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栽植已有3000多年歷史,我國是梅的故鄉,早有愛梅、賞梅的傳統。
南京植梅始于六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國相沿不衰。
南京中山陵園梅花山植梅已有76年的歷史了,但梅花山樹齡絕大部分都在百年以上,在石象路西側梅花品種園內,并有550年600年古梅樁。
梅花在1982年被評為南京市花,南京人如此愛梅和梅花的品格有關。
百花園中,梅花開在之先,所以在花譜中總居第一,素有“一樹獨先天下春”。
古人賞梅有四貴之說:“貴稀不貴繁。
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古人的賞梅標準是頗有文化的。
梅花同時還是吉祥的植物,有“梅開五福”之說,梅花五瓣象征著五福,一是快樂,二是幸運,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和平。
正是因為梅花具有這樣的品格,加上南京有梅園新村、梅花山等具有歷史;意義的梅花基地,因此在1982年4月19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八屆八次會議上確定梅花為市花,同時確定雪松為市樹。
當時南京市政府接受民意,在玄武湖的梁洲,特建一座梅花館,展出盆栽梅花300多株,讓中外游客去盡情欣賞,成為當時的古城新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為什么南京的市花是梅花