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
秦始皇是出生于趙國都城邯鄲(今邯鄲),并在此度過了少年時期。
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
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并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
2、董卓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生于潁川。
東漢末年獻帝時軍閥、權臣,官至太師,封郿侯。
于桓帝末年先后擔任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漢末戰亂和朝廷勢弱占據京城,廢少帝立漢獻帝并挾持號令,東漢政權從此名存實亡。
3、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
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
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后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祎死后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后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
后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鐘會,打算利用鐘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愿望,但最終鐘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鐘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4、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
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
5、龐德
龐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huán]道縣(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原為馬騰麾下武將,在隨馬騰四處征戰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勇冠三軍。
馬騰被曹操征為衛尉后,龐德歸屬馬超。
馬超兵敗后,龐德隨其一起投靠漢中張魯,而后馬超歸降劉備,龐德仍留在張魯麾下,曹操平定漢中后,龐德加入曹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