以燃起火來。
用冷冷的冰去引火,冰不是運友核會溶化嗎?在清朝的時候,有的人去問當時著名的科學家鄭復光。鄭復光不迷信書本,決定自己動手試告升一試。他的實驗是這樣做的:找一把壺底微微向里凹的錫壺,往壺里灌上熱水,放在冰塊上旋轉,把大冰塊燙出旁掘兩個光滑的凸面,做成一個很大的冰凸透鏡。在陽光燦爛的時候,把冰凸透鏡靠在一個小桌上,讓它對準太陽,又把一個紙捻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紙捻真的燃燒起來了。可是,冰并沒有溶化。
用冰取火的原理,和用凸透鏡取火的原理一樣。爺爺的老花鏡、放大鏡都是凸透鏡。把放大鏡放在陽光下,你就會看到放大鏡下出現了一個耀眼的亮斑,那個亮斑就是焦點。把火柴頭放在焦點上,看,著火了。這就是凸透鏡的聚光本領。冰凸透鏡也有這個本領,所以它也能取火。
學了《用冰取火》一文我懂得了什么?我懂得了什么?
讀《用冰取火》有感
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施老師給我們上了《用冰取火》這仔肢漏一篇課文,學了這篇課文
我了解到了一個探險隊到達了寒冷得到零下20度左右的南極,哪里沒有黑夜白晝
之分,太陽的溫暖幾乎感覺不到。雖然天氣變化無常,可隊員們還是堅強地進行
科學探測。可是,過了幾念爛天,打火器卻找不到了。沒有火,就不能工作、生活、
生命也就會受到威脅。大家實在想不出饑孝辦法,一個隊員在久久地思索著,他取了
一塊冰,做成一個“冰透鏡”,他舉著“冰透鏡”,向著太陽,過了一小會,火
絨便燃燒起來了。這團火,對于隊員們來說很重要。他們高興的象在歡慶一個重
大的節日。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善于觀察,永遠不放棄,頭腦要聰明。
回想起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就煩躁不安,不想思考,看了這篇課文,我
懂得了要向那個隊員學習,要善于思考,永不放棄。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用冰取火是散文詩歌嗎,用冰能取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